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岁月
共 3836 条新闻
| 美不胜收 | 07年01月1期 |
|
■(福冈县)伊 娟 窗内,我端著热茶,从一首歌中抬起眼。难得一个悠闲的下午,却被一些美好摧残了似的,微微伤、微微恙。无意中,又听谭咏麟那曲《披著羊皮的狼》。有几句歌词“我确定这一辈子都会在你身旁,带著火热的心随你到任何地方,你让我痴让我狂,爱你的嚎叫还在山...(详全文) | |
| 吼 | 07年01月1期 |
|
■(神奈川县)莫 凡 我家附近不远那家院子里很早以前就养了一条狗,只要一过人它就又窜又吼。我和孩子都怕它,所以平时没事就绕路躲著走。但有时著急从那里经过,特别是天黑的时候它突然窜起来吼一声,瞬间吓出的我那一声比它还能惊动街坊四邻。实话说早就烦死它了。今天不...(详全文) | |
| 双重身体做导游 | 06年12月4期 |
|
■ (爱知县)欧阳蔚怡一位国内知名度很高的传媒人曾经写了一篇日本之行中遭遇日本人非礼的文章,从我们常年居住日本的感受来看,除了被他偶然撞上的极个别现象之外,也不乏他对日本国民的无知所造成的误解。然而,这篇文章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以至于很多国内朋友都因这篇文...(详全文) | |
| 我又“上小学”了 | 06年12月4期 |
|
■(熊本县)庄山□宇已68岁的我,从今年5月下旬开始又“上小学”了。这所小学对我来说不同于一般的小学,因而不能不有些感触。菊水东小,每当我给车加油时都路过,但只是望一望,从未进去过。祖父在这所小学任教多年,父亲在这所小学毕业,四位姑母也都在这所小学毕业,加...(详全文) | |
| 我的故乡在哪里 | 06年12月4期 |
|
■(福岛县)渡边寿子你曾经以为你没有故乡。你生在东北小城,冬来积雪盈及你孩童的膝。有一年水管冻裂,父亲带你去打井水,井是白茫茫雪地上一只孤单的黑眼睛,冒著热气。可是上小学填表,你在籍贯上填“湖北黄陂”——父亲是黄陂人。你甚至没回过父亲的老乡,只去过一次黄陂...(详全文) | |
| 五彩圣诞节 | 05年12月4期 |
|
■(东京都)向轩去年的日本圣诞是蓝色的,白色的圣诞树上挂著一串串蓝色的灯球,有说不出的洋气。可能有人认为这样的色调太冷,这样的圣诞浪漫有馀,温情不足,于是今年圣诞节,大家在蓝色的灯球里掺上了金色和红色。看上去热热闹闹的一片,却多少有些乡气,我不喜欢。明治维...(详全文) | |
| 重游日光 | 06年12月4期 |
|
■(东京都)马桦第二次去日光,纯属偶然。那天在打乒乓球,球友们相约去日光,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可是坐在去日光的车上,心里却开始有点忐忑不安,担心没有红叶的日光会让人失望,会破坏日光在我心目中的美好印象。那天沿著战场之原的木板步行道徒步走了4个小时,看到的是...(详全文) | |
| 暗示自己很幸福 | 06年12月4期 |
|
■ 杜海玲在希特勒摧残犹太人的时期,曾经有过一个人体实验,逼迫几个犹太人每天对著镜子,问,我是谁,我是谁……几个月过去以后,那几个人疯了,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这个实验是真的。反过来,说明什么呢?说明人对自己有暗示能力。我很相信这种自我暗示,要知道,人其实...(详全文) | |
| 流浪的狗狗兄 | 06年12月3期 |
|
■(三重县)蔡 旭那日,突然没来由地想起了昔日的一位同学,且十分挂念,便在网上发了条留言。不久后此君给我个手机号码,便打了过去,飘洋过海,手机通了,却是一段刀郎的音乐。正纳闷间,那头说话了,我笑自己成了“刘姥姥”了,不过才两年的时间。手机的主人先是听不出我...(详全文) | |
| 不复记忆 | 06年12月3期 |
|
■ Stella曾经有人说,经过一次手术麻醉后,记忆力就会减弱一些。到底是不是真的,却没有能辨别出来。做手术之前心惊胆战的,要求医生麻醉得越深越好。医生问为什么?说又不会感觉到痛。我答因为如果头脑清醒,会非常害怕那段时间,一分钟都是长而又长的呀。医生笑说,...(详全文) | |
| 抬眼又见旧时鸦 | 06年12月3期 |
|
■(福冈县)伊 娟 荒草已没来时路,抬眼又见旧时鸦。人,总是一点点老去,而人所在的城市依然美丽,就连城市边缘的乌鸦,似乎也在岁月的烽烟里青春永驻,让平庸的人们连嫉妒的勇气都没有。谁都不曾留意乌鸦的衰老和死亡。或许它们根本就没有衰老和死亡吧。人们只熟悉乌鸦的...(详全文) | |
| 让步的价值 | 06年12月3期 |
|
■(冈山县)冰 花 高中时代的女友小梅前不久终于把花心丈夫马点等回了家。10年来,对马点来说的家是饭店和旅店,他眼里的小梅和儿子只不过是两个端茶倒水的服务员而已。他高兴的时候就在家里呆几天,不顺心的时候一个月见不到人影是常事。好在小梅是教员,有固定的收入维...(详全文) | |
| 同窗情谊 | 06年12月3期 |
|
■(爱知县)刘春菲和明哲通电话时,她总说:“如果你不去日本多好,离这么远,见面都难。”我笑道:“如果没有你,我哪儿会来日本?”我和明哲是十几岁时上中学的同窗,她父亲因赶上“干部下放”,去了离哈尔滨很近的五常县。她留在爷爷奶奶家,因为她是长子的女儿,很受宠爱...(详全文) | |
| 为孩子撑起一片天 | 06年12月2期 |
|
■(爱知县)欧阳蔚怡 在日本,尚未成年的孩子因难以忍受同学的误解、欺辱和排斥而绝望自杀的报道屡见不鲜。每当看到那些悲痛欲绝的父母,除了发自内心的悲哀和同情之外,我总会猜想那些父母除了悲痛之外的心情。他们一定还为自己没能察觉到孩子的境遇、没能保护好孩子而悔恨...(详全文) | |
| 半边风情 | 06年12月2期 |
|
■(福岛县)渡边寿子 我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安排座位,基本上是男生和女生搭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桌子上便多了一条线,多半是用削铅笔的小刀雕刻的,深深的,彷佛不可逾越,俗称“三八线”。尽管这样的划分纯粹是年少无知的我们为了彰显男女之间的差别而人为设置的,但你...(详全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