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促进中日关系:百闻不如一见 / 访日本法务副大臣河野太郎
日期: 06年07月1期

  ■ 本报记者 张石

  日本法务副大臣河野太郎日前表示将参加今年9月举行的自民党总裁竞选。5月30日,本报记者在日本法务省,就中日关系等问题采访了河野太郎。以下是采访纪录。
  记者:在因特网上,河野先生经常对有关中日关系等问题发表高论,如靖国神社问题等。对于现在的中日关系,特别是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河野先生是怎么看的呢?
  河野:小泉首相出于自己的想法,去了靖国神社,造成了日中关系的恶化,但是总理在9月份将到期离任,因此现在强调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没有太大意义,问题是在小泉政权之后怎样恢复良好的日中关系。
  记者:现在的日本政界对东京审判有种种议论。比如认为是胜者对败者的判决,是荒谬的判决,不是用“事前法”来判决,而是用“事后法”来判决。河野先生是怎样认识东京审判呢?
  河野:我认为日本的政界并没有人对这个问题做过多的议论。
  记者:比如说安倍官房长官。
  河野:我最近没有听到过安倍先生对此进行议论。
  记者:那么您怎样看东京审判呢?
  河野:作为战争的处理,有了东京审判。现在对发生在几十年前的事情进行是非评价没有什么意义。日本接受了《旧金山和约》,得以新生为现代国家。最重要的是,从今以后应该怎么办。议论这个审判究竟是好的审判还是坏的审判,没有什么益处。
  记者:现在的日中、日韩关系都不太好,河野先生作为年轻一代政治家,认为应该怎样改变目前中日与日韩关系呢?
  河野:无论日本还是中国,在经济上都是互不可缺的,政治只要尽量不成为经济的障碍,中日关系就会好起来。我感触最深的是,从中国到日本来团体观光旅行的人,一年中只有5万多人,我认为中国来日本团体观光的人数最少也应该达到100万人,这个目标应该快些实现。现在虽然发放观光旅行签证的范围扩大到了中国全境,但是也只有北京、上海、广州可以签证。现在虽然有增加第四个签证地的说法,但除了讨论增加第四个签证地的问题,还应该让更多的人来看一看日本的实际状况,仅仅在因特网上谈论日本,不会了解真正的日本,应该尽快让更多的中国人通过观光旅行的途径来到日本,或者让更多的中国高中生通过假期旅行来到日本,日本的高中生也去中国,让他们看到对方的实际情况,他们就会明白,原来这个国家的样子和我们听说的并不一样,这个国家不是很好吗?我想,用自己的心来体验是最重要的。比如说,去中国的日本人和去韩国的日本人的数字没有多大差别,而从人口上看中国是韩国的几十倍,因此中日间应有更多的人员往来,这是一个关键问题。特别是中国人来日本的人数应该快速增加,这是使日中关系尽快好起来的一个关键。
  记者:日本政府有免除中国人来日观光签证的可能性吗?
  河野:从现在来讲,这还是一个很难的问题。现在有一个以留学和就学签证进入日本,其中一部分成为非法滞在者的问题。法务省希望对教育机关进行一定的规制,对出现一定比例的非法就劳和非法滞在者的教育机关,将不给他们招收留学生在留资格认定书——这也是我们这次研究小组的一个提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说是来日本留学,结果却去打工了。对那些真想留学的人,就让他们来学习,而日本方面也必须提供接受他们来日安心学习的态势,不形成这种应有的状态是不行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重新认真讨论应该让多少人来日本观光。
  记者:听说外务省和国土交通省的一些人士认为,中国人之所以来日本观光旅游的人很少,瓶颈在法务省。您对这种说法是怎么看的?
  河野:我不知道他们究竟是否这样说到过。我们法务省的意见是:来多少观光客人,我们都打算接受,问题是签证的发放。如果说问题在法务省,那么我们可能自己发放签证。
  记者:有这种可能性吗?
  河野:如果说法务省的做法不好,那么我们就向中国开放,单独发放签证,我也是从这种想法出发来说这个问题的。
  河野太郎:日本法务副大臣,1963年生,1996年当选众议院议员,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之子,2002年为其父献出部分肝脏做肝移植手术,引起很大反响。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2/1845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