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园地
共 1866 条新闻
刘幸宇:中日文学园地的奇葩 | 24年09月4期 |
中文导报 文学园地作者:刘幸宇(LXY国际交流研究所代表)——评中日题材小说《樱花璀璨》日文版日本列岛初秋时节,笔者喜闻中日题材长篇小说《樱花璀璨》日文版发行,随即购得该书。该日文版小说书名为《桜の花のかがやき》,于2024年9月6...(详全文) | |
林个个:一衣带水(诗歌) | 2024/09/13 14:45 |
文学园地作者:林个个从蜿蜒的长江中飘来,一衣带水,和南陈的百姓一起,归顺了隋朝。一千五百年前的,那一场为解民困的夙望,终于解开了,浪涛的死结。遣唐使船。作者:PHGCOM,来自维基百科。因此,即使隔着茫茫大海, 隔着满满血泪,一条瘦长的衣带,绣有友好二字的...(详全文) | |
中国青年学者孙诗彧获得第三届日本家族... | 24年09月3期 |
文学园地 作者:刘晓峰2024年9月8日,在东京法政大学召开的日本家族社会学第34届大会上,公布了第三届日本家族社会学会学会奖(奖励著作奖)获奖者名单。中国青年学者孙诗彧获得了这一奖项,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外籍研究者。 孙诗彧博士毕业于北海道大学,主要研究方...(详全文) | |
彭芸:令人耳目一新的摄影、诗歌及俳句... | 24年09月1期 |
文/彭芸 2024年8月28日,由在日华人摄影交流协会企画、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百家讲堂活动,在中国文化中心举行,由日本《中文导报》副主编张石老师担任主讲。张石老师长期从事新闻记者、文学写作、...(详全文) | |
查据考证 锲而不舍——“芥川龙之介... | 2024/08/13 16:23 |
——“芥川龙之介藏书与中国之旅”专题讲座纪实日本华文作家协会 陈祖蓓 2024年8月11日,这个最高气温几近摄氏40度的炎日下午,在东京都中心的广岛大学东京会议室内度过的两个半小时也是热气腾腾,反应热...(详全文) | |
江少川:医治灵魂的苦难,心灵的创伤—... | 24年08月3期 |
中文导报 文学园地作者:江少川编者按:《人间幸不幸》2024年5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此文原为《人间幸不幸》序。 2019年春,我应日本华文文学笔会之邀去东京“参加日本华文文学创作与评论国际研讨会”,时为四月上旬,正值东瀛樱花烂漫的最美时节。这个时节与日华作...(详全文) | |
赵倩:诗18首 | 24年07月1期 |
文学园地作者:赵倩赵倩诗18首公园散步有感风摇疏柳动,日照碧波流。羡鸭群嬉戏,不知尘世忧。观上海玉佛寺腊八节名寺万人列,飘香年味浓。佛门新熬粥,勺勺暖寒冬。雨中樱落樱飞满院,香雾笼轻纱。伞下佳人泪,涟涟入雨花 。清明天涯人万里,思父动悲颜。沥沥清明雨,西移...(详全文) | |
翟建一:社会文明与战争罪行 | 24年07月1期 |
文学园地作者:翟建一-扶桑社会生活感受随想录连载之四纵观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可知,每一个民族,每一个社会的发展,都是一个从荒蛮走向文明的过程。无论中国还是日本,历史上都经历了王朝更迭,内战连绵,兵荒马乱的漫长历史过程。国际上,奥斯曼帝国,法兰西帝国,沙皇俄国都...(详全文) | |
贺宝贵:先河,国之栋梁 | 24年06月3期 |
文学园地作者:贺宝贵与妻子专程去天津图书大厦,她买山水画册,我喜买一本《中国书画入门》。此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出版,它集合了民国时期三位大家论述中国书画的著述,意在向读者提供相关基础知识。书里有一段文字打动了我:“我国论书,始见于著录,...(详全文) | |
范文通:高醇芳-欧洲吴门画派的领军人 | 24年06月1期 |
文学园地作者:范文通巴黎,艾菲尔铁塔。铁塔街一幢高层大楼里。当和煦的阳光透过窗纱进入画室内,可以清晰看到几位耄耋老太正聚精会神地在学习中国传统书画。其中一位85岁的,是巴黎某大医院副院长,学习中国画已有30多年了。她正在临摹中国明代书画大家文征明的一幅山水...(详全文) | |
石金楷 :和睦長相承 友爱久更... | 24年06月2期 |
文学园地作者:石金楷初夏的東京,气候宜人,葱茏的树叶在轻风中摆动,路边花坛中绽放着五颜六色的花朵。千代田区永田町,是日本国会的所在地,整洁的街道,稀疏的行人,是一个闹中有静的地方。5月22日下午,在华人篆刻家马景泉先生的引领下,我们拜访了日本前首相鸠山友纪...(详全文) | |
于强:瞻仰北外滩聂耳故居所想起的 | 24年05月3期 |
文学园地作者:于强听说上海虹口区北外滩聂耳故居已经修缮,虽然没有对外开放,但我还是迫不及待前去先睹为快。聂耳故居坐落在北外滩公平路、东大名路的来福士广场大厦旁,为石库门屋,海派建筑风格,新颖别致,引人注目。屋子门前有一块醒目的牌子写着:虹口区文物保护单位&...(详全文) | |
翟建一:社会文明的切肤之感 | 24年05月3期 |
文学园地作者:翟建一社会文明的进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长期在同一个环境中生活也往往司空见惯,难以发现社会文明进化的切肤之感。然而当你进出社会文明进化程度不一的环境,有时就能明显感受到文明进化程度的切肤之感。在两个世界级的大都市,...(详全文) | |
孟庆枢:跨海建桥话沧桑 | 24年05月1期 |
—俞胜《莱卡》读后文学园地作者:孟庆枢快递送来了新锐作家俞胜的新作《莱卡》(安徽文艺出版社,2024.2)的精装本,我兴奋地马上展卷阅读。这本中、短篇小说选,都是近年发表过的,有些过去读过,如今结集成书,使我感到又一种特殊的欣喜。也许当下正赶上...(详全文) | |
木村成彦:追思千野诚治老爷子 | 24年04月3期 |
文学园地作者:木村成彦那是十年前的一月十三日,我还沉浸在新年快乐的愉悦之时,大约是晚间九点多钟,电话铃响了起来:喂,您是那位?对方说:我是冈田(千野先生的女儿)。我父亲刚刚去世了,我向你传告一下。我听了后,头脑里嗡的一下,感到太突然了!怎么会呐?前几天还谈...(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