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视点
共 1211 条新闻
山雨欲来风满楼 | 06年07月2期 |
■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冯昭奎 前一个时期,人们还在议论小泉8.15参拜的三种可能性:第一,不去参拜,目的是避免使参拜问题成为选举的焦点;第二,重复2005年的“蜻蜓点水”模式,简单地参拜一下,目的是实现承诺,也可以说是“交差型”模式;...(详全文) | |
促进中日关系:百闻不如一见 访日本法... | 06年07月1期 |
■ 本报记者 张石 日本法务副大臣河野太郎日前表示将参加今年9月举行的自民党总裁竞选。5月30日,本报记者在日本法务省,就中日关系等问题采访了河野太郎。以下是采访纪录。 记者:在因特网上,河野先生经常对有关中日关系等问题发表高论,如靖国神社问题...(详全文) | |
小泉访美华丽谢幕背后 | 06年07月1期 |
■ 刘 柠(北 京)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6月29日在白宫与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了日美峰会。会谈结束后,发表了题为《新世纪的日美同盟》的共同声明,宣称日美关系作为“历史上最成熟的两国关系”,要在“自由、人权、民主主义、市场经济、法治”等普遍价值观和“反恐...(详全文) | |
小泉出游会否顺访中国? ——访日本外... | 06年06月4期 |
■ 本报记者 张石 日本外务省大臣政务官远山清彦,目前担当中国方面事务。6月15日上午,本报记者就中日关系等问题,采访了远山先生,以下是采访纪录。 记者:最近中国的胡锦涛主席在会见日本驻华大使宫本雄二先生时表示:如果条件成熟,他希望在适当的时...(详全文) | |
别用国力消长看中日关系 | 06年06月3期 |
■ 卓南生 编者按:旅日新加坡华人学者,龙谷大学教授卓南生先生,于6月17日应日本两岸关系研究中心邀请,发表了从东南亚视角看中日关系的演讲。卓南生认为,1972年经历尼克松访中冲击后,田中角荣紧急访中,一方面是出于财界的请求,另一方面出于日美竞争的...(详全文) | |
互利共赢 永续发展 ——王毅大使在中... | 06年06月2期 |
节能环保是当今时代潮流,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必由之路。 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再从工业文明迈向后工业文明,社会生产力迅速提升,对自然的利用和索取也急剧增加。早在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尔松(Rachel Karson)便写下...(详全文) | |
中日合作潜力巨大实现双赢 ——薄熙来... | 06年06月1期 |
今天中日两国的5个机构联合举办“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共同探讨两国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合作,很有意义。论坛的举行是二阶先生提议的,他为此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此,我代表中方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此次论坛主题选得很好,日方有500多家企业参加,中方...(详全文) | |
小泽以朝鲜战争喻“周边有事” | 06年05月4期 |
■ 本报记者 张 石 本民主党代表小泽一郎,5月23日在民主党本部召开记者会。本报记者就中日关系等问题,向小泽一郎代表提问,小泽一郎代表回答了本报记者问,以下为采访纪录。 记者:目前在日本政坛,质疑东京审判的声音渐渐高涨。小泽代表对东京审判怎么...(详全文) | |
日本华人教授会议成立三周年 为构筑东... | 06年05月4期 |
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日本华人教授会议在成立3周年之际,邀请日、中、韩三国的官员、学者,还有在日华人教授们,在早稻田大学国际会议场举办了题为“东亚调和社会的构筑及日中韩政策对话”国际研讨会。日本内阁府特命科技.食品安全.IT担当大臣松田岩夫、韩国驻日大...(详全文) | |
首相站在“心的分祀”立场参拜 ——访... | 06年05月3期 |
■ 本报讯者 张 石 5月15日,本报记者在众议院第一议员会馆,采访了自民党众议院议员平将明先生,以下是采访摘要。 记者:最近由平先生为首,自民党新当选议员成立了“新一代亚洲合作论坛”。成立宣言中有这样的话:日本对中外交应该走一条有别于“迎合”...(详全文) | |
让和解与融合 成为历史关键词 | 06年05月3期 |
◆ 申 文 在日朝鲜总联与大韩民团举行60年来首次最高负责人会谈,两大团体实现了历史性和解。至此,在朝鲜战争爆发后长期处于对立状态的两大在日朝鲜人团体,终于打破了半个世纪以上的隔阂,将政治的对立分歧转化为民族的和解融合,真正表现出血浓于水的民族真情...(详全文) | |
反思文革 守望灵魂 | 06年05月3期 |
■ 宇俊之 打开《中文导报》5月18日头版,“文革”记忆扑面而来。不堪回首,岂能忘怀?!我们那同“文革”难分难解的青春——纯情与疯狂作伴,热血同恐怖为伍;探索失落在迷茫,忠诚难逃于愚弄。青春逝去,痛定思痛,我们究竟明白了什么?我们的灵魂究竟得到了什...(详全文) | |
正确解读对方是关键 ——改善中日关系... | 06年05月2期 |
■ 姚文礼 编者案: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前中日关系研究室主任姚文礼先生,最近应邀来日本担任松下政经塾客座研究员。姚先生最近寄稿本报,对改善中日关系“政冷经热”状态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看法。以下是文章内容,供读者参考。 关于当前的中日关...(详全文) | |
领导人参拜甲级战犯没有胜算 ——听野... | 06年05月1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日中协会会长、众议院议员野田毅与日中友好七团体会长在3月31日联袂访中,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4月21日,野田毅在日中俱乐部恳谈会上,向与会者介绍了七团体会长与胡锦涛会谈的具体内容,并对成为日中关系严重政治瓶...(详全文) | |
近代中日关系冷思考 | 06年04月4期 |
■ 袁伟时 日中日关系波澜迭起。歪曲日本侵略历史的教科书风波尚未平息,一些日本政客又信口雌黄,甚至说“日本已经不再将甲级战犯视为罪犯”,“士兵在战争中互相杀戮,无须道歉”!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更口出狂言,要为钓鱼岛领土争端“打一场小规模战争”!要是说...(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