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导报 社论
作者:申文
5月黄金周连休来临,日本忙着迎接日益增长的访日外国人大军,继续冲击访日人数和访日消费的新纪录。
另一方面,俄乌战争前途未卜,特朗普关税之剑悬而未决,动荡多变的国际形势让日本高层难以享受黄金周之闲之乐。日本的政府高官和政界人士不得不全体动员,四处奔忙寻找出路,让日本的“黄金周外交”再次活跃起来。
在日本,政治家和高官利用“黄金周”连休的机会展开“外游”,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截至3月底,日本国会围绕新年度预算案,由在野党和执政党展开激烈攻防战,往往都搞得压力山大、精疲力竭。在4月新年度开始之后,日本的政治日程进入相对舒缓期,黄金周成为“外游”的好时期。
“外游”一词包含“游”字,但并不是“海外旅行”,而是指政治人物出国视察或外交活动。在黄金周、新年假期等国会休会期间,许多政界人士都会去国外参加会议、视察现场、进行顶级推销、展开外交行程。当然,这些“外游”并非休闲旅行,而是外交或视察目的工作旅行,自然会使用税金。有关政界人士花费大量税金“外游”是否有必要,一直有所讨论,比如前东京都知事舛添要一公私混同,单次访美就花费3413万日元而受到批判,让人记忆犹新。
日本首相级人物的外游颇受瞩目,许多都是必要的外交行程。战后至今,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外游次数最多,首次执政一年间,外访8次,遍及18个国家和地区,第二次执政七年间(2013.1-2020.1),外访81次,访问了8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多达176个地方,这符合安倍的个人性格和其“俯瞰地球仪”的外交志向,也为提升日本的外交形象、扩大国际话语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岸田文雄首相在位期间(2021.11-2024.9),外访30次,访问了3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达58个地方。石破茂首相执政至今(2024.10-2025.2),外访4次,访问了6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为6个地方。本次长假,是石破茂执政以后的首个黄金周,首相外访是理所当然的。
据了解,石破茂首相定于4月27日至30日出访越南和菲律宾。这是石破首相继今年1月访问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后的第二次东南亚当地外交访问,也是自2023年11月岸田文雄首相访问菲律宾后,日本首相时隔约1年零6个月再次访问菲律宾。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将于5月3日至7日,作为现任首相石破茂的特使,访问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日本外相岩屋毅定于4月25日至5月4日先后访问梵蒂冈、美国、塞内加尔、沙特阿拉伯和法国五国。岩屋在梵蒂冈出席罗马教皇方济各的葬礼。他将出席在纽约开幕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审议大会第三次筹备委员会会议,并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会谈。
在关税谈判方面,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决定于4月30日至5月2日二次访美,与美国特朗普政府进行第二轮关税谈判。据称,赤泽拟5月1日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磋商,力争美国关税政策对日本豁免。
黄金周前后,日本的对华交流也是行程拉满。日本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4月22日到访北京,与中国共产党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举行了会谈。这是公明党党首自2023年11月以来再次访华,意在通过政党外交增进日中互信。23日,齐藤铁夫与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会谈,并转交了石破茂首相写给中国领导人的亲笔信。
此后,日本公明党前党首山口那津男定于4月28日至30日访华,前党首石井启一一同前往。访华期间,他们计划访问天津市的日本人学校和南开大学,还协调与外联部官员及天津市政府官员等会面。
日本政要展开忙碌的“黄金周外交”究竟为哪般?分析其动向,有三大看点:
首先,现任与前任首相双双出动,不厌其烦地再访东盟国家,希望强化安全保障、深化经济领域合作,显示了日本深耕与捍卫东南亚市场的决心。东南亚是全球的成长中心,位处战略要冲,加强与东南亚的关系是日本外交的最优先事项之一,“日本将透过领袖外交,进一步推动实现以法治为基础的自由开放印太区域”。
日本一直通过政府开发援助(ODA)等与东盟建立信赖关系,但在过去20年里,日本在东盟贸易额中所占份额,从2003年的13.6%降至2023年的6.7%,减少了一半;而中国则从7.3%增至19.7%,增至近3倍。最近的事例,在东南亚,包括丰田在内的日本汽车一直拥有超高份额,但中国的纯电动汽车(EV)逐渐普及。在泰国,比亚迪(BYD)等中国汽车进驻,已达到整体的10%左右。在特朗普关税带来高度不确定的背景下,日本如果失守东南亚市场,可谓雪上加霜。
其次,日本现在面临的当务之急是应对美国特朗普关税带来巨大冲击。外务大臣和经济再生大臣同期访问美国,与对口部门展开会谈和交涉,显示了日本“强攻”美国,势必拿下关税豁免的决心。特别是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在短期内二次访美,希望促使美国关税政策对日本豁免。美方不满日本进口美国汽车较少,认为日本在大米、牛肉、土豆等农产品上也存在非关税壁垒,要求增加进口。赤泽亮正上次访美摸底,回日本后讨论了谈判对策和让步方案,二次访美应该是成竹在胸了,但也需要随机应变。
其三,日本通过公明党的现任和前任党首等相继访华,在对中外交上保持稳重姿态。在中美对立明显,中国硬刚特朗普关税之际,日本政府关注中美关系对日本企业的影响,日本的外交策略是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再次打出首相亲笔信的外交牌,希望传递善意和温情。在日本受到特朗普美国敲打的时候,日本难以押宝美国,而中国作为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的地位越发显现出来了。丰田雷克萨斯纯电汽车工厂签约落户上海金山,成为日本企业离不开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未来关税战无论结果如何,日中友好与日中合作才是日本最大的安全保障。
