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导报按期阅览】

  年  月
 
新闻搜索
关键字 
类型 
类别 
范围  标题
全部
排序 

 
导报电子版
    导报调查
    有关新冠疫苗接种意愿问卷调查 Q1:您的年龄
    18-30岁
    31-40岁
    41-50岁
    51-60岁
    60岁及以上
    Q2:您知道日本通过《修正预防接种法》吗?(可多选)
    接种疫苗是日本国民有义务
    接种工作由日本各市町村实施
    接种疫苗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
    若接种疫苗出现不良后果,损害赔偿由政府承担
    不知道
    Q3:针对新冠疫苗,您愿意接种哪里的(可多选)
    欧美疫苗
    日本疫苗
    中国疫苗
    其他
    Q4:明年春季开始,您愿意在日接种疫苗吗?
    愿意
    不愿意
    观望
    不知道
    Q5:如果您愿意接种新冠疫苗,原因有哪些?(多选)
    1、我觉得公开上市的新冠疫苗基本是安全的
    2、我觉得接种疫苗对预防新冠肺炎是有效的
    3、我觉得接种疫苗可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4、我觉得接种疫苗可以保护周围的人(家人、朋友、同事)不受感染
    5、其他
    Q6:如果您暂不愿意接种疫苗,原因有哪些?(多选)
    1、生活预防就好,不需要接种疫苗
    2、我怀疑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我担心接种后会引发不可知的副作用
    4、接种疫苗的过程可能不安全或太麻烦
    5、其他
    新闻视点
        共 1211 条新闻  

