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看日本
共 2645 条新闻
迟云:在传统的基座上坚实地起飞 | 2021/11/27 17:30 |
迟云近照作者 迟云无论古今中外,诗歌这一文体,都一直处于文学式样的顶端位置,以自身的特点和魅力,备受钟情于文学的人们青睐甚至独爱。我曾在早期出版的一本诗歌合集的后记中写道:“诗是一腔鲜红的热血漫过心壁在黑土地上厚厚的积淀,诗是理性的陈酿沿无...(详全文) | |
叶言材:我的前尘往事(2)祖父和“大... | 21年12月1期 |
叶言材我依稀记得我幼小的时候——3岁以前,我家住在外院的南房,我大爷爷住在内院北房。据我母亲中学以来的闺蜜高英殿阿姨回忆:“每次我到察院胡同去看若侠,在南屋聊天儿,你母亲常说:‘我去看一下大爷,就回来。&rs...(详全文) | |
董红俊:亲爱的姥姥 | 21年12月1期 |
董红俊姥姥生在我们村的李家。李家是人丁兴旺的大户人家。她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几个兄弟都很有出息,不是厂长就是供销社主任。妹妹嫁了个读书人,当过我们当地中学的校长。总之都是吃皇粮的,在大多数老百姓缺吃少喝的年月,家家户户不愁吃不愁穿,过着令...(详全文) | |
安云野:追逐风铃佛桑花 | 21年12月1期 |
安云野我是一个摄影小白,一来是因为我的相机是白色的,二来是因为我是个摄影初学者。附近公园里有一朵花令我这个小白魂牵梦绕,因为拍了好多次都没能拍成。当我在公园的热带植物花房里发现她的时候,她简直太美了。她的名字叫风铃佛桑华,花色火红好似大海的红珊瑚,她的花瓣...(详全文) | |
晋鸥:我与桥本先生一段艺术缘 | 21年11月4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苍茫山馆:晋鸥 回想起1997年秋天,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展在京都高岛屋美术馆举办,我在展览会场刻印。有一天,美术馆馆长带来一个60多岁的人介绍给我说:“这是以前日本大画家桥本关雪之孙桥本归一先生。”我忙放下手中的刻...(详全文) | |
汪先恩:鲁迅不养生 | 21年11月4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积水谭 汪先恩独子周海婴百日纪念今年适逢鲁迅诞生140周年,去世85周年,不少机构举行了纪念活动,纷纷缅怀与颂扬,我却替古人担忧,替古人惋惜。臧克家当年纪念鲁迅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rdquo...(详全文) | |
叶言材:我的前尘往事(2)祖父和“大... | 21年11月4期 |
叶言材关于我的祖父叶廷元公(字舜庸)和祖母,姑母叶嘉莹先生在《红蕖留梦》(三联书店 2013年5月)一书中曾有过详细的记述,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我的祖父祖母祖父自幼学习中国典籍,后考入北大英文系,因为看到中国国防的落后,受尽了西方列强的欺凌。所以他以为:建...(详全文) | |
陸燕萌:怀念谭玉培先生 | 21年11月4期 |
譚先生夫妇与作者陸燕萌他轻轻的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留下太多美好的回忆――前些天接到讣告,得知我所敬重的老前辈谭玉培先生10月5日在美国仙逝,享年100足岁。衷心为他祈祷冥福,天堂有爱一路走好!2016年我曾写过一篇短文《我心目中的绅士和淑女》 ,文中的绅...(详全文) | |
张石:真子应该称为“公主”还是“郡主... | 21年11月4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张石秋筱宫夫妇的长女小室真子和丈夫小室圭于 14 日上午 8 点 10 分左右离开了东京的家,乘车前往羽田机场,启程前往美国纽约生活。真子头发垂下来,身着藏青色毛衣和长裤。 小室穿着一件灰蓝两色的前开襟爱尔兰毛衣、牛仔裤和靴子,两...(详全文) | |
叶晓光:“知”到大路尽头--知床、阿... | 21年11月4期 |
东瀛岁月 叶晓光道可到,非常“道”--北海道田野调查系列之三:道东知床、阿寒湖、钏路篇 钏路夕阳(图片来自网络)印象里,《灌篮高手》是幼年看的第一部日本动画。儿时似懂非懂欣赏两位男主角的成长及动听的主题曲,为后来体会篮球和日本文化...(详全文) | |
王东成:一枚慈祥的麦穗 | 21年11月2期 |
中文导报 文学园地作者:王东成秋风不弃老,晚霞映山河。江岸一棵柳,依依弄清波。儿童,天真;少年,清秀;青年,健朗;壮年,宽厚;老年,慈祥。这,是我羡慕的人生轨迹之一。 我,没有这样一条人生轨迹。“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rdquo...(详全文) | |
亦 夫:先生 | 21年11月2期 |
中文导报 文学园地作者:亦夫 先生之谓,在西北乡下,单纯是教书匠的别称,这一点倒和日语有颇似之处。先生有公办和民办之分。公办者系城镇户口,领月薪,享受公费医疗,其子女可承接衣钵。而民办者只是识文断字的农民,除了每月多几块钱的补贴外,其衣衫之陋,其皮肉之...(详全文) | |
叶言才:我的前尘往事之家世(1) | 21年11月3期 |
编者按在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外国语学部中国学科(系)的叶言才老师今年3月退休了。他执教三十余年,桃李满园。他撰写了家族历史和在日本教书育人的历程,读者可以从中读到时代的变迁,感受叶赫那拉家族历史的厚重。作者:叶言才我家的族姓是“叶赫那拉&rdqu...(详全文) | |
杜海玲:活过 写过 爱过的濑户内寂听 | 21年11月3期 |
在寂庵说法的濑户内寂听作者:杜海玲突然传来濑户内寂听辞世的消息。很快就成为日本社交媒体热搜。这位99岁的女作家,生前曾经说过,希望刻在墓碑上的字是——活过,写过,爱过。诚哉斯言。濑户内寂听是日本的知名作家,也是佛门中人,在京都的嵯峨...(详全文) | |
悬浮物:在日本养出“小白眼狼”的惆怅 | 21年11月3期 |
悬浮物以中国人吃香喝辣大嗓门之躯,我竟然亲手把孩子抚养成一个日本小白眼儿狼,有时候想起来蛮气的。说起来三岁前都在上海,三岁以后也很努力地教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滚滚长江东逝水”,但环境是染缸,不多久,小孩还...(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