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导报按期阅览】

  年  月
 
新闻搜索
关键字 
类型 
类别 
范围  标题
全部
排序 

 
导报电子版
    导报调查
    有关新冠疫苗接种意愿问卷调查 Q1:您的年龄
    18-30岁
    31-40岁
    41-50岁
    51-60岁
    60岁及以上
    Q2:您知道日本通过《修正预防接种法》吗?(可多选)
    接种疫苗是日本国民有义务
    接种工作由日本各市町村实施
    接种疫苗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
    若接种疫苗出现不良后果,损害赔偿由政府承担
    不知道
    Q3:针对新冠疫苗,您愿意接种哪里的(可多选)
    欧美疫苗
    日本疫苗
    中国疫苗
    其他
    Q4:明年春季开始,您愿意在日接种疫苗吗?
    愿意
    不愿意
    观望
    不知道
    Q5:如果您愿意接种新冠疫苗,原因有哪些?(多选)
    1、我觉得公开上市的新冠疫苗基本是安全的
    2、我觉得接种疫苗对预防新冠肺炎是有效的
    3、我觉得接种疫苗可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4、我觉得接种疫苗可以保护周围的人(家人、朋友、同事)不受感染
    5、其他
    Q6:如果您暂不愿意接种疫苗,原因有哪些?(多选)
    1、生活预防就好,不需要接种疫苗
    2、我怀疑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我担心接种后会引发不可知的副作用
    4、接种疫苗的过程可能不安全或太麻烦
    5、其他
    文萃笔会
        共 2177 条新闻  

