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视点
共 1231 条新闻
| 两岸变数出现从量到质的危险 | 06年03月2期 |
|
■ 申 文 陈水扁在台湾纪念2.28事件59周年之际,公然宣布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尽管迫于国际压力,陈水扁以“终止”或“冻结”等字样取代了直截了当的“废统”,但无论是北京、台北还是华盛顿,三边关系互动者心里都明白,陈水扁对于“法理台独”问...(详全文) | |
| “终统”的危险性及其本质 | 06年03月2期 |
|
■ 日本两岸关系研究中心 庚欣 陈水扁在2月27日匆忙抛出“终统”论,使两岸各界及国际社会都感到意外。自去年至今,两岸关系似乎已经转危为安,陈水扁在岛内的支持率已经降到20%左右,他真有这样的实力吗?应如何评估陈水扁这次“终统”的异常举动呢? ...(详全文) | |
| 中日两国都缺少反省精神 ——访中山大... | 06年03月1期 |
|
■ 本报记者 张石 2006年1月24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青年报》附属周刊《冰点》因刊登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所写《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及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徐临江有关“平型关大捷”的论文,质疑代表中国官方意识形态的历史教科书而遭中宣部停刊整顿...(详全文) | |
| 我对中国采取“新现实主义” ——访参... | 06年02月4期 |
|
■ 本报记者 张石 议院议员山本一太于2月9日,在参议院议员会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山本一太属于日本“新世代”政治家中较有影响的人物,他主编的《如果我当了总理——日本年轻的领袖们》一书2002年11月在日出版,后被翻译成中文,2004年7月在中国出版...(详全文) | |
| 扩大民间交流 改变日中误读 ——访前... | 06年02月3期 |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佐藤嘉恭先生是拥有40年职业经历的资深外交官。他外交生涯的最后3年(1995-1998),作为日本驻中国大使在中国度过。佐藤认为这对个人的外交官生涯而言很有价值。佐藤嘉恭任满回国退官后,进入民间领域从事日中友好交流,目前担任...(详全文) | |
| 中国的全球化处境 | 06年02月3期 |
|
美国能源部发表一份报告说,中国四处寻找石油从经济角度来说对美国影响不大,但报告警告说,中国向苏丹等专制独裁的产油国示好,从战略意义上来说会带来潜在的问题。 《金融时报》日前刊登文章指出,中国对专制政权的容忍会损害美国的外交努力,如果中国公司增...(详全文) | |
| 防止日中走向“失去十年” ——访日中... | 06年02月2期 |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过去数年来,中日关系胶著不前,且日益紧绷,陷入恢复邦交34年以来最低潮。2006年,日本进入“后小泉时代”,但在两国关系上依然看不出明显的改善迹象。中日友好人士和两国有识之士对此备感焦虑,并提出了各种建议。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日中...(详全文) | |
| 为日本赛马业解忧的中国草原之鹰 | 06年02月2期 |
|
本报记者 李春雁 2005年年底,再次跨入东京大学的中国学者芒来,受到了东大同行的热烈欢迎。因为这位来自中国内蒙古大草原的学者,不仅是一位成功的海归人士,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界的领军人物,更是一位地地道道...(详全文) | |
| 日本到了结算战争责任的时候 ──访前... | 06年02月1期 |
|
■ 本报记者 张 石 本报记者1月18日在众议院第一议员会馆,就中日关系的种种问题,采访了日本前官房长官,众议院议员福田康夫先生,福田先生就目前中日关系的种种问题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以下是采访纪录。 记者:昨天福田先生在福冈市内发表演说,认...(详全文) | |
| 中日媒体的自存之道 | 06年02月1期 |
|
■ 申 文 近日,有关“活力门”事件的报道覆天盖地,但日本的主流媒体还是对所谓雅马哈出售无人操纵直升飞机给中国事件表示出超乎寻常的兴趣。媒体的报道落脚在“中国”和“军用”两个关键词上,暗示着中国的崛起伴随着某种危险性。 事实如何呢?1.相关直...(详全文) | |
| 旅日侨界纪念“江八点” | 06年02月1期 |
|
本报讯(记者 孙辉)1月25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行纪念江泽民同志《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发表11周年座谈会。日本华侨华人联合总会、全日本华侨华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东京华侨总会、横滨华侨总会、日本新华侨华人联合会、留日台湾省民...(详全文) | |
| 围绕中日友好 创办一流媒体 ──《中... | 06年01月4期 |
|
■ 日中交流研究所 段耀中 在中国农历春节前夕,《中文导报》迎来了创刊600期纪念,可喜可贺。在此,我谨以一名华文传媒研究者的身份,同时也以一名老读者的身份,向为《中文导报》的成长、壮大做出贡献的所有朋友表示衷心的祝贺。感谢各位记者、编辑的辛勤劳动...(详全文) | |
| 表达华人心声 搭起中日桥梁 ──考察... | 06年01月4期 |
|
■ 上智大学新闻学专业硕士生 林一戎 最近我刚刚完成了题为《从在日中文报纸看中日关系》的硕士论文。在这篇论文里,我主要对《中文导报》2003年5月到2005年4月这两年间,有关中日关系,尤其是中日摩擦的报道进行了量的统计,并对其报道内容、报道方法和...(详全文) | |
| 贸易发展是积累性提高 ──中田庆雄先... | 06年01月3期 |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中日双边贸易总额在2005年达到1844亿5000万美元,比前一年增长9.9%,创历史最高纪录。但相比于中国的高速贸易增长,以及中欧贸易和中美贸易均超过20%的高增长率,中日贸易的发展速度相形见绌。在中方发表了2005年中日双...(详全文) | |
| 东海争端只能外交解决 | 06年01月3期 |
|
■ 刘 柠 (独立撰稿人) 去年10月17日,小泉在其首相任内,第5次参拜了靖国神社,致使中国迅速反弹。与此同时,围绕东海油气田的开发,两国在水面下的角力进入了新一轮博弈,有些问题随时可能浮出水面,成为冲突的导火索。 中日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详全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