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论点
共 3402 条新闻
地震后美开始用新视角看中国军队(组图... | 2008/06/02 02:28 |
60多年前,为了帮助中国人民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美军运输机通过飞越喜马拉雅山的“驼峰航线”,向中国人民运送了大量抗战物资。60多年后的今天,中美军事热线因四川大地震而启用,中国允许两架美国军用飞机向灾区运送物资。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5月30日的文...(详全文) | |
陈保胜:聚源中学倒塌教学楼质量有问题 | 2008/06/02 01:03 |
陈保胜:聚源中学倒塌教学楼质量有问题倍可亲(backchina.com)“聚源中学在选址、建筑的构造、建筑结构体系、施工和材料方面肯定是有问题的。”建设部抗震救灾专家组成员、同济大学教授陈保胜在勘察了聚源中学废墟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舆论多日来对以聚源中学为...(详全文) | |
莎朗斯通道歉:世界惊讶中国民众 | 2008/06/02 00:52 |
“犯下这个错误我感到莫大的遗憾。那是不理智的,我道歉。我说那些话并没有想伤害任何人的意思。”6月1日,在嘎纳电影节上对中国汶川地震发表侮辱性言论的美国艳星莎朗·斯通终于对中国人民作出了正式道歉。而此前,围绕着莎朗·斯通的道歉问题还闹出一场轩然大波。本周...(详全文) | |
中国媒体大地震 | 2008/05/31 23:12 |
5月12日四川地震过后,备受关注的一个方面就是中国人了解的相关信息有多少。1976年唐山大地震尽管死亡人数高达25万,但其真实程度一直对国内外隐瞒。其它天灾也常常是对外界秘而不宣──从季节性洪水到非典型肺炎(SARS)。与以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次有关地震...(详全文) | |
地震加速中国信息开放步伐 | 2008/05/31 23:09 |
5•12大地震除了给四川省部分地区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之外,也给中国社会留下了一笔人们料想不到的遗产:公众对于开放性和知情权有了新的期望。将于今年夏天召开的北京奥运会一直被视为敞开中国大门的历史性机遇;然而,公众对于此次地震的反应或许已催生出了意义更为深远的改...(详全文) | |
震后问责与重建同等重要 | 2008/05/31 20:48 |
作者万沐这次汶川大地震,祖国政府救灾之有力、民众捐助之慷慨,在中国都是空前的!但在欣慰之余,仍然对可能出于人祸的损失感到十分痛心。笔者以为,为了在以后的自然灾害中将损失减少到最低,对这些问题实行问责和反思,和震后灾区重建的意义同等重要。首先是地震局对地震预...(详全文) | |
(图文)俄媒:2015年中国将迫使美... | 2008/05/31 20:37 |
俄《真理报》5月30日文章,原题:因朝鲜问题美在亚洲影响堪忧 俄罗斯总统访华令美国坐立难安,美国要求创造可以“更加深入亚洲”的所有条件,而这一地区之前曾一度认为被“管理”得还不错。新一轮朝核会谈将于6月开启,很明显:美国正丧失其在该地区影响,甚至...(详全文) | |
救灾:温家宝VS布什 | 2008/05/30 16:22 |
《明报》刊登香港政治评论员、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导师蔡子强的文章,谈到今次四川大地震中,中国领导人的表现,大家最易想起和拿来比较的,一定是2005年8月尾,飓风Katrina横扫美国新奥尔良时,美国总统布什的表现。 温总 vs. 布什 当时飓风卡...(详全文) | |
解析中日抗震救灾的思路和方式 | 2008/05/28 18:42 |
作者:冯笑日本在对待地震问题上思路和我们完全不一样,我们的观念太陈旧。日本可能早就发现地震是很难预测的,所以把精力都花在了地震发生时能做些什么,对细节的安排和考虑同样能够像预测地震一样挽救很多人的性命。日本正是从频繁发作的地震中总结了教训,而采取了切实的步...(详全文) | |
汶川地震震碎中日坚冰 | 2008/05/28 01:56 |
高达八级的汶川大地震,震踏了山梁、震倒了房屋、震断了公路、震碎了人心。 举国哀痛,全民皆悲! 全国人民行动起来,支援灾区,各路救援队伍向灾区挺进,他们就是灾区的希望。是灾区的救星。在这些队伍之中,有一些特殊的人群,他们就是国际救援队伍。作为最先...(详全文) | |
驳天谴论——余秋雨与网友的一段对话 | 2008/05/28 01:37 |
地点:南开大学 网友Fanji :余秋雨老师,我要向您打听一个人。据说,是这个人提出了“四川地震是天谴”的谬论,但这两天又不敢说了。我估计您会知道这个人。因为这个人在九年前发起了对您的诬陷(他撰文说连妓女的手提包里也装有您的书),但这两年您似乎原谅了他...(详全文) | |
世界同感叹:中国原来是这样! | 2008/05/28 01:34 |
新华网消息 美国《时代》周刊5月22日发表题为“被唤醒的中国”的文章说, 中国民众对灾区井喷式的支持是一个启示。人们认识到中国人的同情心和慷慨精神,对中国人更有信心了。以下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通往中国5月12日地震震中附近小镇———...(详全文) | |
于丹:灾难前学者坐而论道可耻 | 2008/05/24 19:37 |
于丹 这些天,我把抗震救灾当成是头等大事,能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真是有点请愿无路。我给中央电视台从记者到台长很多人都发了很长很长的请战信,我和新闻中心的人说了,只要你们能带一个人去,就一定要把我带到灾区去。 作为学者,如果现在还在北京、上...(详全文) | |
世界进入“后美国”时代 | 2008/05/24 11:49 |
香港文汇报 前苏联随着冷战结束而瓦解,美国成为全球唯一超级强国,但巨人近年似有倒下之势,俄罗斯好像重新冒起,中国等国又逐渐冒升。新书《后美国世界》作者指出,世界已从「反美主义」转向「后美主义」,一向活在狭隘传媒报道中的美国人,因不关心其馀世界和国际事务,...(详全文) | |
汶川大地震,韩国人为何幸灾乐祸? | 2008/05/24 11:39 |
汶川大地震至今已有五万多人罹难,中国人民与巨大灾难的斗争还未结束,灾区人民正经历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生死离别之痛。在十三亿中国人民举国同悲之时,韩国人露出了他们的真面目,迫不及待地幸灾乐祸,高声叫好。《环球时报》驻韩记者在韩国网站上查看网民留言,看完后不禁倒...(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