    重庆雾风景 ● 杜海玲 04年07月1期
      被母亲领着下船,走上朝天门码头时,我6岁。夏天,从上海开出的轮船走了一个星期,途经了许多城镇。在有些地方,那船停上许久,由船客上岸游玩,或者越过栏杆,跳下水游将起来。轮船驶过三峡的无限风光,终点是重庆。   重庆是我母亲出生的故乡。抗战时期她的父母在重...(详全文)
    红白之夜 ◆ 陈 村 04年06月4期
      后半夜的上海一片寂静,时尚或不时尚的人都已睡去。从我住的楼上看下去,那条车水马龙的大路难得这么冷清。江南的梅雨来了,空气湿漉漉的。在逃广告的时候,我在阳台上站了一会。真是安静啊,可地球的那头正闹嚷嚷的,再过一会儿,德国队与荷兰队就要打起来了。   我没...(详全文)
    语言?文字?思维 ◆ 刘大卫 04年06月4期
      日语由汉字和假名组成。假名又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假名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呢?假相对真,有假名则必有真名。真名是什么呢?那就是汉字。日本没有文字的年代,从中国引进文字,奉为正朔,以后随着文字的演变和简化,日本人把一些汉字转化成为假名,之所以称之为“ 假”,...(详全文)
    用有色眼镜看人的习俗 ◆ 林思云 04年06月4期
      近日看到一则毛泽东警卫的回忆文章说:刚进中南海的毛泽东,保持农民本色,非常艰苦朴素,坚决拒绝享乐。他虽然因吃辣椒而便秘,却坚决不坐“ 舒服的坐式抽水马桶”,而是让卫士给他在小树林里挖坑大便。卫士在前边挖,他在后边便;卫士再挖,他移位挪坑再便。看着伟大领...(详全文)
    路边响起萨克斯风 ◆ 杨文凯 04年06月4期
      40岁那年,中村健佐离开了工作16年的本田技术研究所,手握一管萨克斯风,走上了独立的街头演奏之路。自从2002年退职以来,本田技研少了一名成熟的机械工程师,东京四处却多了一位难得的音乐人。每当晚钟响起的时候,在东京都内某个车站广场或路边街头,就会有中村...(详全文)
    花儿到哪里去了? ◆ 依 茕 04年06月3期
    花儿到哪里去了 花儿被姑娘们摘去了 姑娘们到哪里去了 姑娘们寻找小伙子去了 小伙子们到哪里去了 小伙子上战场去了 战场到哪里去了 战场被小伙子们的坟墓占据了 坟墓到哪里去了 坟墓被姑娘们的鲜花淹没了 花儿到哪里去了 花儿到哪里去了 花儿盛开在姑娘们的心上了...(详全文)
    里根和我 ◆ 阮 翔 04年06月3期
      惊闻里根逝世!多少有点感触,所谓见证时代的人又少了一个。他当政的时候我还是个小屁孩儿。记得那年班上请了一个外教,是个美国女孩。那时候我拼了命记住里根英文怎么说,然后满怀好奇地问她,你对里根怎么看?她上下打量了我半天,左转转脑袋,右转转脑袋,捉摸了半天说...(详全文)
    河豚趣谈 ◆ 张 石 04年06月3期
      最近看日本的电视剧,因为现在正是六月,是紫阳花盛开的季节,因此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紫阳花。在日本文学中,作家们对自然的季节的感觉是十分精确细腻的,日本诗人写俳句时,一定要用“ 季语”,这种“ 季语”不只是对季节的花草的敏感,而是和万事万物紧紧相联的季节的感...(详全文)
    谁同化谁 ◆ 陈 骏 04年06月3期
      社会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来日本时间长了,慢慢地也就入乡随俗了。其实所谓的社会环境影响说到底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影响,譬如,你周围的日本人都不随地吐痰,譬如,办公室里的同事咳嗽了都戴个小口罩,你觉得这样做并不错,于是也就养成随地不吐痰、咳嗽戴口...(详全文)
    工作着是美丽的吗? ■ 张颐武 04年06月2期
      已故老作家陈学昭曾经写过一部今天已经被遗忘了的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这部小说出版在1979年,却开始创作于五十年代,打着五十年代的烙印。它的题目是当年计划经济开始时代对于“工作”的最热切的肯定。这部小说有自传性,主人公从法国留学之后的人生一直没有找到...(详全文)
    鸿胪馆怀古 ■ 李长声 04年06月2期
      5月22日,今朝酒醒何处,福冈市雨过天晴,是登高纵目的好日。出发之前在旅馆门厅里翻阅报纸,是《西日本新闻》,一行标题击中眼球:鸿胪馆列为国家史迹。本来打算去福冈塔途中参观一下鸿胪馆遗址,这条消息意外鼓舞了兴致。   鸿胪,我们中国人对这两个字也相当隔膜...(详全文)
    日本女人的定与乱 ◆ 杜海玲 04年06月2期
      在伊拉克遇害日本记者的家属,桥田女士和小川女士开了记者招待会,然后奔赴科威特──我不识评述战乱政局,倒是电视上两位女士的话与举手投足之于我,是又一次见识了日本女人的处惊不乱。桥田女士先道歉:惊扰大家了,对不起。她淡定而坚决,甚至在唇边做了微笑:我与我的...(详全文)
    一个也不能少 ◆ 阮 翔 04年06月1期
      是这样的,快进入梅雨了。作为北方长大的人,对梅雨多少有点恐惧感,或者更准确的形容应该是,梅雨来临是让人很郁闷的事情。我每天早上必经的一条路上,有很多骑车上学的学生。细雨纷飞或者大雨滂沱的时候,他们一手拿着雨伞一手把着自行车,在路上艰难地行进着,我想他们...(详全文)
    六四毋需平反 ◆ 陈 骏 04年06月1期
      一转眼“六四”已经十五周年了。往事如烟岁月似水,我们不是长大了,而是变老了。唯有不变的是每到六四前后,一边是风吹草动,一边是草木皆兵。今年比较大的动作是北京的蒋医生出来呼吁“为六四正名”。虽然换了一种说法,其实质还是指望中共为六四翻案。陈某也是一个老看...(详全文)
    中国乞丐和日本流浪汉 ◆ 林思云 04年06月1期
      在日本东京、大阪的中心公园中,一个个蓝色塑料布搭成的简易棚子里居住的流浪汉们,对于刚来日本的人来说,常常成为惊讶的话题。不少人以为那些流浪汉就是乞丐,我刚开始也以为那些流浪汉是靠乞讨为生,可是后来明白流浪汉们原来并不乞讨。当然流浪汉们吃饭是不花钱的,因...(详全文)


    RSS | RDF | ATOM | OPML
      图片新闻

      专题报道
    参院选开锣前 日本各党大佬拿外国人...
    中文导报讯 日本参议院选举将在7月20日投开票,最近,日本政界大佬,纷纷谈起外国人问题。日本保守党代表、作家百田尚树决定作为该党比例代表候选人参加7月的参议院选举。他于6月24日在...(详全文)

      独家报道
    《中文导报》读者新年会:相聚CIT...
    读者新年会合影留念中文导报讯(记者 尤锡川) 《中文导报》作为连接旅日华人社区的桥梁,始终致力于为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资讯与服务。在这个辞旧迎新,满怀希望的时刻,中文导报社于2...(详全文)

      导报视点

      中日交流名人系列

      寂寞的心俱乐部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