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近代中日关系冷思考
日期: 06年04月4期


■ 袁伟时

  日中日关系波澜迭起。歪曲日本侵略历史的教科书风波尚未平息,一些日本政客又信口雌黄,甚至说“日本已经不再将甲级战犯视为罪犯”,“士兵在战争中互相杀戮,无须道歉”!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更口出狂言,要为钓鱼岛领土争端“打一场小规模战争”!要是说参拜靖国神社还以日本文化特殊性来搪塞,这些言论已经是明目张胆向国际法和人类的良知挑战。
  海内外有识之士同声谴责政客们的胡言乱语,连日本首相小泉也声明这些政客的言论“不代表日本政府的态度”。这些风波意味著什么?今后中日关系走向何方?重温昨天的历史,也许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为什么日本会走上侵略中国的道路?

  日本为什么会走上军国主义、侵略别国的道路?鄙意以为有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日本现代化过程中,制度选择的错误。
  首要原因是政治体制中注入了很多专制的因素,没有完成政治体制现代化的任务。
   一直沿用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明治宪法”)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所有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在战时或国家发生事变情况下,不得妨碍天皇施行大权。”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专制君主。特别严重的是军队独立于内阁之外,直属天皇。“事关军机”,军部可以“直接上奏”。军部和军人凭藉这一体制,肆意干政。此外,加上特务、警察横行,公民自由成为一纸空文。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占领军强制下,才废除了这部宪法,另定新宪,被迫进行比较彻底的民主改革。
  第二、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另一重大原因,是明治维新过程中他们坚持所谓“和魂洋才”或“东洋的道德,西洋的艺术(指科学、技术)”的错误方针。
  所谓“和魂”就是神道;说日本是“神赐的土地”,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子孙,万世一系。因此,日本和日本人是特别优越的。这同中国的天朝思想、华夷之辨如出一辙。也就是说,它拒绝价值观念和道德的现代化。
  第三、受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
  翻开17世纪以来的世界史,各大强国无一不以武力为主要手段,开疆掠土,而挤入强国之林。日本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崛起的。在这期间,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冀图以超越前人的野蛮手段,重演18、19世纪列强的扩张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发了横财。以伤亡两千多人和损失四艘舰艇的代价,攫取了德国在南洋群岛的殖民地的委任统治权和在山东半岛的特权。工业生产能力增加四倍以上,钢铁、造船和化工产业增长尤其迅速,工业产值并且第一次超过了农业产值。尽管直至1935年,它的钢产量还不到360万吨,只是美国钢产量十分之一多一点,英国的三分之一多一点,但统治阶层中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是:“八?h一宇”,日本应该支配中国和亚洲,“满洲”乃至整个中国是日本不可缺少的“生存空间”。这是人类野蛮史的一个部分。经过两次大战,发达国家的野蛮性才开始减退。

  二、为什么中国会成为被侵略对象?

  19世纪中国所以会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说到底是自我封闭,“天朝上国”的好梦未残,不愿意接受人类现代文明成果。即使学西方,也仅在技术层面学,拒绝移植科学技术赖以生长的制度和相应的价值观念。
  20世纪的中国,公开反对学习西方的言论已极为罕见,问题在学习哪一个“西方”?从蒋介石、国民党专制统治建立之日起,以“不合国情”和“老百姓程度不够”为藉口,拒绝推行民主,保障公民自由。除从俄国搬来一套奇特的体制外,还公开提倡以纳粹德国为师,造成两个极为严重的后果:
  1.国内四分五裂,内战的枪声几乎从未止息。由于不承认国家必须实行以地方自治和民主、自由基础上的统一,国民党内部也不尊重不同派系,拒绝民主联合,不但国民党与共产党打,国民党内部也打得不可开交。胡汉民、陈济棠领导下的广东,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山西的阎锡山,冯玉祥��无一不同蒋介石兵戎相见。2.失去制约和监督的政权迅速腐化,民怨沸腾。3.失去自由、没有民主权利的公民,正当要求、不平的怨恨和各种言论无从表达,常常成为极端思潮的俘虏,理性的优势无法树立。

