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话题
共 931 条新闻
物权法为私权盖上金钟罩 | 07年03月3期 |
■ 申 文在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最后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高票获得通过。在中央全力护航下,《物权法》以创下新中国法制史上多项纪录的突出方式成功立法,不仅为本届两会划上圆满句号,也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家体制转型确立了法律保障。《物权法》起草始于...(详全文) | |
历史钝感力带来现实杀伤力 | 07年03月2期 |
■ 申 文2007年是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也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在这样一个敏感时刻,日本的保守势力和右翼政客再次蠢蠢欲动,兴风作浪,引致历史问题重新发酵,不仅沦为政府的沉重包袱,更损害日本的国际形象。为对抗美、中等国筹拍多部以“南京”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陆...(详全文) | |
中国威胁背后的逻辑陷阱 | 07年03月1期 |
■ 申 文以上海为震源的全球股市暴跌风潮,无形中开启了中国金融市场影响世界的先兆。尽管中国方面竭力淡化这种影响的力度,但中国资本市场紧随制造工厂之后快速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引起强烈关注。此前,美国副总统切尼访问澳大利亚,在2月23日公然指责中国1月份实施...(详全文) | |
人生起跑从考学开始 | 07年02月4期 |
■ 申 文早春二月,又到了考试升学的季节。随著华人来日生活定居时间的延长,越来越多的适龄孩童进入小学,考入中学,加入到日本主流社会的学习进程中。毫无疑问,孩子考学作为一项重大的生活内容,涉入华人家庭的范围越来越广,关联华人生活的程度越来越深,正成为在日华人...(详全文) | |
拉近日朝距离中国不做谁做 | 07年02月3期 |
■ 申 文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春节前访日,与日本内阁首脑和执政党指导部频频会面,气氛融洽。李肇星访日,一方面是为温家宝总理4月访日做铺垫打前站,另一方面也为刚刚结束的六国会谈及其成果做解释说明工作。在六国会谈首次达成弃核行动计划这样重要的历史性成果之后,中国...(详全文) | |
华人共创春节文化新景观 | 07年02月2期 |
■ 申 文 虽然日本人赶在新年元旦就高喊著“猪突猛进”,但对中国人来说,真正的猪年是从农历新春开始的。 春节将至,辞旧迎新,万物复苏,兆民同庆。春节是中华民族原始祭祀最盛大的遗留,是中华文明和智慧最重要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礼乐传统中最繁华、最响...(详全文) | |
公民海外安全保障何所依 | 07年02月1期 |
■ 申 文 每当世界各地发生灾害或危机时,总可以在第一时间听到日本政府紧急确认“有无邦人卷入”——这种事实,让生活在日本的外国人耳熟能详。2004年,3名日本志愿者在伊拉克遭恐怖分子绑架,政府在水面下花巨额赎金换回人质,护送回国。后执政党有人流露出承担“自...(详全文) | |
用行动消弥新殖民主义喧嚣 | 07年01月4期 |
■ 申 文 近年来,中国领导人的年初外交行程都从“走进非洲”开始。今年1月,外交部长李肇星走访了非洲7国,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从1月30日开始出访非洲8个国家,历时10天。这是胡锦涛2003年担任国家主席以来,第三次访问非洲大陆。虽然胡锦涛尚未起程,但他的...(详全文) | |
中国苦心积累大国本钱 | 07年01月3期 |
■ 申 文 崛起的中国,集万千关注于一身。新年伊始,中国高调做出一系列不寻常的军事亮相,想让世人用平常眼光来看待也难。继去年11月热播《大国崛起》成功造势以后,中国最近又相继推出高性能的歼10战机,宣布有能力建造航空母舰,并以霹雳手段施展太空摘星术,显示出...(详全文) | |
摆脱中日互为假想敌之害 | 07年01月2期 |
■ 申 文新年过后,中日两国在军事领域都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新动向,留给世人充满遐想和臆测的馀地。去年,随著《大国崛起》的热播,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年末发出了“打造一支强大海军”的呼吁;今年1月8日,国防科工委秘书长黄强首次明确表示中国已拥有建造航空母舰的...(详全文) | |
没有开放就没有成长 | 07年01月1期 |
■ 申 文 新年伊始,在元旦初诣和抢购福袋的人群中,自然少不了旅日外国人,尤其是在日华人的身影。这种景象所隐含的象徵意味是:一方面,大批外国人入乡随俗,在生活和习惯上日益融入主流文化,并成为日本社会重要的消费力量,另一方面,日本的...(详全文) | |
华人需要顶天立地的自信 | 06年12月4期 |
■ 申 文时光匆匆,白驹过隙又一年。如果为2006年寻找一个关键词,最能描述事实的无疑是“变化”。联合国秘书长新旧交替,安南走完了为世界奔波的10年,潘基文上马有助于推动联合国进入亚洲世纪;美国中期选举以在野民主党全面胜利告终,宣告了民众对现行伊拉克政策的...(详全文) | |
改善中日关系事在人为 | 06年12月3期 |
■ 申 文 2006年的中日关系,一言以蔽之,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以小泉纯一郎卸任和安倍晋三当选为转折点,2006年的中日关系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延续著过去5年来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而导致中日关系恶化的惯性继续沉沦,终因小泉选在8.15强...(详全文) | |
从北高选举提前看08变局 | 06年12月2期 |
■ 申 文 众所瞩目的台北、高雄市长选举,以北蓝对南绿、国民党与民进党继续瓜分台湾北部和南部最重要的地方行政资源而告结。在民进党深陷国务机要费等贪渎弊案,导致其道德感召和政治形象跌落历史低谷的劣势下,马英九率国民党以举党体制依然不能拿下民进党最重要的票仓—...(详全文) | |
残孤新生从赢回尊严开始 | 06年12月1期 |
■ 申 文 中国归国残留孤儿控告日本政府案,在全国16个地区提起诉讼,历经4年的法庭斗争,终于迎来了第一道胜利的曙光。12月1日,神户地方裁判所一审认定,政府在战后妨碍孤儿归国措施违法,在孤儿归国后又疏于自立援助,从而全面接受原告方的主张和请求,裁定国家对...(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