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日本华人教授会议成立三周年 / 为构筑东亚和谐社会提言
日期: 06年05月4期

  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日本华人教授会议在成立3周年之际,邀请日、中、韩三国的官员、学者,还有在日华人教授们,在早稻田大学国际会议场举办了题为“东亚调和社会的构筑及日中韩政策对话”国际研讨会。日本内阁府特命科技.食品安全.IT担当大臣松田岩夫、韩国驻日大使罗锺一作为来宾发表了致辞,中国驻日大使王毅以“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为主题发表了特别演讲。
  日本华人教授会议代表朱建荣表示,该会议的作用就是加强华人社会内部团结与交流,促进日中间的交流合作,并为世界尤其是东亚和东北亚地区国家的紧密合作提供政策建言。松田大臣发言表示,日本最近制定了第三回科学技术基本规划(2006-2010),提出了8大目标,其中至少有两三个目标与研讨会的主题是吻合的,如环境保护问题、节省能源问题、高龄少子化问题,日、中、韩是亚洲经济的动力,是重要的国家,应该加强合作,为亚洲繁荣做出贡献。韩国大使罗锺一发言指出,日、中、韩三国同为汉字文化圈,虽然各有民族特点,但在历史长河中是文化共同体。近年来,随著经济发展,三国关系更加紧密。从数字上来看,三国GDP总量在2004年已占世界的17%,贸易总量占世界的15%。三国间的贸易额占三国对外贸易总量的比例,从1990年的12.3%上升到2004年的23.9%,人口往来则从380万上升为1000万人次。这种现象显示日、中、韩三国是互相需要的,互为吸引的。欧美各国已跨越了历史障碍,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共同体,日、中、韩三国也应该跨越历史认识上的分歧,共同协力,走向一体化。
  王毅大使在特别演讲中著重谈了中国追求和谐的发展理念。去年至今,中国领导层提出了两大发展新理念,在国内建和谐社会,在国际上建和谐世界,新理念在世界上产生了很大反响。中国改革开放27年来,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但也伴随著出现了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经济增长模式以大投入、大消耗、大产出为主,难以长期持续;2、高速增长引起不平衡问题,产生发展的悖论:没有落差,就没有社会竞争;落差太大,会引起社会不安定;3、以农村、农业、农民为主的“三农”问题困绕中国的发展。王毅指出,中国领导层集中智慧,为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政策方向转换。首先,改变增长模式,以科学发展观来建设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社会,中国承诺未来5年的GDP单位能耗削减20%,将是革命性的举动;其次,为了缓和各种不平衡,引导协调发展,中国除了GDP以外,还将注重社会、教育、医疗、环境,乃至空气、水等问题,著力消除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村、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这5个不平衡;其三,中国掀起了建设“新农村”运动,日本、韩国都有过类似经验,中国将免除农业税和农民孩子的义务教育费,促进农民提高购买力,就会提高内需,推动经济长期安定的发展。简而言之,中国的转变就是从量到质、从物到人、从外到内,使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市场成为现实。
  王毅指,中国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对世界对周边邻国都是有利的。世界的和谐,必须基于国际社会共同的规则,基于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同时,各国之间也需相互尊重不同的文化、宗教、风俗、习惯,互相学习、互相协力,才能共存共荣。中日环保和节能方面的合作协力已经开始。5月27日举办大型中日节能论坛,吸引了中方250人的大型访日团,也吸引了日方550人参加。中日节能合作大有可为,原因在于:1、中国政府已提出了明确的政策方向;2、中国改善环境,节约能源,对日本也有利,中日已是环境方面的命运共同体;3、节能环保拥有巨大市场,会产生巨大商业利益——这都为中日合作奠定了基础。
  本次研讨会围绕著“环境政策”和“高龄化社会的挑战”两大课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民政部社会福利司副司长张世峰,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等来日与会参加讨论,发表了很有价值的专业意见。在日华人学者们各抒己见,为本次日中韩的政策对话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取得了有意义的成果。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2/1777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