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园地
作者:刘晓峰
2024年9月8日,在东京法政大学召开的日本家族社会学第34届大会上,公布了第三届日本家族社会学会学会奖(奖励著作奖)获奖者名单。中国青年学者孙诗彧获得了这一奖项,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外籍研究者。
孙诗彧博士毕业于北海道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家庭社会学及性别研究。现任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兼任北海道大学学术研究员,东京都立大学客座研究员。自2014年起对中日城市地区双职工育儿家庭的夫妻双方开展长达十余年的访谈、追踪、参与观察等调查。着眼家务和育儿的分工伴随婚姻、生育及孩子成长等生活事件如何调整,并以此分析夫妻关系的建构与变化,剖析其背后东亚社会和两性权力结构的逻辑。本次获奖的著作『家事育児の分担にみる夫と妻の権力関係:共働き家庭のペアデータ分析』(《从家务育儿分担看夫妻权力关系:基于双职工家庭的配对数据分析》)于2022年由名古屋大学赞助,经日本明石书店出版。该书重点从家庭社会学的视角对以下问题展开了讨论。现代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为何迟迟难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孩子的诞生对于夫妻关系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家庭中亲情和爱情掩盖下的人际关系又暗含了怎样错综变化的权力关系?为了回应以上的问题,该书通过夫妻配对访谈数据,实证阐释了在共同经历孩子的出生和成长时双职工夫妻双方对家务和育儿进行分工及调整的过程,并采用权力的视角框架对其展开分析。作者选取了居住在东亚(中国和日本)城市地区,第一个孩子尚处在学龄前,且双方都工作的20对共40名双职工夫妻为研究对象。调查对丈夫和妻子双方分别进行独立访谈,并将其数据组合配对后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妻子和丈夫之间关于分工的明确协商和调整日趋减少,这种僵化的分工最终导致了家务育儿偏重妻子的结果。这一研究结果也侧面佐证了维持“动态且灵活的平等”的重要性。同时,权力视角下的分析也发现,夫妻之间以争吵、交涉等作为典型代表的显在权力作用逐渐减少,潜在及隐形权力的作用加剧了家庭生活中对彼此的不满但同时抑制交涉,使得夫妻之间分工问题的僵化日益严重。夫妻双方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家庭场域,但其各自的家务分工体验、对权力作用的感知、理想化的家庭生活追求都不尽相同。同床共枕时不言自明的心心相印或许只是一种美好幻想,在实际柴米油盐的生活里需要的是更为开放且及时的沟通,以及切实的家务育儿能力训练。
该书通过记录夫妻从新婚燕尔到喜得贵子,以及孩子日渐长大过程中的回顾与体悟,藉由时间轴式的记叙与分析呈现了夫妻的权力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建构并逐渐成型。既有对当下东亚家庭制度模式下对于家庭工作平衡困境,代际合作与矛盾,育儿难/托管难等社会课题的讨论,又重点分析了微观家庭中夫妻权力关系中呈现和对置的宏观社会制度及性别权力构造。也为未来探讨如何追求和实现更平等的两性关系,调整育儿家庭支持政策等提供了实证材料。
这本著作在出版后已被日本全国各地近200所大学及科研院所图书馆收藏。并在国立女性教育会馆图书馆书展等各类图书馆主题活动中被列为推荐书籍。著名学者铃木富美子在《家族社会学研究》2023年35卷发表书评称许该书“作者不以绝对的平等为唯一的指标,而是开创性地通过关注动态平衡如何通过灵活调整得以达成,并深刻地分析了其背后的权力逻辑。”“本书试图通过使用包含时间轴和多视角的配对数据,详尽描绘夫妻的日常生活实践,呈现出真实的生活样态。不论是采用定量或定性手法的研究者,还是任何对婚姻关系感兴趣的普通人,本书都是一本发人深省值得一读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