作者:申文
5月黄金周连休来临,日本忙着迎接日益增长的访日外国人大军,继续冲击访日人数和访日消费的新纪录。
另一方面,俄乌战争前途未卜,特朗普关税之剑悬而未决,动荡多变的国际形势让日本高层难以享受黄金周之闲之乐。日本的政府高官和政界人士不得不全体动员,四处奔忙寻找出路,让日本的“黄金周外交”再次活跃起来。
在日本,政治家和高官利用“黄金周”连休的机会展开“外游”,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截至3月底,日本国会围绕新年度预算案,由在野党和执政党展开激烈攻防战,往往都搞得压力山大、精疲力竭。在4月新年度开始之后,日本的政治日程进入相对舒缓期,黄金周成为“外游”的好时期。
“外游”一词包含“游”字,但并不是“海外旅行”,而是指政治人物出国视察或外交活动。在黄金周、新年假期等国会休会期间,许多政界人士都会去国外参加会议、视察现场、进行顶级推销、展开外交行程。当然,这些“外游”并非休闲旅行,而是外交或视察目的工作旅行,自然会使用税金。有关政界人士花费大量税金“外游”是否有必要,一直有所讨论,比如前东京都知事舛添要一公私混同,单次访美就花费3413万日元而受到批判,让人记忆犹新。
日本首相级人物的外游颇受瞩目,许多都是必要的外交行程。战后至今,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外游次数最多,首次执政一年间,外访8次,遍及18个国家和地区,第二次执政七年间(2013.1-2020.1),外访81次,访问了8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多达176个地方,这符合安倍的个人性格和其“俯瞰地球仪”的外交志向,也为提升日本的外交形象、扩大国际话语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岸田文雄首相在位期间(2021.11-2024.9),外访30次,访问了3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达58个地方。石破茂首相执政至今(2024.10-2025.2),外访4次,访问了6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为6个地方。本次长假,是石破茂执政以后的首个黄金周,首相外访是理所当然的。
据了解,石破茂首相定于4月27日至30日出访越南和菲律宾。这是石破首相继今年1月访问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后的第二次东南亚当地外交访问,也是自2023年11月岸田文雄首相访问菲律宾后,日本首相时隔约1年零6个月再次访问菲律宾。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将于5月3日至7日,作为现任首相石破茂的特使,访问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日本外相岩屋毅定于4月25日至5月4日先后访问梵蒂冈、美国、塞内加尔、沙特阿拉伯和法国五国。岩屋在梵蒂冈出席罗马教皇方济各的葬礼。他将出席在纽约开幕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审议大会第三次筹备委员会会议,并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会谈。
在关税谈判方面,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决定于4月30日至5月2日二次访美,与美国特朗普政府进行第二轮关税谈判。据称,赤泽拟5月1日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磋商,力争美国关税政策对日本豁免。
黄金周前后,日本的对华交流也是行程拉满。日本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4月22日到访北京,与中国共产党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举行了会谈。这是公明党党首自2023年11月以来再次访华,意在通过政党外交增进日中互信。23日,齐藤铁夫与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会谈,并转交了石破茂首相写给中国领导人的亲笔信。
此后,日本公明党前党首山口那津男定于4月28日至30日访华,前党首石井启一一同前往。访华期间,他们计划访问天津市的日本人学校和南开大学,还协调与外联部官员及天津市政府官员等会面。
日本政要展开忙碌的“黄金周外交”究竟为哪般?分析其动向,有三大看点:
首先,现任与前任首相双双出动,不厌其烦地再访东盟国家,希望强化安全保障、深化经济领域合作,显示了日本深耕与捍卫东南亚市场的决心。东南亚是全球的成长中心,位处战略要冲,加强与东南亚的关系是日本外交的最优先事项之一,“日本将透过领袖外交,进一步推动实现以法治为基础的自由开放印太区域”。
日本一直通过政府开发援助(ODA)等与东盟建立信赖关系,但在过去20年里,日本在东盟贸易额中所占份额,从2003年的13.6%降至2023年的6.7%,减少了一半;而中国则从7.3%增至19.7%,增至近3倍。最近的事例,在东南亚,包括丰田在内的日本汽车一直拥有超高份额,但中国的纯电动汽车(EV)逐渐普及。在泰国,比亚迪(BYD)等中国汽车进驻,已达到整体的10%左右。在特朗普关税带来高度不确定的背景下,日本如果失守东南亚市场,可谓雪上加霜。
其次,日本现在面临的当务之急是应对美国特朗普关税带来巨大冲击。外务大臣和经济再生大臣同期访问美国,与对口部门展开会谈和交涉,显示了日本“强攻”美国,势必拿下关税豁免的决心。特别是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在短期内二次访美,希望促使美国关税政策对日本豁免。美方不满日本进口美国汽车较少,认为日本在大米、牛肉、土豆等农产品上也存在非关税壁垒,要求增加进口。赤泽亮正上次访美摸底,回日本后讨论了谈判对策和让步方案,二次访美应该是成竹在胸了,但也需要随机应变。
其三,日本通过公明党的现任和前任党首等相继访华,在对中外交上保持稳重姿态。在中美对立明显,中国硬刚特朗普关税之际,日本政府关注中美关系对日本企业的影响,日本的外交策略是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再次打出首相亲笔信的外交牌,希望传递善意和温情。在日本受到特朗普美国敲打的时候,日本难以押宝美国,而中国作为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的地位越发显现出来了。丰田雷克萨斯纯电汽车工厂签约落户上海金山,成为日本企业离不开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未来关税战无论结果如何,日中友好与日中合作才是日本最大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