    变化中的中日关系与台湾要因 ——听冯... 06年04月3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著名中日问题专家冯昭奎先生,4月15日在日本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举办的研究会上,结合冷战以后国际局势的巨大变化,对当前陷入低谷的中日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冯昭奎还提出了“从美国因素来看,中日关系与台湾问题有相似性”的命题,对我们认...(详全文)
    中日关系不能以历史问题为基础 ——访... 06年04月3期
    ■ 本报记者 张石   记者:最近听说您发表过谈话,说中日关系不能以历史问题为基础,能不能谈一谈您的具体看法?   何方:我的这段谈话,发表在今年3月份《社会科学论坛》上。所谈内容如下:谈国家关系的基础,我认为只能是国家的战略利益。也就是邓小平说的,“考虑...(详全文)
    合乎情理 尊重道义 关注利益 ——中... 06年04月2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庆祝“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成立50周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率团访日,于4月6日晚出席了盛大的纪念晚宴。陈昊苏多年从事民间友好交流工作,他在宴会上的祝辞以及在现场接受本报专访时,都谈到了对当前中日关系的认识,颇具启...(详全文)
    中川秀直答本报记者问: 靖国神社问题... 06年04月2期
         ■ 本报记者 张石  民党政调会长中川秀直,4月5日在自民党本部记者会上,回答了本报记者有关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提问。   记者问:据报道说,中川会长在都内与来访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智囊郑必坚会谈时说:为了使小泉首相的后继者在参拜靖国神社上不积极...(详全文)
    解决政治基础中日全盘皆活 ——专访中... 06年04月1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新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3月23日-24日在日本京都召开。中方首席委员,原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现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先生,于会前在东京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就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和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等问题,发表了看法。...(详全文)
    重视中日关系中的感情投资 06年04月1期
      ■ 申 文   最近,中日关系处于变动调整期,也面临转折时刻。首先,中国对日政策以扩大民间交流为主旨,强调“以民促官”的现实作用;其次,日本驻华大使即将更替,由宫本雄二接替前辈阿南惟茂出任第12代日本驻华大使;其三,日本国内面向后小泉时代的接班之争已经...(详全文)
    日媒体抢“用“经冷”要挟日本不可行 ... 06年03月4期
      ■ 本报记者 孙盈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温铁军,3月7日出席了在东京神保町三省堂书店本店举行的作品社新书《迷途中的日中关系——叩问21世纪的东亚》出版发布会。温铁军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他也是中央电视台...(详全文)
    首相参拜也会损坏日美关系 ——访众议... 06年03月3期
    ■ 本报记者 张石   报记者于3月3日就日中关系诸问题,采访了前自民党干事长、众议院议员加藤?h一,以下是采访记录。   记者:现在中日关系的瓶颈是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为了突破这个瓶颈,中日间各应做些什么样的事情呢?想请教一下加藤先生的意见。   加藤...(详全文)
    鼎沸民生下的落寞民权 06年03月3期
      ■ 申 文   年年两会,今又两会。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按时举行,依然备受瞩目。   两会期间,参政议政的代表们在社会民生方面话题鼎沸,却一律对民权政治的要求背过脸去,莫置一喙。这种充满中国特色的现象并非今年独有,只是由于民生议论不断喧哗和高...(详全文)
    日中应建立成熟的大人关系 ——访自民... 06年03月2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民党干事长代理、众议院议员逢泽一郎先生,在年前年后先后访问了中国和美国,分别与中国国务委员唐家璇和美国副国务卿佐立克会面,就日中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在最近日本政治人物相继访问中国的小高潮中,逢泽在去年年末访中可以视作一个开端...(详全文)
    两岸变数出现从量到质的危险 06年03月2期
      ■ 申 文   陈水扁在台湾纪念2.28事件59周年之际,公然宣布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尽管迫于国际压力,陈水扁以“终止”或“冻结”等字样取代了直截了当的“废统”,但无论是北京、台北还是华盛顿,三边关系互动者心里都明白,陈水扁对于“法理台独”问...(详全文)
    “终统”的危险性及其本质 06年03月2期
      ■ 日本两岸关系研究中心 庚欣   陈水扁在2月27日匆忙抛出“终统”论,使两岸各界及国际社会都感到意外。自去年至今,两岸关系似乎已经转危为安,陈水扁在岛内的支持率已经降到20%左右,他真有这样的实力吗?应如何评估陈水扁这次“终统”的异常举动呢?   ...(详全文)
    中日两国都缺少反省精神 ——访中山大... 06年03月1期
       ■ 本报记者 张石   2006年1月24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青年报》附属周刊《冰点》因刊登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所写《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及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徐临江有关“平型关大捷”的论文,质疑代表中国官方意识形态的历史教科书而遭中宣部停刊整顿...(详全文)
    我对中国采取“新现实主义” ——访参... 06年02月4期
       ■ 本报记者 张石  议院议员山本一太于2月9日,在参议院议员会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山本一太属于日本“新世代”政治家中较有影响的人物,他主编的《如果我当了总理——日本年轻的领袖们》一书2002年11月在日出版,后被翻译成中文,2004年7月在中国出版...(详全文)
    扩大民间交流 改变日中误读 ——访前... 06年02月3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佐藤嘉恭先生是拥有40年职业经历的资深外交官。他外交生涯的最后3年(1995-1998),作为日本驻中国大使在中国度过。佐藤认为这对个人的外交官生涯而言很有价值。佐藤嘉恭任满回国退官后,进入民间领域从事日中友好交流,目前担任...(详全文)


    RSS | RDF | ATOM | OPML
      图片新闻

      专题报道
    入场人数首周突破50万:“大阪·关...
    中文导报讯 “大阪·关西世博会”于13日开幕,世博会协会于18日公布,前一天(17日)大阪·关西世博会的一般入场人数约为 65,...(详全文)

      独家报道
    《中文导报》读者新年会:相聚CIT...
    读者新年会合影留念中文导报讯(记者 尤锡川) 《中文导报》作为连接旅日华人社区的桥梁,始终致力于为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资讯与服务。在这个辞旧迎新,满怀希望的时刻,中文导报社于2...(详全文)

      导报视点

      中日交流名人系列

      寂寞的心俱乐部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