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园地
共 1427 条新闻
我练太极拳 | 04年11月3期 |
东渡日本已有八年之久,在这八年里也已经历了风风雨雨,而感触最深的就是人的健康问题。我是一个饱受病痛折磨的人。人,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体质,还能拥有好的精力为自己的理想和生活去奋斗吗? 自从一年前自己在和丈夫去上野购物时,在中国书店买了一本学习太极拳的...(详全文) | |
说说日本的小偷 | 04年11月3期 |
遭遇日本小偷应该说是我的“运气”。因为我住的地方简直可以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能经常看到一个活生生的日本小偷实在是件不可多得的事。 那还是来日本的头1、2年,在一次买东西付款时发现,钱包里的钱好像少了,本来应该是足够的钱,却翻遍了所有的包也没凑够...(详全文) | |
有关同胞身上的味道 | 04年11月2期 |
有个朋友对我说了以下一席话:“我打工的地方,在我刚去的时候,感觉大家对中国人有偏见,可是后来,大家对我还不错。前天早上,和前辈去吃饭,终于明白了!丢人哪!在我之前有两个中国人在那里干过,其中一个现在还在干着。他们身上老是好臭好臭的!现在还干的那个中国人...(详全文) | |
我的国际婚姻 | 04年11月2期 |
我和老公是通过《中文导报》做红娘相识、经过半年的书信、电话交往、于2003年8月在中国注册结婚的。 婆婆是日本人,老公随母亲来日已十七年,也算半个日本人。 来日生活快八个月,感觉没什么不适应,除了每天和电视里学日语,还参加了尾张旭市、濑户市的日...(详全文) | |
地震来了怎么办? | 04年11月2期 |
?斡裣囟琳吡跤⒗葱牛?蹈绽慈毡静痪茫?途??思复蔚卣穑?恢?院笥写蟮卣鹆嗽趺窗欤?br> 日本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何时发生地震难以预料。然而,只要在平时有所防备,遇到地震时冷静行动,就能将地震灾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平时的地震预防大致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详全文) | |
愿新震灾早日平复 | 04年11月1期 |
我来日本已经有8年了,记得刚来的时候,每次遇到地震我都很惊慌,都要拉著丈夫往外逃。我的丈夫是日本人,他告诉我日本经常地震,不用害怕。 这些年里,我从电视上看到过播放神户大地震的新闻,那是一次大的地震,但是,当时我因为小孩正小,需要每日每夜的照顾,所...(详全文) | |
也谈日本之“怪” | 04年11月1期 |
媒体宣传之怪。日本的电视频道之少与该国发达的经济水平和电器制造行业是不相称的。在其它国家里,电视频道都大大多於日本。 为了便於读者和观众的理解,在某些电视屏幕和书刊、报纸中,难发音的汉字旁标注其发音是正确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有时能看到只给一些简单的汉字...(详全文) | |
看海的那天 | 04年10月4期 |
夏日里,偶尔外出购物、办事一次,对我来说,如同受刑般难捱。怀中用背带背着一个才四个多月的儿子,肥肥胖胖,似“小泰山”压顶,手上牵着两岁半的女儿,娇娇气气,走路如同蜗牛爬。毒毒的日头晒得我汗如雨下,火烧火燎地要奔回家开空调,偏偏这时女儿罢走了,伸直手臂要...(详全文) | |
来日探亲有感 | 04年10月4期 |
我有三个女儿由中国先后相继来日本东京,都已自费留学,勤工俭学、艰苦创业,成家立业,安居乐业了,我们已来过东京三次探亲旅游了。 第一次是在1997年秋季,女?航游??老夫?D?淼摹R蛘Z言不通,到??光都是女?号阃?模?惺懿簧睢H衔?毡救说纳?钕肮撸...(详全文) | |
在上海超市的遭遇 | 04年10月3期 |
“ 中国没有法律。” “ 中国没有人权。” 我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我对这两句被广为口耳相传的明显带鄙夷语气的话,极为愤慨。 然而,在国内碰到的一件事却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为什么别人会说出这样的话?将它简单归结为民族歧视是否合适?回应的方法难...(详全文) | |
“国际婚姻”须慎重 | 04年10月2期 |
看了第528期署名“ 孙微”女士的信,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它令我想起一件往事。 经友人介绍曾有一位叫中田的中年男性,四十出头,为了迎娶一位中国新娘,跟我学习了一段时间的中文。他自己经营一家面包店,看上去倒也老实、忠厚。如果不是后来的那个“莫明其妙”的...(详全文) | |
感受日本之“怪” | 04年10月2期 |
在日本租住房子,要收礼金。搞不清楚(找在日住了多年的华人老乡咨询,也没有得到准确答案)礼金是什么“礼”?是因租借会社给租房人提供服务应得到的犒劳金;还是租房人因得到照顾而付的感谢金。为什么要收“ 礼”?是不是只收外国人的“ 礼”?据了解,日本的其它行业...(详全文) | |
“黑”转“白”可能吗? | 04年10月2期 |
东京陈姓读者来信,问“黑户口”(即违法滞在者)是否可能取得签证,她是否可以嫁给日本人。 原则上,“ 违法滞在者”是不可能转为“合法滞在者”(俗称“黑转白”)的。但是,遇有以下情况,“违法滞在者”可不必过分担心。 突然得了急病,耽误了签证的延期。 遇...(详全文) | |
也谈年青时代 | 04年10月2期 |
读了您的“我的年青时代”(《中文导报》530期“东瀛岁月”版)一文后,深受感动,也让我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年青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事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很少。回日本后,才得知自己生于熊本,3、4岁时随父母到了中国黑龙江省。父亲原在熊本当过小学教师,...(详全文) | |
伪假是这样“造”出来的 | 04年10月1期 |
早几天,帮助一个亲戚去办理驾驶执照。由于早就听说对中国的驾驶执照检查得特别严格(凡事对中国人总有“优待”),而且也听说是由于个别中国人曾有过伪造的行为,对此深表理解。在此之前,为了不漏掉一个细节,特意委托一个日本朋友进行了电话谘询,按要求带去了所有的资...(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