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园地
共 1857 条新闻
读毛书 □ 刘柠 | 04年05月3期 |
所谓“毛书”并非指曾为国人耳熟能详的类似“毛著”那样的东西,也不是经济困难时期用毛边纸大量印刷的简装本,而是“咸湿小说”的别称,正如电影中的咸湿片俗称“毛片”一样。已经成为经典的“大师”姑且不论,大凡在读书为文这条路上取得“成功”的人,反覆强调的一点是...(详全文) | |
从西部升起的太阳 ——胡锦涛与现在代... | 04年05月3期 |
果不其然,在九月举行的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会上,胡耀邦在邓小平的支持下,逼退了一百多位中共中央委员以上的老干部。一九八五年这个九月,中国政坛上的红脸是胡耀邦在唱,他念完了给叶剑英等退休领导人的致敬信。过了几天,又在中共十二届五中全会上迎来了胡启立、乔石、...(详全文) | |
特拉克尔:陨星最后的金色(之二) □... | 04年05月2期 |
1914年4月末的一个晚上,在贝尔格莱德的一家小咖啡馆,几个年轻人围坐在一张小桌旁,默默传递着从报纸上剪下来的消息: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和夫人将于同年6月28日到萨拉热窝访问。其中有个名叫普林奇普(Gavrilo Princip)的19岁的塞尔维亚大...(详全文) | |
七彩路 □ 陈世旭 | 04年05月2期 |
会议室的门开着,里面却没有人。一切都还保持着昨天下午散会时的样子:桌椅零乱,茶碗未收,满地纸片。常务副市长陈火林正给办公室主任万仁保打电话,催他赶紧安排人收拾。市委书记祖明远却来了,他见状就火了起来:“ 你们这也叫会议室?我看叫狗窝好了。”他是从省纪委...(详全文) | |
远山的野百合 □ 谢弘 | 04年05月2期 |
时隔已许久远,但那次闽中作家去深山采风的记忆却久久难以消失。竹山品竹,鹿场赏鹿,固然野趣盎然,而幽谷观花,更是平生未遇的美事一桩。 迢迢之山路,森森之古峰,鸟兽之世界,百里少人烟。 我们穿过山梁上一片密集的森林,拄着青枝拐杖,慢慢挪下坡。坡底是...(详全文) | |
父亲和他的花圃 □ 亦夫 | 04年05月2期 |
父亲是个中学教师,而母亲是个目不识丁的农民。在我们的记忆中,父亲总是穿著古板的制服,推着他那辆擦得闪亮如新的旧自行车,在灰头土脸的乡亲们的问候声中,神情威严地穿过两排泥屋夹成的乡街。 父亲的古板和威严确立他在家中至尊地位的同时,也使我们和他变得疏远...(详全文) | |
从西部升起的太阳 ——胡锦涛与现在代... | 04年05月2期 |
胡锦涛每年还派出三千名省直机关干部和大专院校的教师到贫困地区扶贫和支教,开展“定点扶贫”“扶贫支教”、“扶贫到户”等活动。凡是与扶贫有关的会议他一定参加,贵州的贫困山区他跑得最勤最多。他多次召开扶贫工作会议,部署各地区的扶贫工作,并把扶贫任务作为各级党...(详全文) | |
城市里的一棵庄稼 □ 李铁 | 04年05月1期 |
儿子刚过满月,崔喜就叫丈夫宝东买了一辆童车。她就喜欢用这辆漂亮的车子推著儿子,有事没事在街口遛上一圈。但没几天车子的一只毂辘就不转了,崔喜让宝东修,宝东却说:“我可是修宝马、林肯的汽车修理工,你这简直是杀鸡用牛刀。”被崔喜缠得没辙,便答应让他的徒弟大春...(详全文) | |
特拉克尔:陨星最后的金色 □ 北岛 | 04年05月1期 |
埃利斯,当乌鸫在幽林呼唤, 那是你的灭顶之灾。 你的嘴唇饮蓝色岩泉的清凉。 当你的额头悄悄流血 别管远古的传说 和鸟飞的晦涩含义。 而你轻步走进黑夜, 那里挂满紫葡萄, 你在蓝色中把手臂挥得更美。 一片荆丛沙沙响, 那有你如月的眼睛。 噢埃利斯,你死了多久...(详全文) | |
李大钊与早稻田大学 □ 袁金华 | 04年05月1期 |
人们常常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归功於苏联,所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语),殊不知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却是来源於日本,来源於日本的早稻田大学。 早稻田大学成立於1882年,由后来出任日本首相的大隈重信创办,是日本的著...(详全文) | |
诗三首 | 04年05月1期 |
生命的最空旷处 □ 萧春雷 在我生命的最空旷处 我用砖石垒起一个陡峭的额头 深邃而稀薄 有如我体内的虚无 它把我固定在桌前 固定在向死亡无限展开的波浪中 而死亡总是裁剪得如此合身 我只能赞美(详全文) | |
从西部升起的太阳 ——胡锦涛与现在代... | 04年05月1期 |
一九八六年还有一个以后与胡锦涛关系密切的人物到贵州考察,那就是来自西藏的活佛、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班禅於十一月二日到贵州考察,胡锦涛还亲自向他汇报了贵州的宗教工作。胡锦涛对宗教持的宽松与宽容的态度,以及对少数民族的尊重,给班禅留下了...(详全文) | |
北方的鱼 □ 亦夫 | 04年04月4期 |
老家地处关中旱区,附近没有河流,没有湖泊,甚至没有人工建造的水库。我自小对水的认识,除了雨、雪和水井,剩下的就是村外的一口陂塘。 陂塘在记忆中,永远是我们孩童的天堂。春天我们可以在塘中捉到群群黑色的蝌蚪,夏天可精赤了身子在水中嬉戏,秋天可将枯叶当小...(详全文) | |
食堂 □ 邓宏顺 | 04年04月4期 |
乡政府食堂大师傅羊牯子当过多年的先进工作者。但这年年前,张书记在做总结时,几乎表扬了大院里的每个人,惟独说羊牯子表现越来越差,来年若没有大改变,那就只好下岗分流了。羊牯子是个要强的人,他决心重新做起,非干出一番成绩让人佩服不可。起初他并没有想到承包食堂...(详全文) | |
东洋魔女,欲说还休 □ 刘柠 | 04年04月4期 |
在笔者“ 人在东京”的日子里,坦率地说,除了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淡淡的乡愁之外,常常盘桓于心的一个问题是:日本女人与中国女性到底哪儿不一样?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要是较真儿“ 思考”起来的话,真会令人生出一种穷心尽智的困惑呢! 一个广为人知的老掉牙的说法是:...(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