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园地
共 1857 条新闻
黑妞 (微型小说) | 06年04月3期 |
○ 姚昭文 60年代末,一股强劲的政治风暴将我们一家从城市刮回了故乡。由于很多年不在故乡生活了,觉得人地两生,日子单调无味,过了几年后,便从亲戚家抱回一条黑色的小狗娃。 这只小狗娃浑身毛绒绒的,嘴短短的,目光很温柔。因为它是一只母狗,我们便给它取了...(详全文) | |
何处是归程 | 06年04月3期 |
长篇连载之七十三 ○ 张 石 “我的全名叫‘娜达丽娅.伊万诺维奇.伊万诺娃’,爱称叫娜达莎,大家就叫我‘娜达莎’好了。”伊万诺娃活泼地甩动著一头金发,微笑著对大家说。 “娜达莎,娜达莎……”许多男同学咽著唾沫在默默地重复著这个名字,一双双黑色的...(详全文) | |
阿武的初恋 | 06年04月2期 |
○ 韩伟冬 到了冬天,集体户里冷得要命,大多数知青都像候鸟一样回到城里越冬。 阿武不行,家里两个正上学的弟弟加上他,竖茬茬地3个大小夥子,死吃死嚼,饭桌上,他不敢正视父母那愁苦的面容和两个弟弟鄙夷的目光,在家里只待了3天,就回到了集体户。 ...(详全文) | |
这一晚 | 06年04月2期 |
□ 姚昭文 这一晚,天还不算太黑,快要被黑暗吞噬的云朵在西方的天空堆起了怪异的形状。云朵间一亮一亮的,让人不由得想像,那是遥远的一位老人在拥抱著黑夜,讲著一个可怕的鬼故事! 不!这不是我的幻想!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确实有那么一个名叫毒品的老...(详全文) | |
何处是归程 | 06年04月2期 |
长篇连载之七十二 学飞睁开朦胧的醉眼,他看见碧子正拉著他的手蹲在他的身边,她的嘴唇涂抹得血一样地红,眉毛画得黑黑的像个妖精,棉袄的下面还拖著那条薄如蝉翼的红色柔纱长裙。 学飞晃晃荡荡地站了起来,他看著眼前的碧子,突然大吼了一声: “滚开!...(详全文) | |
女儿今天高考 | 06年04月1期 |
□ 房雪霏 2006年1月21日,星期六。今天是日本高等院校全国统一考试的第一天。我家三人都跟这个考试有直接关系。女儿是考生,男主人是本校考场的监考官,我在家待机——因为我工作的大学被指定为高考考场,全校师生不得入内,放假在家。 早上7点30分,我...(详全文) | |
红楼梦 | 06年04月1期 |
○ 焉德伟 我答应秋日里去远方梦你 山冈晚阳河流 翻页不止的是风的纤手 我双手抱肩从冬至一路迂回至秋分 流浪不止的还是那颗含泪的石子 登楼远望的人们从此开始迷途 看不见自己 如歌的行板一唱三叹 离离原上草里走出 最羸...(详全文) | |
致日本读者 | 06年04月1期 |
□ 刘震云 写作《温故一九四二》,已是13年前的事了。这是一篇在中国引起争议的作品,大家读完这部作品,就会明白争议的所在。其实这种争议,相对于这部作品,是一种误会。这篇作品写到了政治、战争、灾荒,一九四二年,正是中日战争的胶著状态,于是又涉及到人,有中...(详全文) | |
何处是归程 长篇连载之七十一 | 06年04月1期 |
○ 张 石 学飞再也坐不下去了,他“霍”地一下站了起来,冲出礼堂,外面漫天飘著鹅毛大雪,落在学飞脸上化作冰冷的雪水。他茫然地在大雪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著,不知该到哪里去。他看见前面有一个红灯笼在校门口处闪烁,就迷迷糊糊地向那个红色的灯笼走去,走近一看...(详全文) | |
盗青 | 06年03月4期 |
在东北农村的辽阔土地上,种植著大片大片的玉米。每当8月份左右,玉米穗蹿出红缨时,生产队就会派人24小时看守,此举称为“看青”,而偷盗者则为“盗青”。我,就曾经是那个盗青者,那年我17岁。 36年前,我离开上海,来到东北农村一个贫穷落后的自然村插队落...(详全文) | |
我的家乡呼和浩特 | 06年03月4期 |
在我的心中,呼和浩特市是一本书,一本厚重的书,一本耐读的书。我曾在那儿生活了25年,尽管我无数次穿过呼市的大街小巷,尽管我走遍了呼市的每一个角落,但我并没有读懂它,只知道它有的是召庙,有的是破屋土房,有的是古城衰荣的传说,而真正读懂它,则是25年前离开...(详全文) | |
何处是归程 | 06年03月4期 |
长篇连载之七十 张石 大礼堂里张灯结彩,大舞台的上面挂著红地金字的巨大横幅“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暨新年联欢晚会”。 学飞刚刚坐在后排的一个椅子上,就听见鼓乐喧天,紫红色天鹅绒大幕徐徐拉开,一个小巧玲珑的小女生一溜小碎步走到台前报幕,说...(详全文) | |
观东京世界兰展杂感 | 06年03月3期 |
字海 2月18日,应该是一个好日子。去东京大圆堡赛场(?????h?[??:原谅我独特的译法,或者可以调侃地译成“大气包(dome)”),看了2006年世界兰展。 是开幕的第一天,果然万头攒动。仅仅举办一周的展览,门票自是不算便宜,高峰时近于...(详全文) | |
知青往事(二则) | 06年03月3期 |
韩伟冬 下乡时,在集体户里想吃顿肉太难了。当然,不单单是知青,就是当地农民一年吃肉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在那个极端贫穷的年代,人们对吃肉的欲望简直是高于一切。难怪农民向知青求教:你们说,毛主席是不是得天天吃猪肉炖粉条子?受所享食物的局限,农民对美肴的...(详全文) | |
何处是归程 | 06年03月3期 |
长篇连载之六十九张石 学飞跑到湖边,脱去身上的衣服,只剩下一条短裤,然后“口通 ”地一声跳到了刺骨的湖水中。他“口通 口通”地打著“狗刨”游向对岸,然后又一个猛子潜入湖底,等他把头露出了水面,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刚才他跳下去的那个地方。他爬上了岸,...(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