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导报按期阅览】

  年  月
 
新闻搜索
关键字 
类型 
类别 
范围  标题
全部
排序 

 
导报电子版
    导报调查
    有关新冠疫苗接种意愿问卷调查 Q1:您的年龄
    18-30岁
    31-40岁
    41-50岁
    51-60岁
    60岁及以上
    Q2:您知道日本通过《修正预防接种法》吗?(可多选)
    接种疫苗是日本国民有义务
    接种工作由日本各市町村实施
    接种疫苗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
    若接种疫苗出现不良后果,损害赔偿由政府承担
    不知道
    Q3:针对新冠疫苗,您愿意接种哪里的(可多选)
    欧美疫苗
    日本疫苗
    中国疫苗
    其他
    Q4:明年春季开始,您愿意在日接种疫苗吗?
    愿意
    不愿意
    观望
    不知道
    Q5:如果您愿意接种新冠疫苗,原因有哪些?(多选)
    1、我觉得公开上市的新冠疫苗基本是安全的
    2、我觉得接种疫苗对预防新冠肺炎是有效的
    3、我觉得接种疫苗可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4、我觉得接种疫苗可以保护周围的人(家人、朋友、同事)不受感染
    5、其他
    Q6:如果您暂不愿意接种疫苗,原因有哪些?(多选)
    1、生活预防就好,不需要接种疫苗
    2、我怀疑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我担心接种后会引发不可知的副作用
    4、接种疫苗的过程可能不安全或太麻烦
    5、其他
    新闻视点
        共 1211 条新闻  

