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园地
共 1857 条新闻
三浦和男先生和他的时代 □ 存夫 | 03年08月2期 |
他像一头傲视群雄的狮子穿过校园,迎面的学者驻足脱帽,向他致敬,而他则颔首微笑,算是回礼。一次,他告诉我,他是文学部的邓小平,一言九鼎。我不知道他的比喻是否正确,但他在这所日本名校的权威却毋庸质疑。 据说,他懂欧洲所有的语言,外加中文。那是我第一次见...(详全文) | |
从西部升起的太阳 ——胡锦涛与现代中... | 03年08月2期 |
第四章 崛起於黄河之滨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这里发源。黄河在中国人的眼里是一条神圣的河,这条发源於雅鲁藏布江的河流,流淌的不是水,而是中国人的血。站在黄河第一桥上,脚下是滚滚东去的黄河,那种汹涌澎湃、奔腾咆哮,完全是...(详全文) | |
谁在酿造冷绘 □ 张友 | 03年08月2期 |
一个实现了远离家庭愿望的女儿非常痛恨她的母亲,因为从她懂事那天起就看到母亲对父亲的种种冷绘和苛刻薄情。更重要的是她在无意中竟发现了母亲对父亲的不贞。她厌恶这个家,厌恶母亲的龌龊,发誓不再回来。 父亲病倒了,是癌症。住院期间狠心的母亲没有去过一次医院...(详全文) | |
铁路博物馆 □ 北岛 | 03年08月1期 |
C和夫人女儿一起来我家做客。他夫人漂亮高雅,有四分之一中国血统,还有墨西哥和白人血统,是混血中成功的例子。C在波士顿的赛佛尔(Zephyr)出版社工作,出过我的散文集《蓝房子》英译本和《今天》的英文选集。其实这家出版社就他这堋一位专职编辑。Zehpyr...(详全文) | |
贫乏旅行 □ 存夫 | 03年08月1期 |
以前有首歌,叫《我想去桂林》。歌里说:我想去桂林,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有了钱又没时间。一老者对我感叹人生总是遭遇“有牙没豆,有豆没牙”的尴尬。当时,正热衷旅游,对我来说,这句话意味著“ 有空儿没钱,有钱没空儿”。我思忖:咱千万可别熬到步...(详全文) | |
诗二首 | 03年08月1期 |
孤 夜 □ 萌朦 孤独 在孤独的夜晚 躲在孤独的角落 用酒水清洗惆怅 这个时刻 泪雨不要洒下 阴云不要浮起 让皓月之心 亮亮地明 任醇酒之情 热热地燃 由故里至异地 万千思绪 瞬间风行千万里 这悠悠的思恋 这遥遥的惦念 游子的胸怀 天空大海一般 好不孤情自...(详全文) | |
从西部升起的太阳 ——胡锦涛与现代中... | 03年08月1期 |
一个在甘肃省建委工作过的老处长对笔者说,胡锦涛是一个有如神助之人,正在他面临两难之际,总有高人相助。水电站在兰州建造,所 建材、水泥、车皮,甚至大米和蔬菜等日常用品都 要当地支持。虽然八一三分局是直属水利部,但是水电站的各种 求都要靠当地供应,对他们支...(详全文) | |
P女士 □ 北岛 | 03年07月4期 |
我家来了个房客。去年秋天,我要去威斯康辛教书,只剩田田一个人在家,不放心,於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P。初次见面印象还不坏:她四十出头,看起来挺文静,细皮嫩肉的。她在大学的生物实验室工作,每天跟细菌打交道。她丈夫另有新欢离弃了她,於是分家卖房。她临时转租了...(详全文) | |
红颜命薄 □ 亦 | 03年07月4期 |
怅然孤独寄清泪,红颜薄,花落无人怜。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听到春华的噩耗已经是她死後半年的事了,那天参加市里组织的培训,遇到了毕业後从未见的同学熙。毕竟是十年没见了,熙的变化很大,年轻时 ,不乏少妇的韵味。台上老师的讲课再也挤...(详全文) | |
翻唱 □ 晓 航 | 03年07月4期 |
一九三六年的秋天让人备感凄凉。战乱的消息四处传播,学校的先生们早已闻风而逃,因此年幼的秦梦凡只能整天坐在门口发呆。身为富商的父亲不会轻易舍弃松安街的这座深宅大院,但战乱的消息也让他们无所事事,对难卜吉凶的未来充满迷茫。 这天,伴随著一阵悠远的笛声,...(详全文) | |
从西部升起的太阳 ——胡锦涛与现代中... | 03年07月4期 |
中共十大开过之後,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十二日毛泽东找邓小平讨论时局,并接受了邓小平的建议,对长期占据各大军区的八大军区司令进行对调,同时,还决定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这位打倒後还被人踩上一支脚的老政治家,在复出十九年之後,如法炮制了...(详全文) | |
优 惠 □ 北岛 | 03年07月3期 |
常有一些不速之客敲我们家的门。首先是上帝的黑衣使者们,多半在周末,随门铃叮当一声显身。他们彬彬有礼,诚恳耐心。久了才知道他们来自不同门派,有天主教、福音新教、摩门教、基督见证人,还有些边缘化的神秘邪教。 他们不仅带来各种语言的宣传材料,而且有联合国...(详全文) | |
到城里去 □ 刘庆邦 | 03年07月3期 |
嫁人之前,宋家怠失过身,所以她同意嫁给了杨成方。杨成方低矮、脸黑,长相猥琐,但让宋家怠动心的是,他不是农民,而是县城水泥预制件厂的工人。虽说只是个临时工,但毕竟让宋家怠觉得自己成了工人的家属,这和普通的农民家属有著天壤之别。 宋家怠同意结婚的条件,...(详全文) | |
日本人的“忠” □ 存夫 | 03年07月3期 |
文革时,风行忠字牌──咱每人脖上都拴个心形牌,上刻“ 忠”字。不但人项拴,那些进城的马呀牛呀也免不了脖上被红卫兵拴个“ 忠心”牌。为啥要给人畜都拴忠心牌呢?那还不是因为红卫兵觉得咱中国人不忠嘛,不但人不忠,连马连牛都不忠。 文革过去多少年了,多少人...(详全文) | |
从西部升起的太阳 ——胡锦涛与现代中... | 03年07月3期 |
几天之後,毛泽东更详细地向张春桥询问了王洪文的情况但并没有说明意图。再过了几天之後,毛泽东终於明确提出,让王洪文到北京来。一九七二年九月七日,王洪文奉命来到北京。毛泽东的召见,使他深感意外。在书房里,毛泽东紧握著这个三十七岁的年轻人的手。毛泽东对王洪文...(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