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笔会
共 2177 条新闻
| 当李敖成为明星 | 04年12月4期 |
|
李敖以微弱优势当选立法委员。这是近期我看到的最大的黑色幽默,made in Taiwan。常常很怀疑自己的眼睛,假如不是更糟糕地怀疑自己的智商的话,不懂台湾的民主化到底是个玩笑还是根本就是闹剧。有一点很肯定,李敖玩得过了头了。前一段时间看到过李敖来...(详全文) | |
| 一个孩子在天上 | 04年12月4期 |
|
八月,柏林。风,像在水中浸泡过。 最热闹的大街上,有人将色彩滚动,线条随意的8幅画挂在一起,其中的7幅是这个城市的孩子们的美术作业,而一幅是世界画坛巨匠的价值连城的墨宝。猜猜看,是哪一幅? 一个青年走过来,歪着一顶红毛线帽,指着一幅...(详全文) | |
| 烟之美的消遣 | 04年12月4期 |
|
在中国古代的诗词里,“ 烟”是一个重要的美学意象。它代表着朦胧的晨的清新:“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它衬托一缕微苦的旅愁:“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详全文) | |
| 生于60年 | 04年12月4期 |
|
生于公元1960年。 小时候总是无聊地望着天空发呆,我为什么出生得这么晚,如果早生10年20年的话那该多好啊,有人叫我哥哥叔叔,可以倚老卖老显得德高望重啊。 偏偏生于1960年。整个小学时代是在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度过的,不学无术。那...(详全文) | |
| 乡村杂忆 ■ 杜海玲 | 04年12月3期 |
|
我小时候在四川住过。3万人的钢铁厂,建在江油县,四周被农村包围。我们住在生活区,它像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四合院,里面有食堂和锅炉房。厂太大,有许多生活区,我们那个叫做六号门,是因为一道无形的门,隔开了厂区与外面的农村。我也不知道那厂是如何建的,总之它使农民...(详全文) | |
| 居酒屋闲话 ■ 李长声 | 04年12月3期 |
|
清代诗人黄遵宪在《日本杂事诗》中写到了鲣鱼,第一句是“ 何物坚鱼字所无”。《康熙字典》里收有鲣字,为什么他说“字所无”呢?据《尔雅.释鱼》,鲣是大鳗鱼。日本人不善创造却特爱改造,鱼部的汉字在用意上常被他们拿去指别的鱼,鲣即其一。此鲣鱼不是彼鲣鱼,像许多...(详全文) | |
| 你可以不看 ■ 陈 村 | 04年12月3期 |
|
上班要打卡,看球没老板。假如觉得看球没劲,完全可以不看。我打“ 没劲”时先跳出一个“ 美金”,再由美金联想到欧元——眼下是欧洲在踢。美金和欧元比较有劲,众人忙碌一生,多半是在巴结此君。那些金元与足球有关,是与组织者、教练或球员有关,与球迷彻底无关。只要...(详全文) | |
| 日本人的崇拜名牌情结 ■ 林思云 | 04年12月3期 |
|
全世界高档皮革制品的40%被日本人买走,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古驰(Gucci)等名牌产品公司,日本顾客占了他们销售额的50%以上。位于法国巴黎香榭大道上的路易威登精品店,每天还没开门营业,就会有一群日本观光客在门前排队等待购买昂贵的...(详全文) | |
| 谁是“孔夫子” ■ 陈 村 | 04年12月2期 |
|
在网上,很容易将自己惯出种种劣习。早几年,我没日没夜地耗在论坛上,从这帖子点到那帖子,看了主帖看跟帖,身心交困,终于心一狠辞去版主。后来迷上围棋,半夜三更不睡觉也不工作,跟计算机中不知身在何处的那个冤家肆无忌惮地手谈,输了要报仇,赢了还想再赢,弄得实在...(详全文) | |
| 从高峰得子说起 ■ 阮 翔 | 04年12月2期 |
|
高峰得了两个儿子,其中一个说是私生子。这个困惑了我一下。就是说,到底哪个是私生子呢?是那英的那个还是王纳文的那个?按理说高峰没有结婚,那英也好,王纳文也好,都是未婚生子,凭什么王纳文生孩子算是私生子呢?那英同志很有些主母的样子,出来说这说那,这年头正房...(详全文) | |
| 杭州表妹 ■ 陈 骏 | 04年12月2期 |
|
记忆一座城市,总是和那里的亲友联系在一起的。我从前到过风景秀丽的桂林和黄山,现在的印象已经非常淡薄。而以西湖著名的杭州,因为那里有我的亲友,始终记忆犹新的。说起杭州,眼前就会闪现那条通往表舅家的江南小巷,我至今还记得那条小巷的名字叫保善巷。 第一次去杭...(详全文) | |
| 诗人的理想 ■ 杨文凯 | 04年12月2期 |
|
有戏言称:“ 在历史上,一个诗人是神圣的;在生活中,一个诗人生活在隔壁是一种笑话。”最近,我有机会重读李白与盛唐之音,感触颇深。李白作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生活状态本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笑话,但正是盛唐时代,不仅使笑话成为可能,更将其烘托为一种神圣的...(详全文) | |
| 欲识弯弓射大雕 ◆ 李长声 | 04年12月1期 |
|
最近看了丰川悦司主演的电影《丹下左膳》,又看了中村狮童主演的电视剧《丹下左膳》,两下比较,觉得还是电影拍得好。 “姓丹下,名左膳”,本来是七十多年前林不忘创作的武侠小说主人公。这位姓林名不忘的作家还有两个笔名,一个叫牧逸马,专门写推理之类的通俗小说...(详全文) | |
| 蚁的悲剧 ◆ 张 石 | 04年12月1期 |
|
秋季一个日晕露冷的早晨,我在我家附近的小河边散步,在一棵树荫浓密的大树干上,我看见一群小小的黑蚂蚁在紧张地忙碌着,它们在树干的一个凹陷处,正在营造着自己的新居。树干的凹陷处的里面被打出一个洞,每个小蚂蚁都用头前面的小夹子夹着一块小木屑,快步爬出凹陷处,...(详全文) | |
| 小谈日本的“种族优越感” ◆ 林思云 | 04年12月1期 |
|
现在不少人说起日本二战期间发动侵略战争的背景,往往认为日本发动战争的动机与纳粹德国一样,是出于某种“ 种族优越感”。不久前去世的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中,就有代表这种看法的典型论述:“正像希特勒德国在5年后所做的一样,日本用...(详全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