    中国的全球化处境 06年02月3期
         美国能源部发表一份报告说,中国四处寻找石油从经济角度来说对美国影响不大,但报告警告说,中国向苏丹等专制独裁的产油国示好,从战略意义上来说会带来潜在的问题。   《金融时报》日前刊登文章指出,中国对专制政权的容忍会损害美国的外交努力,如果中国公司增...(详全文)
    防止日中走向“失去十年” ——访日中... 06年02月2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过去数年来,中日关系胶著不前,且日益紧绷,陷入恢复邦交34年以来最低潮。2006年,日本进入“后小泉时代”,但在两国关系上依然看不出明显的改善迹象。中日友好人士和两国有识之士对此备感焦虑,并提出了各种建议。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日中...(详全文)
    为日本赛马业解忧的中国草原之鹰 06年02月2期
    本报记者 李春雁   2005年年底,再次跨入东京大学的中国学者芒来,受到了东大同行的热烈欢迎。因为这位来自中国内蒙古大草原的学者,不仅是一位成功的海归人士,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界的领军人物,更是一位地地道道...(详全文)
    日本到了结算战争责任的时候 ──访前... 06年02月1期
    ■ 本报记者 张 石 本报记者1月18日在众议院第一议员会馆,就中日关系的种种问题,采访了日本前官房长官,众议院议员福田康夫先生,福田先生就目前中日关系的种种问题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以下是采访纪录。 记者:昨天福田先生在福冈市内发表演说,认...(详全文)
    中日媒体的自存之道 06年02月1期
      ■ 申 文   近日,有关“活力门”事件的报道覆天盖地,但日本的主流媒体还是对所谓雅马哈出售无人操纵直升飞机给中国事件表示出超乎寻常的兴趣。媒体的报道落脚在“中国”和“军用”两个关键词上,暗示着中国的崛起伴随着某种危险性。 事实如何呢?1.相关直...(详全文)
    旅日侨界纪念“江八点” 06年02月1期
    本报讯(记者 孙辉)1月25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行纪念江泽民同志《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发表11周年座谈会。日本华侨华人联合总会、全日本华侨华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东京华侨总会、横滨华侨总会、日本新华侨华人联合会、留日台湾省民...(详全文)
    围绕中日友好 创办一流媒体 ──《中... 06年01月4期
    ■ 日中交流研究所 段耀中 在中国农历春节前夕,《中文导报》迎来了创刊600期纪念,可喜可贺。在此,我谨以一名华文传媒研究者的身份,同时也以一名老读者的身份,向为《中文导报》的成长、壮大做出贡献的所有朋友表示衷心的祝贺。感谢各位记者、编辑的辛勤劳动...(详全文)
    表达华人心声 搭起中日桥梁 ──考察... 06年01月4期
    ■ 上智大学新闻学专业硕士生 林一戎 最近我刚刚完成了题为《从在日中文报纸看中日关系》的硕士论文。在这篇论文里,我主要对《中文导报》2003年5月到2005年4月这两年间,有关中日关系,尤其是中日摩擦的报道进行了量的统计,并对其报道内容、报道方法和...(详全文)
    贸易发展是积累性提高 ──中田庆雄先... 06年01月3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中日双边贸易总额在2005年达到1844亿5000万美元,比前一年增长9.9%,创历史最高纪录。但相比于中国的高速贸易增长,以及中欧贸易和中美贸易均超过20%的高增长率,中日贸易的发展速度相形见绌。在中方发表了2005年中日双...(详全文)
    东海争端只能外交解决 06年01月3期
    ■ 刘 柠 (独立撰稿人) 去年10月17日,小泉在其首相任内,第5次参拜了靖国神社,致使中国迅速反弹。与此同时,围绕东海油气田的开发,两国在水面下的角力进入了新一轮博弈,有些问题随时可能浮出水面,成为冲突的导火索。 中日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详全文)
    互相说明才能互相理解 ──访日本外务... 06年01月2期
    ■ 本报记者 张 石 去年12月27日,本报记者在日本外务省采访了日本外务副大臣盐崎恭久先生,盐崎副大臣就目前中日关系的各种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以下为采访记录。 记者:由于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目前中日外交面临十分困难的局面,从盐崎副大臣来...(详全文)
    打破僵持 中日关系悬念何在 06年01月2期
      ■ 申 文   2006年始动,日本政坛正式进入“后小泉时代”,中日关系也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可以把小泉卸任自民党总裁,后任者组阁船出视为分界线,2006年将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在前期,小泉执政,继续主导并推动日本的政治演变和社会改革,中...(详全文)
    2005年中日关系十大新闻 06年01月1期
    本报新闻综述 2005年中日关系在2004年“政冷经热”的基础上继续下滑,呈现出明显的“政冷经凉”倾向。尽管2005年是战后6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纪念之年,抚今追昔,继往开来,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反思责任,履行义务的最佳时机,但中日关系却没...(详全文)
    期盼中日关系实现二次正常化 06年01月1期
      ■ 申 文   2005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是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也是中日关系敏感之年。有鉴于中日关系近年来处于弓不咬弦状态,许多有识之士此前已对60周年的复杂性和敏感度有了公开提醒,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4年11月在智利APEC首脑峰会上也与日...(详全文)
    从“中国特需”到“中国风险” ──关... 05年12月4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中日关系在2005年经历了“政冷经凉”的局面。继2004年“中国特需”牵引日本经济走向复苏之后,2005年在日本企业界蔓延开来的则是“中国风险”概念。随着中国社会反日情绪高涨,中国经济走过景气高潮进入宏观调控阶段,中日经济交流在...(详全文)


    RSS | RDF | ATOM | OPML
      图片新闻

      专题报道
    入场人数首周突破50万:“大阪·关...
    中文导报讯 “大阪·关西世博会”于13日开幕,世博会协会于18日公布,前一天(17日)大阪·关西世博会的一般入场人数约为 65,...(详全文)

      独家报道
    《中文导报》读者新年会:相聚CIT...
    读者新年会合影留念中文导报讯(记者 尤锡川) 《中文导报》作为连接旅日华人社区的桥梁,始终致力于为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资讯与服务。在这个辞旧迎新,满怀希望的时刻,中文导报社于2...(详全文)

      导报视点

      中日交流名人系列

      寂寞的心俱乐部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