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视点
共 1211 条新闻
人生十五年 书写留日史 | 05年12月4期 |
◆ 申 文 80年代中后期,中国出现了新一轮出国大潮的胎动。大批热情向学、希望亲眼看到外部世界的年轻人,众多精明强干、期待靠双手打拼来改变人生的普通人,纷纷涌出刚刚打开不久的国门。1989年,日本达到了泡沫经济最高峰,如流水般四溢的坚挺日元对中国人充...(详全文) | |
最高法院可决定首相参拜走向 ──访公... | 05年12月3期 |
■ 本报记者 张石 日本公明党干事长冬柴铁三先生,于12月5日在日本众议院议院会馆,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就目前的中日关系及日本建立国立追悼设施等问题发表了见解。以下是采访摘要。 冬柴表示:不久前,我在和胡锦涛主席会谈时,他的谈话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详全文) | |
思考会举行第三次集会── 建立“超越... | 05年12月3期 |
本报讯(记者 张石)由超党派议员组织的“国立追悼设施思考会”在12月8日举行了第三次集会,邀请原官房长官福田康夫的私人恳谈会重要成员,学校法人“国士馆”理事长、亚洲和平贡献中心理事长西原春夫到会演讲。西原春夫在集会上提出了建立“超越恩仇”的国立设施的...(详全文) | |
中国矿难背后的制度和人 | 05年12月3期 |
◆ 申 文 中国矿难十天五起,似乎已进入了危机大爆发、亏欠总清算时期。继2004年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之后,2005年更加变本加厉,成为矿工朝不保夕,家属撕心裂肺的灾难年。相比于引起全国警戒、全民动员的非典和禽流感疫情造成的危害,各地矿难带来的损失远...(详全文) | |
政冷影响经济 经冷不会发生 ──专访... | 05年12月2期 |
■ 本报记者 李春雁 由日本MBA华人协会、中国市场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日中经济高层峰会2005”,于11月29日在东京举行。作为与会重要佳宾,中国原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原中国贸易促进会会长、现任中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俞晓松受...(详全文) | |
斥资数千万修复日本使馆 中日关系退中... | 05年12月2期 |
■ 本报记者 张 石 最近,中日关系在政经方面龃龉不断,交锋不断,但是合作与缓和也在不断发生,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双边关系。 11月30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自民党本部发表讲演。他说:作为首相的小泉纯一郎以一个国民的身份去参拜靖国神社,是为了不忘...(详全文) | |
台湾初现变天曙光 | 05年12月2期 |
◆ 申 文 以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市长同时选举为内容的台湾“三合一”选举于12月3日尘埃落定。 在最具指针意义的全台23个县市长选举中,执政无力、贪污成性、弊案续出的民进党无力回天,遭遇了自2000年夺取政权以来最大的惨败。在野蓝军斩获17席...(详全文) | |
华商会为中华年锦上添花 ──访第九届... | 05年12月1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第九届世界华商大会将于2007年9月15日在神户召开。此次华商大会由日本中华总商会主办。10月31日,大会筹委会改组为大会组委会,并于11月1日正式激活运作。在日华商、神户华侨总会会长黄耀庭出任组委会主席,著名旅日华人、博鳌亚洲...(详全文) | |
用日本的方式说服日本 | 05年12月1期 |
◆ 申 文 由超党派国会议员组成的“国立追悼设施思考会”在11月24日举行集会,邀请日本传媒界长老、读卖新闻集团会长渡边恒雄到会演讲。渡边表示,靖国神社如果不停止宣传军国主义,建设让首相和诸外国元首都能前往的新国立追悼设施是理所当然的事。渡边还表示,...(详全文) | |
互相响应 才能形成“和声” ──访日... | 05年11月4期 |
■ 本报记者 张石 11月17下午,本报记者在位于东京上野的文化保护.艺术研究助成财团,专访了日本中国友好协会常务理事酒井诚先生。酒井诚先生长期致力于中日友好工作,1984年曾作为三千日本青年访中活动的组织者,与三千日本青年一起赴中。酒井诚先生就中日...(详全文) | |
吹尽狂沙始到金 | 05年11月4期 |
◆ 申 文 在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诞辰90周年之际,中国打破了长达16年的沉默,于11月18日举行了闭门纪念活动。尽管纪念会的规模大幅下调,时间也经过谨慎而巧妙的选择,让现任总书记胡锦涛藉参加APEC峰会之由回避了亲自与会,但外界还是把这次纪念活动视...(详全文) | |
纪念胡耀邦90诞辰 中曾根康弘原总理... | 05年11月4期 |
谨在胡耀邦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之际,回想先生生前的功绩和先生与小生的深厚友情,再祈先生冥福。 当时,我为日本国总理,胡耀邦先生为中国的总书记,我们二人以尊敬和友情相连,这也是日中两国相互尊敬和友情的象征。在邀请胡耀邦先生访日时,我在东京的家中招待了...(详全文) | |
中日关系不只是靖国神社 ──访外务省... | 05年11月3期 |
■ 本报记者 张石 11月9日,本报记者在日本外务省中国课采访了外务省中国课课长泉裕泰,泉裕泰就目前的中日关系和中日交流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以下为采访摘要。 泉裕泰指出:最近中国方面有一个有关日本的抽样调查,其中回答不喜欢日本的有70%-8...(详全文) | |
陈玉杰携侨办代表团访日 看望华侨华人... | 05年11月3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陈玉杰率访日团一行于11月10日抵达日本,于当晚参加了由日本华侨华人联合总会和日本新华侨华人会组织的欢迎座谈会。陈玉杰主任说,本次来日看望大家,是继2000年前主任郭东坡访日后的第一次,也是她在2003年上任以...(详全文) | |
你知道孩子内心真正想什么? | 05年11月3期 |
◆ 申 文 最近,青少年凶恶犯罪在日本社会频发,其手段之残忍、心态之平静、理由之付阙,让人感到了难以名状的惊惧。静冈县一名年仅16岁的女高中生,用食物中放毒的方式,慢性谋杀亲生母亲,她还在网络日记里平静地记录下犯罪过程和心态,犹如看着一件杰作日渐完成...(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