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采风
共 3148 条新闻
华人少女命运多舛 官文晶眼盲心慧写童... | 04年11月3期 |
本报在第539期的《苗苗园地》上,刊登了一篇童话《卖草莓的小女孩》,童话以丰富的想象、纯美的笔调讲述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小女孩乐于助人的动人故事,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赞叹,然而并不为读者所知的却是这则童话的创作者——官文晶,却是一个因疾病损害了视力的华人少女...(详全文) | |
中国画界新秀来日展画 冷军、杨金星对... | 04年11月3期 |
本报讯(记者 李春雁)11月10日,作为中国全国美术展览的系列展,“ 现代中国绘画二人展──冷军、杨金星作品展”在日中友好会馆正式开展。 冷军、杨金星是中国第九届全国美术展览的金奖和银奖获得者,也是日中友好会馆大奖的获奖者。此次他们两人携40幅新作...(详全文) | |
她用歌声来抚平战争的创伤 ——记在日... | 04年11月3期 |
在为日本残留孤儿争取合法权利的许多活动中,总能见到一位名叫阳二莲的女歌唱家奔波忙碌的身影。许多人都以为她本人也是一名残孤二世,其实并非如此,现在是东京中国歌舞团副团长的阳二莲只是抱着“ 用歌声来抚平战争创伤”的想法,来为残孤们争取权利的活动尽自己的一份...(详全文) | |
美国著名华人女作家张纯如自杀 | 04年11月3期 |
本报综合消息(记者 韩江雪)写作了《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年南京浩劫》和《华人在美国:口述历史》等畅销书并推动一场全球反日运动的著名华裔作家和记者张纯如,11月10日上午9时,被发现于加州洛斯盖托斯南部开枪自杀,年仅36岁。 加州圣塔克拉拉警方...(详全文) | |
与北京宏智班结缘的日本医生 ──记东... | 04年11月2期 |
田中健一先生在北京工作已4年有余,但他与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宏智班同学的友谊也已经有三个年头了,而友谊的开始却是从这些孩子的一日三餐开始的。因为田中先生已经连续3年负担宏智班132位同学每天的餐费,他表示:“ 只要自己有能力,这件事还将继续下去。” 田...(详全文) | |
中国语“上手”要苦学加巧学 记NHK... | 04年11月2期 |
近两年来,日本NHK电视台的晚间中国语教学节目极受观众欢迎。该节目以生动幽默、但又不失严谨创新的教学形式,吸引了大批的中国语学习者。近日,本报记者在东京御茶水女子大学采访了主持该节目的日本人老师相原茂先生。 在四壁放满各类专业书籍的研究室里,相原老...(详全文) | |
张纪浔教授为华人理财支招: 投资应心... | 04年11月2期 |
经济学者与个人投资者的双重身份,使得张纪浔教授对华人投资理财自有一番看法和感受,这不仅是因为经济学的职业素养使然,还因为张教授亲历过投资股票过程中的种种惊险。本报近日就华人理财问题专访了城西大学经济学教授张纪浔博士,他的体会可能会给在日华人很多有益的启...(详全文) | |
夫唱妇不随 在日留守女士一族出现 本... | 04年11月2期 |
近日,在一家日本IT会社上班的胡女士和丈夫商量之后,决定自己留守日本,而丈夫准备回到北京开始二次创业。 目前像胡女士这样留守日本,丈夫回国发展的情况越来越多。胡女士和丈夫是3年前通过就职签证来到日本工作的。丈夫被派到日本一家大公司不久,由于业务能力...(详全文) | |
?糁?.2公斤 华人喜获“白薯王” | 04年11月2期 |
本报讯(记者 向轩)近日家住千叶县市原市的华人陈小军在家中田间挖出一个重达5.2公斤的“白薯王”,公司日本同事见状都惊奇万分,称“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大的白薯”。 千叶县市原市泉台四周绿树环抱,风光十分秀美,居民们都喜欢在工余时间下地种花种菜。受了周...(详全文) | |
还原真实的代价 ——访问《可可西里》... | 04年11月1期 |
此次参展东京国际电影节的影片《可可西里》可以说是对国内国产大片奢靡之风盛行的沉重一击。这部没有任何明星阵容,不带任何计算机特技,不进行作秀造势、媒体炒作的影片,用极度冷静的镜头语言和十分现实的表现手法,给观众带来了一种直面事实的震撼,这震撼中带着沉痛、...(详全文) | |
东瀛学艺东北放光 ——记留日眼科博士... | 04年11月1期 |
在中国眼科医学界,位于沈阳的“ 何氏眼科中心”可谓是声名鹊起,已逐步成为地区性应用高新技术为老百姓解除病痛的眼科卫生中心,也是在当今中国医学界最先开展国际化眼显微外科临床治疗、科研、教学和交流活动的多功能眼科基地。而创办这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眼科...(详全文) | |
卫慧—— 上海宝贝长大了 本报记者 ... | 04年11月1期 |
以《上海宝贝》一举成名的女作家卫慧于10月来日本签名售书,推出她小说《像卫慧一样疯狂》的日语版。自1999年《上海宝贝》畅销与被禁,迄今4年多来,卫慧多数时间生活在纽约。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些年开阔了视野,汲取了西方文化滋养,但也许因为离中国远,对于东方...(详全文) | |
刘正民重访东京 本报记者 杨文凯 | 04年10月4期 |
原交通银行东京分行行长刘正民先生离开日本已经3年多了。最近,刘正民以中国光大银行上海分行行长的身份重回日本访问考察,感触良多。刘正民在日本经历过磨砺和锻炼,回上海又获得了发展新空间。刘正民先后体验了日本与中国两种不同的金融环境,吸取了正面经验和反面教训...(详全文) | |
在日本铁心脏工作的中国专家 记日本铁... | 04年10月4期 |
8月29日,中国铁道部宣布,在预算为100亿人民币的中国现有铁路高速化招标项目中,在中国山东的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川崎重工株式会社合作中标,将承担中国现有铁路第六次提速工程中全部140列的七分之三,60列动车组的制造工作。这一消息,尽管中...(详全文) | |
回忆温馨的乡愁 虞锡安手风琴教室火爆... | 04年10月4期 |
本报讯(记者 张石)在五、六十年代的日本的咖啡店里,有一种非常令人怀念不已的娱乐形式,叫“歌声吃茶”。“歌声吃茶”是客人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然后由店里的歌手领唱,客人和领唱者一起合唱的一种艺术形式,一般都是用手风琴伴奏,客人们通过合唱,关系更加融洽,...(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