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采风
共 3099 条新闻
《云上的日子》将在日搬上银幕 | 07年02月3期 |
本报讯(记者周宏)去年6月10日在日本全国隆重推出的首部中国当代青春小说《云上的日子》(日文书名叫《云上的少女》),至今已售出1万部,出版后受到日本读者和业界的好评。日本CCRE娱乐公司已决定将该小说搬上银幕,日前已与作者签署了有关协议.并计划在北京200...(详全文) | |
送子回国警惕“父母疏远症” 孩子永远... | 07年02月2期 |
本报讯(记者 李春雁)在日华人或因在日本打拼无暇照顾孩子,或因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安定的成长环境,在孩子小的时候,把孩子送给国内的亲人照料,在孩子长大的时候再把孩子接到身边,这样的人和事频频出现。也许日本人不甚理解,但国人同胞对孩子远离父母,在祖父母、外祖父母...(详全文) | |
我把青春献给你——专访日中友协常务理... | 07年02月2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四、中国奇遇(接上期) 从事日中交流事业35年,酒井诚见过各种人物,也遭遇过各种历史时期,其中最令人惊异的莫过于两次天安门事件和非典灾害。但事实证明,任何外来的社会危机、政治冲击、天灾人祸,都无法消弥日中交流的大事业,无力改变日中友好...(详全文) | |
王培:用日本画技画中国孩子(图) | 07年02月1期 |
■ 本报记者 孙辉在东京银座举办个人画展是众多在日画家梦寐以求的事。2月1日,一个年轻中国女性的个人画展在东京银座中岛画廊开幕,她是这所画廊创办以来,所有办个展画家中年龄最小的,她就是年仅30岁的王培。画廊里展示的10幅作品虽然都是日本画,但作品主题既不是...(详全文) | |
“烧肉屋”交响曲---记蒙古族女留学... | 07年02月1期 |
■ 本报记者 周宏 自半年前开始,张斯琴自告奋勇地担当了一家“烧肉屋合唱团”的“指挥”,该烧肉屋两层楼共有114个座位,她在二楼与三、四位夥计应对74个座位,“合唱”从傍晚5点开始,至夜间10点结束。对于自费来日留学的中国留学生而言,“打工”交响曲是自费留...(详全文) | |
我把青春献给你——专访日中友协常务理... | 07年02月1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二、火热岁月(接上期)回到日本后,酒井诚先在大安书店从事对中图书出口业务,该书店以出版爱知大学编撰的《中日大字典》而闻名。其后,酒井诚又进入专业商社红矢工作,该商社是当时在日本各地举办“中国物产展”的全国中心。1972年春天,25岁的...(详全文) | |
我把青春献给你——专访日中友协常务理... | 07年01月4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两国关系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积累起巨大的资源和财富。多年来,中日关系的发展,源于两国最高首脑的贤明决断,源于各界伟人和名人的积极推动,源于实际事务操作者的智慧运作,也源于两国人民的热情参与。因此,中日关系的发...(详全文) | |
留学生购车升温 | 07年01月4期 |
本报讯(记者 孙辉)在日本都市圈生活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到哪里都交通便利,不用驾车,然而,在现代的留学生中却兴起了购车风。株式会社fitjapan的汽车贩卖营业员郅超透露,他每个月都会卖给在日华人十多辆二手车,其中不少是被在校的中国人留学生买走的。郅...(详全文) | |
誓将中华岩彩带回中国——记旅日画家刘... | 07年01月4期 |
■ 本报记者 孙盈 1月14日,著名旅日岩彩画家刘长顺与日本著名油画家崱酢鮇平的联合画展,在位于东京车站的大丸百货店举行。这是二人继2006年10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双人画展后的第二次合展。刘长顺是1977年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并首届毕业...(详全文) | |
无可救药的“中国中毒症”患者——记日... | 07年01月3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纪念,但中日友好交流的历史并不以35年为限。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都有一批在邦交恢复之前就投身民间交流、迄今依然活跃在民间外交第一线的友人——他们是中日友好的实践者,是中日关系的见证人,更是中日历史的缩影。...(详全文) | |
乐菲娜让西城秀树还原魅力 | 07年01月3期 |
三年前因患脑梗塞而暂时退出乐坛的日本老牌歌手西城秀树,不久前宣布自己的新单曲上市。新歌名为《看见轮回》(日文曲名《傔偖傝埀偂鮪),作为“复活第一作”。《看见轮回》的编曲来自于加拿大钢琴家安德烈.戈涅恩的代表作,是西城秀树从7年前开始就很喜欢的一首曲子,这次...(详全文) | |
走了这么久 你变了没有?——在日华人... | 07年01月2期 |
■本报记者 朱江年末年始的公众长假,使许多在日华人都选择在这一时间回国探亲休假。新年一过,华人们返日,带回了家乡礼物也带回了各自不同的酸甜苦辣回国观感。在东京从事媒体工作的小王表示,一年多没回家,此次回国的看病经历让自己感触最深。小王回国时赶上北京流感肆虐...(详全文) | |
《兰陵王》拍摄灵感来自日本——记著名... | 07年01月2期 |
■本报记者 孙盈12月16日,中国著名青年导演胡雪桦来日参加了在东京剧场举行的东京上海电影节开幕式。胡雪桦指导的电影《喜马拉雅王子》与谢晋导演的代表作之一《芙蓉镇》被选为东京上海电影节的开幕影片,现场观众好评如潮。胡雪桦曾被誉为中国最年轻的戏剧导演,其父是...(详全文) | |
为煤矿装上千里眼——记旅日华人赵凤济... | 07年01月2期 |
■本报记者 李春雁毋庸置疑,中国经济的腾飞,社会的日益开明,引世人瞩目也让海外华人引以自豪,祖国发生的各种政经大事、社会新闻自然也牵动著海外华人敏感的神经。近些年随著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的旺盛,煤炭工业也迅速发展。同时由于种种原因,矿难事故似乎也进入了一个...(详全文) | |
朱大卫加盟西武棒球团 | 07年01月1期 |
本报讯(记者 周宏)去年2月7日刚刚加入日本职业棒球西武球团的高中生新人、在日华人朱大卫表示,他希望能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做为中国棒球队的选手,与原西武球团的松崱酢酢酢踮籆 2006年12月7日,7名被西武球团在去年选中的新人在所泽市西武球...(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