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论点
共 3402 条新闻
胡锦涛:中国面临新严峻挑战 | 2008/06/14 12:37 |
四川汶川大地震等一系列事故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冲击已经引起中共执政高层的警惕。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昨晚头条消息说,中共中央昨天在北京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政治局九名常委及政治局全员出席,总书记胡锦涛就当局面临的“新的严峻挑战”发表谈...(详全文) | |
关于中国的爱国主义 | 2008/06/13 23:02 |
● 杜平 进出上海火车站(新客站),感觉就像回到了过去。拥挤、无序和不方便,跟真实的逃难相去不远。联想到今年春节期间,中国南方很多省份的铁路运输因冰雪天气而彻底瘫痪,还有此后山东省发生的列车相撞事故,我突然感到,中国民众当初要求铁道部主管下台的呼声确实...(详全文) | |
为什么中国外交近两年如此之难? | 2008/06/13 00:03 |
挑拨与忌恨:压在中国外交上的两座山 只是在数年前,中国的外交形势看上去还是很乐观的。中德、中法、中韩、中俄、中非、中国和东盟……除了中美之间多有波折,中日之间存在诸多问题之外,似乎能够判定中国外交的环境基本是良性的。但是好景不长,近两年来中国外交面临...(详全文) | |
余秋雨含泪劝告请愿灾民 | 2008/06/11 17:48 |
昨天从海外一些媒体看到,灾区一些家长捧着遇难子女的照片请愿,要求通过法律诉讼来惩处一些造成房屋倒塌的学校领导和承包商。从画面上看得出,警察们正用温和的方式劝解,但家长们情绪激烈。由此,那些已经很长时间找不到反华借口的媒体又开始进行反华宣传了,诬陷性的说...(详全文) | |
北京兴建富人区,还得悠着点儿 | 2008/06/11 16:45 |
北京近年以快速拆旧建新为特点的城市改造中,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贫富居住距离明显加大。香港《文汇报》6月10日就此发表题为《北京富人住得离穷人越来越远》的文章说,贫富混居才是社会的稳定剂。北京兴建富人区,还得悠着点儿。 文章摘录如下: 看一个北京人富...(详全文) | |
马内阁实在让人捏把冷汗! | 2008/06/11 16:23 |
台湾中国时报刊载社论指出,姑不论绿营是否有在无限上纲,执政当局这波处理绿卡议题的表现,确实予人有慢半拍的感觉。一个大家都期昐能在拚经济上见到实效的“内阁”团队,竟能让一个绿卡争议,被轰击到左支右绌、疲于奔命,让人对这个以技术官僚与学者为核心的执政团队,如何...(详全文) | |
日本人内心存在“劣等意识” | 2008/06/11 00:28 |
日本《产经新闻》6月7日发表文章,题目是“日本人可怕的劣等意识”,作者是京都大学教授会田雄次,文章摘要如下。 当我们让小学生列举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时,孩子们往往会敏锐地说出自己有哪些不足,而却很少谈到自己的优点。虽然有谦虚的成分在其中,但是事...(详全文) | |
范跑跑是中国头号懦夫吗? | 2008/06/09 15:49 |
范美忠也许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作为一位人民教师,他的行为已无法去说服孩子也无法被原谅。——澳大利亚《悉尼时报》 如果不是因为发生汶川大地震,或许很多外国人一辈子也不会知道汶川、北川、青川、什邡这些地名;如果不是因为莎朗·斯通在戛纳电影节一次无知的讲话,...(详全文) | |
以豁达心态看待日舰来访 | 2008/06/06 22:59 |
日本军舰即将来我国访问。有些朋友将这件事与此前发生的“日本自卫队军机赴华救灾传闻”联系起来,据说日方最终以“中国国民有抵制情绪”为由,暂时取消了自卫队军机赴华的计划。一前一后的两件事,给我们抛出了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我们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日...(详全文) | |
日本传媒如何解读中日新关系 | 2008/06/06 16:49 |
在《日本传媒怎样帮福田打牌》一文中,笔者分析了日本大众传媒与官方政策巧妙配合的特性,及官方的场面话与传媒舆论导向两者之间虚虚实实的现象。本文则想从日本传媒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日期间的大量报道与评论中,进一步梳理日本的舆论诱导方向。 仔细分析日方对...(详全文) | |
胡锦涛提升了吴伯雄也提升了马英九 | 2008/06/06 16:47 |
作者: 石之瑜 吴伯雄在会晤胡锦涛返台后,就像连战在和平之旅完成时一样,可说是脱胎换骨。他们的层次都已经远远超越于台湾的内政之上,马英九可以不必再担心吴伯雄还会掣肘他的人事施政。 胡锦涛在吴伯雄最失意的时候,在五月中火速给他最及时的邀请,并且用最高...(详全文) | |
华尔街日报:天安门广场上的代沟 | 2008/06/05 19:13 |
去年,北京大学校方拆除了三角地的信息栏,很久以来那里都是学生们张贴社会和政治评论的地方。1989年春天,三角地曾帮助在北大这所中国最好的学府中把学生们的民主热情调动起来,学生们之后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大规模民主示威活动。如今,在政府血腥镇压了6月3日-4日的...(详全文) | |
中国应该对莎朗斯通展现大度? | 2008/06/04 14:21 |
包立德 上周二下午,一位中国朋友给我转发了莎朗・斯通的一段视频。一听到她说出karma(因果报应)这个词,我就惊呆了。我的第一反应是:这肯定会引起众怒,而且这怒火来得有理。我的第二个反应就是困惑。莎朗・斯通在好莱坞本来名声不错:她积极投身人道主义工作,...(详全文) | |
中国民间开启对日新思维 破天荒集体谢... | 2008/06/03 21:10 |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晓德发自北京 六年前,一名中国学者因提出“对日新思维”而遭到炮轰。网民们称他为“”,甚至将他的文章与汪精卫臭名昭著的《艳电》并列(后者提议蒋介石与日本和谈,并建议日本对重庆施以致命的轰炸),该学者当时不得不背井离乡远遁香港。 六年后...(详全文) | |
美智库:中国崛起美国应接受霸权萎缩现... | 2008/06/03 21:06 |
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智库)5月文章,原题:中国———伙伴还是对手? 一个更成熟、更发达和更自信的中国将是合作伙伴还是战略对手?30多年来,美国对华外交政策基于鼓励中国融入全球社会的愿望,期待一个融入全球的中国会更“文明”。 不过,对这种乐观政策的效果却...(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