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笔会
共 2146 条新闻
凌庆成:乌镇游记——烟水入梦,旧韵犹... | 25年05月3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聆听书韵 凌慶成引 言江南的水,总带着梦的气息。春风初暖,我自西子湖畔出发,循着心中多年的牵念,踏上前往乌镇的旅途。那不仅是一场地理意义上的旅行,更是一次精神的回望与文化的寻根。在石板铺就的街巷中,在河埠头晃动的橹声里,我寻见了童年读书的...(详全文) | |
杨永琚:先生一言 励我前行——忆张仃... | 2025/04/19 15:05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画坛琐忆 杨永琚(旅日画家)张仃先生的艺术历程,闪耀着光芒,照亮了现代中国画坛。曾作为主要设计者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新中国第一批邮票,共青团团徽、团旗,甚至是天安门两侧的标语,都凝结着张仃先生的心血。五十年代赴法国访问结识艺...(详全文) | |
杜海玲:读许鞍华解说 再看《浮云... | 25年04月4期 |
中文导报 文萃笔会三家村 杜海玲《许鞍华说许鞍华》的编者保威给我发来许导的《浮云》座谈文字记录(2021年6月24日,地点大馆,主持人陈浩勤),我立即拜读,读罢,又找出《浮云》重看。《浮云》由林芙美子原作小说改编,成濑巳喜男执导,高峰秀子、森雅之领...(详全文) | |
凌庆成:杭州纪行——水墨江南 佛影茶... | 25年04月3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聆听书韵 凌庆成引 言江南春早,万物新润。此行自沪入杭,三日游走西湖山水之间,尝茶味、访古寺、忆诗人,不觉身在画中。杭州素有“人间天堂”之誉,实则不仅美在山水,更胜在人文与风骨。走入它的青山绿水,亦仿佛走进了千年文化长廊。此文为行中随记,...(详全文) | |
晋 鸥:乌镇:一场春雨又一场梦 | 25年04月3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苍茫山馆 晋鸥2025年3月下旬,本该是东京赏樱的最佳时节。友人相邀纷至沓来,然而连绵的春雨却使人兴致阑珊。呆在千叶梅乡的自宅里,热茶一杯,独自倚窗,这正是我心之所向。听雨滴打小园,手中握着刻刀在印石上游走,墨香与雨气交织成一曲温柔的诗...(详全文) | |
裘索:平安文学古笔切——观《致光之君... | 25年04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道乐轩 裘 索周末的茶事稽古结束、师匠从茶服内取出写在怀纸上的“采菊南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让我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他精准地发音,转身又拿出禅语辞典找出整首的诗,让我将陶渊明田园诗中饮酒五的诗首尾慢速朗读一遍。生...(详全文) | |
晋鸥:我的东瀛一日之艺术分享 | 25年04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苍茫山馆 晋鸥2024年12月7日,星期六。东京的冬天如约而至,晨间的空气透着几分寒意,但天色晴朗,阳光洒落,映在街道两旁的银杏树上,金黄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低声诉说着季节的更迭。行走在这样的冬日街头,寒冷被阳光驱散,心中充满温...(详全文) | |
张 石:中日诗人是怎样“以动写静”... | 25年04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张石以动写静,是中日古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体现了相反相成,和实生物,微妙和谐的美学意境。日本俳圣松尾芭蕉的俳句“静寂啊,蝉声渗到岩石里”(閑さや岩にしみ入る蝉の声)便是这样一种写法。这首俳句,...(详全文) | |
黄文炜:我把自己当“外人” | 25年03月3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晴海观 黄文炜“外人”,以前是日本人对外国人的称呼,现在听起来似乎有歧视的嫌疑,日语中“外人”有非自己人、疏远的人、甚至有敌视的人的意思,因此随着外国人渗透进日本社会增多,与外国人和平共处成...(详全文) | |
杨文凯:《新冲绳文学》复刊与战后80... | 25年03月3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杨文凯2025年迎来了战后80周年的重要年份,日本已开始讨论石破茂首相该如何发表战后80周年谈话。自村山富市前首相在1995年发表了纪念战后50周年的“村山谈话”以来,日本相继发表了纪念60周年的&ldqu...(详全文) | |
龙升:友泉亭公园 | 25年03月3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九州人说 龙升福冈市城南区有一座占地一公顷的池泉回游式庭园,叫做友泉亭公园。它原本是第六代福冈第六代藩主黑田继高于1754年修建的别邸。友泉亭三字,是从继高公同时代的朝廷重臣久世通夏的和歌“不畏酷暑、潺潺不绝、以泉为友、结庐而...(详全文) | |
裘 索:越前和纸之美——观《致光之君... | 25年03月1期 |
《致光之君》截屏照片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道乐轩 裘 索不追剧的我追剧了,边拍边播每周日一集的48集NHK大河剧《致光之君》在甲辰年翻篇前终播了。 人文历史、文学艺术、皇室贵族、爱恨情仇以及一线演员、恢弘场景等成就了叫座的收视率而吸粉无数,电视台也频频推出平安...(详全文) | |
万景路:也说日本“和”的精神构造 | 25年03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亥鼻东瀛 万景路记得那是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当张艺谋在“鸟巢”里行云流水般打开他那幅中国历史的活画轴;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伟大的活字印刷术那无声的铿锵展现时,“和”字一出现,日本现...(详全文) | |
杜海玲:人生何须吁叹 且听《长声短... | 25年02月3期 |
中文导报 笔会文萃作者:杜海玲收到长声兄的《长声短吟》,这书名太妙。长声兄的文字,也不用我说好了,大家都知道。这次他出版《长声短吟》,说是在进行“终活”——走向人生终点的活动。这词听了略有戚戚感,但在日本...(详全文) | |
龙升:博多站屋上庭园—燕子林广场 | 2025/02/13 16:55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九州人说 龙升博多站是九州旅客铁道、西日本旅客铁道、新干线、福岡地下铁的车站,是九州最古老最庞大的火车站。博多站的楼顶上有着一处空中庭园,名燕子林广场(つばめの杜ひろば),庭园中坐落着一处“天空广场”和一座&ldq...(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