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要闻
共 2866 条新闻
十四县接受编撰会请愿 教科书选择攻防... | 05年07月3期 |
本报讯(记者 周宏)7月6日,针对“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的右翼教科书,在东京日本外国特派员协会举行了紧急公开讨论会。“ 编撰会”不仅没有应邀与会,还要求中止讨论遭到拒绝。7月7日,《朝日新闻》透露,目前已有14个县议会接受了“ 编撰会”请愿,向各地...(详全文) | |
战后60年 中俄重新站到一起 | 05年07月2期 |
本报综合消息(记者 杨文凯)继5月8日为纪念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出访莫斯科之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相隔不到两月,又把俄罗斯安排为他本次亚欧之行的第一站。6月30日-7月7日,胡锦涛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并赴苏格兰鹰谷出...(详全文) | |
经产省发表通商白皮书 强调投资中国存... | 05年07月2期 |
本报讯 (记者 孙辉)日本经济产业省7月1日发表2005年度《通商白皮书》,强调日本已迈向少子高龄化社会,若要保持日本经济持续成长,必须继续推动以自由贸易(FTA)为中心,加强日本和东亚各国的经济协作关系。同时,注重人才培养,促进就业,大力引进外国人才...(详全文) | |
吴邦国警告 政冷可变经冷 | 05年07月2期 |
本报讯(记者 张石)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高村正彦和副会长真锅贤二一行,于6月25日至6月27日访问了中国。高村一行与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宋健、国务委员唐家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等举行了会谈。吴邦国在会谈中暗示:中日间的“政冷”可能变为“经冷”。为此...(详全文) | |
胡锦涛出访哈萨克斯坦 中哈商建天然气... | 05年07月2期 |
本报讯 在结束对俄罗斯的访问后,胡锦涛主席于7月3日至4日访问哈萨克斯坦。此后,他将出席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元首会议。 胡锦涛访问期间,哈中双方宣布建立新的双边关系,签署一系列重要文件,包括联合声明,以及能源、交通、经贸等领域...(详全文) | |
新闻简讯 | 05年07月2期 |
“深度撞击”成功撞向彗星目标 本报讯 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释放的撞击器,7月4日成功击中目标──坦普尔1号彗星,地面控制大厅里一片欢呼,“炮轰”彗星大片正式上演。撞击器击中彗星的彗核后,会在其表面轰出“弹坑”,使其内部物质暴露出来供研究...(详全文) | |
外务省“中国派”全面萎缩 饭村丰继任... | 05年07月2期 |
本报讯(记者 张石)今年,日本驻中国大使阿南惟茂4年任期届满,本该在4月退任,但由于种种原因,后任大使难产,直到7月2日,外务省内定原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饭村丰为下一届驻中国大使,并在8月通常国会后发布任免令。原来接任中国大使呼声最高的外务审议官田中均退官...(详全文) | |
中国南涝北旱 水深火热 | 05年07月1期 |
本报综合消息(记者 杨文凯)中国进入六月主汛期以来,南方数省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波及面广,受害者众。北方各地,则迎来了罕见的高温天气,用电用水都遭遇历史性瓶颈。此外,黄河、淮河流域的10余个省区相继出现蝗虫灾害,农作物受害严重。尽管每年夏季,中国都会...(详全文) | |
誓为港人谋幸福 曾荫权接任新特首 | 05年07月1期 |
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在一片支持声中,新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首席行政长官的曾荫权于6月24日在北京接受了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颁发的委任状,并在就职仪式上正式走马上任。此举标志着香港在“九七回归”以后,第一次完成了行政长官的更替手续。港英时代的资深公务员取...(详全文) | |
东京高裁以“相互保证”设限 刘连仁案... | 05年07月1期 |
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在二战期间被强行绑架来日,战后在北海道山中一个人度过13年逃亡生活的中国劳工刘连仁起诉日本政府一案,于6月23日在东京高裁举行了二审判决。西田美昭裁判长以当时中国没有“国家赔偿法”,无法与日本达成“相互保证”为由,判决原告即使在日...(详全文) | |
时事简讯 | 05年07月1期 |
北京奥运会口号公布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本报讯 2005年6月26日晚8点,2008年北京奥运口号发布仪式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李长春公布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中日副部长级对话再开 两国政冷已经...(详全文) | |
德黑兰市长当选伊朗总统 强硬派领路引... | 05年07月1期 |
本报讯 强硬派的德黑兰市长艾哈迈迪内贾德在伊朗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击败了前总统拉夫桑贾尼,当选伊朗新一届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获近62%的选票,他是伊朗1984年以来第一个非伊斯兰教教士总统。他当选后表示,要把伊朗建设成一个“现代、先进的伊斯兰教国家”...(详全文) | |
二战负遗产仍为进行时 残留化武处理费... | 05年07月1期 |
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2005年是战后60周年,距中日规定全面处理完残留中国的原日军废弃化学武器的2007年已为时不远了,但中日对处理残留化武的方式和费用等问题并未达成一致。事实上,2007年完成处理工程已经不可能。 日本内阁府设置遗弃化学兵器...(详全文) | |
在日华人突破六十二万 催生日本国际化... | 05年06月4期 |
相关链接(详全文) | |
中国访日流动人口锐进 为华人社会鼓风... | 05年06月4期 |
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伴随着法务省发表平成16年外国人登录者统计结果,国土交通省也于6月14日向内阁会议提交了2005年度版《观光白皮书》。尽管截至2004年底,在日中国人登录人数达48万7570人,仅微增2万余人,但是2004年全年中国人访日观光人数...(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