  三、历史不可能重复

  地理环境决定中日两国永远是邻居。19、20世纪历经四次战争后,21世纪中日两国会不会爆发第五次战争?三大状况决定中日关系在新世纪的走向。
  首先,日本和平发展的制度框架已经确立。1947年5月3日施行的《日本国宪法》不但在绪言中申明“为了我们和我们的子孙,确保与各国人民合作而取得的成果和自由带给我们全国的恩惠,消除因政府的行为而再次发生的战祸”,而且在第九条中规定:“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随著今后形势变化,也许个别条文会有所修改,但这些规定不可能成为一纸空文。原因在于日本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已经受到严重的惩罚,同时在战后的发展中已经充分享受到和平发展的好处,要再度驱使日本人用武力去夺取“生存空间”已经不可能也不必要了。
  其次,中国亦已今非昔比。正处在现代化上升阶段的中国,不是日本敢于随便侵犯的对象。
  再次,也许是最重要的,在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的背景下,中日经济关系正在融合。2004年中日贸易达到1678亿美元,占双方各自外贸总额的15%左右,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内,中国已成为日本最大贸易夥伴;而日本也是仅次于欧盟和美国的中国第三大贸易夥伴。日本对华投资发展迅速,截至2004年,日本对华实际投资累计达468亿美元,是中国最重要的外资来源地之一。目前在华日资企业直接和间接吸纳的就业人数高达920万人,许多日本企业都把生产基地搬到中国;2004年日资企业缴纳的税收约达人民币490亿元。中日两国在经济上已经难解难分了。
  即使有个别政客发疯,中日两国也不可能有大的战争。建立两国自由贸易区,已经成为两国关系中日益成熟的课题。

  (四)错误思想靠什么去化解?

  如何化解中日矛盾?通人高士已有许多高招、妙策。愚鲁下士还能说些什么?
  事关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的那些事比较好办,依法据理力争或者暂时放下,留待子孙后代去解决。反正现在与1945年以前的情况不同,除钓鱼岛外没有日本军占领著我们国土,非跟它拼命不可。
  难办的倒是政客们参拜靖国神社、如何评价历史事件这一类道义上的冲突。
  中国人应该如何用力?愚意以为有几条也许是可取的:
  1.据理批判,以理服人
   对日本政客的错误言行,应该毫不含糊地批判,不能让他们信口雌黄,否认侵略罪行。但是,这些批判应该有理有据,经得起反驳。为此应该保障学术自由,让学者自由探讨,把史实和学理弄得清清楚楚。
  比如,中国学者惯于把投降前的日本称为“日本法西斯”,但国外学者通常认为那时日本没有独裁者,没有全面控制公共领域和私人生活的党,政策改变是在1889年《明治宪法》范围内进行的,不能视为法西斯国家。又如,南京大屠杀究竟杀了30万人还是5万人?诸如此类都是值得认真研究的学术问题。
  2.耐心说理,耐心等待
  当错误观点成为思潮乃至群众习惯以后,要改变是非常困难。
  我们一再称赞德国人忏悔态度好。但不要忘记,德国人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交手,给世界带来极大灾难、全国被盟军占领后才回头的。学界还指出,上一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人才开始认真反思本民族的错误。在此以前,批判纳粹的著作主要是外国学者写的。
  东方民族没有忏悔的传统。要日本人深刻反思本民族的错误,不再过半个世纪乃至更长时间,恐怕难以见到显著成效。不说理和说理没有足够的耐心,都是错误的。
  3.增强中国自身的软实力
  无可讳言,中国的形象在冷战年代受到极大损害。25年来,随著改革开放,中国的国际形象有很大改善,但包括中日关系在内,我们还在承受冷战的苦果。只有坚定不移继续改革开放,把中国建设成为经济高度发达,人民生活富裕,政治清明,民主、自由、法治的现代化国家,我们才能赢得各国人民足够的尊敬。其中重要一环是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不要讳疾忌医,敢于反思自己的错误。
  当前一个重要问题是要对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坚决说不。有些人动不动就把一些事情同爱国、卖国或国家关系联系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就引发强烈的民族情绪。谁要是讲几句日本的好话,这个人就是卖国贼!例如,修高速铁路,有人建议引进日本的新干线技术,便招来一片谩骂。不是就科学技术论科学技术,太不理性了。日本人到珠海集体买春,没有必要提高到国家关系、民族仇恨的高度。说九一八这天到中国嫖妓就是蓄意侮辱中国人,其他日子就不是。这种言论太可笑了。游行示威是公民应有权利。可是,在右翼教科书和日本争取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触发的游行示威中,居然发生砸日本商店和使领馆事件,事后中国政府不得不拿出纳税人的钱去修理、赔偿。
  国家现代化,通常包含多数公民的理性化。我们应该推动这个过程早日完成。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2/1725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