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导报按期阅览】

  年  月
 
新闻搜索
关键字 
类型 
类别 
范围  标题
全部
排序 

 
导报电子版
    导报调查
    有关新冠疫苗接种意愿问卷调查 Q1:您的年龄
    18-30岁
    31-40岁
    41-50岁
    51-60岁
    60岁及以上
    Q2:您知道日本通过《修正预防接种法》吗?(可多选)
    接种疫苗是日本国民有义务
    接种工作由日本各市町村实施
    接种疫苗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
    若接种疫苗出现不良后果,损害赔偿由政府承担
    不知道
    Q3:针对新冠疫苗,您愿意接种哪里的(可多选)
    欧美疫苗
    日本疫苗
    中国疫苗
    其他
    Q4:明年春季开始,您愿意在日接种疫苗吗?
    愿意
    不愿意
    观望
    不知道
    Q5:如果您愿意接种新冠疫苗,原因有哪些?(多选)
    1、我觉得公开上市的新冠疫苗基本是安全的
    2、我觉得接种疫苗对预防新冠肺炎是有效的
    3、我觉得接种疫苗可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4、我觉得接种疫苗可以保护周围的人(家人、朋友、同事)不受感染
    5、其他
    Q6:如果您暂不愿意接种疫苗,原因有哪些?(多选)
    1、生活预防就好,不需要接种疫苗
    2、我怀疑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我担心接种后会引发不可知的副作用
    4、接种疫苗的过程可能不安全或太麻烦
    5、其他
    通讯特写
        共 1107 条新闻  

    在日华人的网络生存 06年01月3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在技术进步,商业发达的21世纪,网络就是信息共享时代的代名词。对个人而言,网络不仅是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亲密伙伴和帮手,更成为年轻一代成长的社会文化土壤。 日本是信息时代里的发达国家。旅日华人生活在日本,感受到日新月异的信...(详全文)
    新年 你祈愿什么 06年01月2期
    ■ 本报专题报导组 年年贺岁,贺岁年年。在人们结束了一年的辛苦,满怀期盼与喜悦迎接新的一年到来之时,2006年悄然而至。辞旧迎新之际,向新的一年期许祈愿,是全世界热爱生活的人们的共同心理,而日本特有的“初次参拜”更是把这一心理以特有的载体付之于形式,...(详全文)
    2005年在日华人十大新闻 06年01月1期
    本报新闻综述 2005年的在日华人社会,有过灿烂季节,也经历平淡时光。身处中日关系不断恶化的时代夹缝里,在日华人的心情是压抑的,处境是尴尬的,充满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在民间,日本的政治流变、构造改革、社会提前迈进少子化时代,都对华人生活带来了不可...(详全文)
    怀想曲1990 十五年的履历书 05年12月4期
    ■ 本报记者 杜海玲 赵永庆,女,41岁 出身地:上海 登陆日:1990年9月20日 抵日时所持金额:5000日元 日语学校:太平洋日本语学校(已关闭) 大学:国士馆大学 26岁的赵永庆来日本前,是上海可口可乐公司...(详全文)
    世界在婚姻中拓展 ──日本妻子谈她们... 05年12月3期
    ■ 本报记者 张石 在日本,中日间的国际婚姻非常普遍,据2004年的统计,中日国际婚姻共有13,019对,其中夫日本、妻中国的成婚件数为11,915对;夫中国、妻日本的成婚件数为1104对。而且从最近几年的倾向看,夫日本,妻中国的国际婚姻夫妇呈波浪型...(详全文)
    在日华商的2005 05年12月2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2005年接近尾声,在日华商与整个华人社会一起走过了激荡而发展的一年。伴随着日本经济走出黑暗隧道重现强劲复苏势头,追踪着中国经济继续大踏步前行的发展足迹,享有着中日贸易稳步增长不断扩容带来的天时地利,以日本中华总商会为主体的在日...(详全文)
    为年轻人创造接触机会 05年12月1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华人在日结婚难,这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群问题。浦和大学社会福祉科教授沈洁女士认为这个问题非常值得研究,更是一个急等解决的紧迫的社会现实。 沈教授认为,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学习,毕业后就职,虽然进入了日本社会,但并没有真正融入...(详全文)
    难觅灯火阑珊处 ——在日华人婚恋面面... 05年12月1期
    ■ 本报记者 张 石 在日本的华人社会中,可以说青壮年是华人人口的主体,以在日持有中国国籍的人来说,20岁-39岁的应该谈婚论嫁年龄的中国人占全体在日中国人的68%,他们满怀着希望和追求来到异国他乡,有的学有所成,有的事业辉煌,也有的穷困潦倒,但是无...(详全文)
    炒汇被害 让你一次惨个透 05年11月4期
    ■ 本报特约记者 梁成虎 富邦倒了,CTI老板逃了,富田也关了门……进入2005年以来,华人外汇公司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家接一家倒闭,公司老板一个接一个卷款潜逃,一批又一批的华人用户转瞬间钱去财空,却讨账无路,求告无门……一边是骗钱诈财者逃之夭夭,...(详全文)
    旅日生活 你投保了吗? 05年11月3期
    ■ 本报记者 杜 海玲 郑蕾(37岁)抱起她刚满月的新生儿,得意地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已经为儿子加入了保险,大人加入的是生命保险,给小宝宝加的是学资保险。“这样比较万无一失了吧?”郑蕾说。她说她来日本8年了,刚开始连国民健康保险都不加,大学毕业就职后在...(详全文)
    她该向谁叫声“妈妈”? 在日中国女性... 05年11月2期
    ■ 本报记者 张石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最新统计,目前,在日本全国,由于父母不能尽养育子女的责任而被迫进入公共养护设施的儿童,已达38318人,其中并非由于不可克服的客观原因,而是因为父母失踪、未婚、放任恣行、懒惰、虐待、拒绝抚养、??弃等原因而进入养...(详全文)
    跨越大海的爱 ──留学生“3000日... 05年10月4期
    ■ 本报记者 李春雁 13岁,如花的年龄,13岁的少女正是在初一或初二学习,爱唱歌,爱跳舞,爱幻想,爱追星,爱吃零食,爱向父母亲人撒娇的年龄,正是快乐无忧充满朝气的年代。然而身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的13岁少女王成艳,离这些却是那么遥远。在小成艳的生活...(详全文)
    证件假做真时真亦假 ──华人伪证犯罪... 05年10月3期
    ■ 本报记者 孙辉 《 护照不正当取得9中国人逮捕》,10月3日,朝日新闻;《中国人伪造的护照涉及多国》,9月30日,《静冈新闻》;《因外国人登录证三中国人被逮捕》,9月29日,TBS;《用伪造信用卡骗商品》,9月7日,《秋田魁新报》……近期,...(详全文)
    “双双”回国 日本面临后继无“猫” 05年10月2期
    ■ 本报记者 孙盈 9月25日是星期天,家住神奈川县的宫崎先生却早早地起床了,带着两个7岁的双胞胎女儿初子和展子乘了近1个小时的电车来到上野动物园。熊猫“双双”明天就要回到墨西哥去了,今天宫崎先生要和女儿们去向“双双”告别。 日本的“熊猫迷...(详全文)
    中国女性连续遭遇“绞首魔” 女留学生... 05年10月1期
    本报讯(记者 张石)9月19日上午9时45分左右,一名37岁的日本公司职员在茨城县水户市那珂川河岸散步,发现一名女性倒在桥下的排水沟中,他立即向警方报警。警方赶到以后,发现此女性已经死亡,经茨城县警方调查,该女性是日本流通经济大学4年级的中国留...(详全文)


    RSS | RDF | ATOM | OPML
      图片新闻

      专题报道
    日美关税谈判: 对立深刻 前景难测
    中文导报讯 美国特朗普政权发动一系列关税措施后,世界经济秩序一片大乱,美国自身也饱尝“自噬”效果,发生股票、债券、美元“三杀”危机,...(详全文)

      独家报道
    《中文导报》读者新年会:相聚CIT...
    读者新年会合影留念中文导报讯(记者 尤锡川) 《中文导报》作为连接旅日华人社区的桥梁,始终致力于为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资讯与服务。在这个辞旧迎新,满怀希望的时刻,中文导报社于2...(详全文)

      导报视点

      中日交流名人系列

      寂寞的心俱乐部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