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为日中交流甘做开拓工作 ——访日中科学技术文化中心理事长韩庆愈(3)
日期: 07年06月3期 评分: 1.00/1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接上期)

  五、成立向阳社开拓日中工业技术交流

  早在主持《大地报》工作期间,韩庆愈就在1965年10月增设了编辑出版部,为在北京举办的日本工业展览会编印技术说明书、产品介绍、产品目录等。韩庆愈于50年代初在东京工业大学学习期间,已靠笔译解决了全部生活费用,比如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成立时,该会与中方的联络文件,都由韩庆愈译成中文,所以有关工业技术的翻译交流是韩庆愈的老本行。

  在60年代后期,韩庆愈通过出版活动,逐步解决《大地报》的资金缺口,实现了转亏为盈。1968年12月,大地报社出版了首部《日本工业产品总览》(69年版),向中国全面介绍日本制造企业和贸易公司的情况,通过自力更生盈利1200万日元。1967年9月,韩庆愈主持创办了以刊登技术论文和新产品介绍为主的杂志《日本工业技术》,这本杂志得到了中方支持。应韩庆愈之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南汉宸亲自题辞介绍中日两国新的进出口产品和技术交流事业,有利于中日贸易不断发展和促进,他还为杂志题写了刊名。

  1969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大地报》被迫停刊。经过协议,全体员工同意把退休金作为资金,转制成立了新的株式会社向阳社,韩庆愈出任社长。向阳社承接了原大地报社的翻译、出版、广告、服务诸业务,继续在日本代销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报刊。向阳社成立后,韩庆愈等耗时一年半,集中精力编写了《日中机械电气工业辞典》(中文目录),于1972年10月1日正式出版。中日两国在9月29日正式恢复邦交关系的消息传来,这部巨型目录成为向阳社献给邦交正常化的最好礼物。 

  韩庆愈成立向阳社后,把出版事业做上了轨道,但他内心仍然想著媒体。韩庆愈把自己的苦恼告诉老朋友、中国驻日大使馆文化参赞陈抗。陈抗告诉他不要再搞意识形态了,否则还要出问体,还是埋头搞工业技术为好。此后,韩庆愈和向阳社安心从事中日工业交流和技术介绍,成为这一领域较早的开拓者和有数的权威。比如,向阳社出版了《日本工业技术》(双月刊),后改名为《现代日本》,一直坚持发行到1985年;向阳社也出版了向日本企业介绍中国工业技术状况的活页周刊《中国工业新闻》,持续到80年代;向阳社还编译了当时从事日中贸易必不可少的电码本,为日中数字电报通讯做出了贡献。1972年中日复交前夕,孙平化率上海歌舞团首次来日演出,也由向阳社承担了门票、演出介绍的印刷业务,至今记忆深刻。

  六、致力创办日中科学技术文化中心

  韩庆愈长年与日本经济界、工业部门、技术行业打交道,他在日本的人脉日益广泛,也获得了众多支持。在1978年,韩庆愈萌发了设立日中工业技术文化中心的念头,并申请成立社团法人,当时,有朋友介绍韩庆愈找田中角荣,田中把他介绍给了通产省。由于通产省属下已成立有财团法人日中经济协会,所以这项申请被搁置了4年。

  1979年,日中两国政府签署了科技协定。日本与台湾断绝了官方渠道的科技交流,只在科技厅属下设立了一个民间的对台交流窗口。为了取得平衡,科技厅需要再设立一个对中交流窗口,机会降临到了韩庆愈头上。科技厅对韩庆愈上报的 日中工业技术文化中心提出两个建议:1、希望把工业改为科技;2、希望去掉文化两字。韩庆愈同意了第一项修改建议,并认为文化是一个广义的宽泛概念,也包括工业技术和科学技术交流,应当保留。于是在1982年,从属于科技厅的日中科学技术文化中心正式获得社团法人资格,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日中交流机构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推动行政改革,实行省厅合并,科技厅与文部省合并为文科省日中科技文化中心显得更加名正言顺了。

  日中科技文化中心成立近30年来,韩庆愈一直担任专务理事长,为日中科技交流推波助澜。回顾多年来的交流业绩,韩庆愈非常有自信:

  1、推动了日中最早的质量管理交流。 中心成立之初,首任理事长是日本知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声。1978年,中心组织了日本质量管理代表团首次访中,成员包括新日铁、东芝、日立、松下等大企业,与中国国家科委属下的科技情报研究所合作,为中国的企业人士和管理层授课。日本专家带去的讲义被影印了14万份,广为传播。这成为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第一份权威的质量管理教材,受到了国家经委、计委的重视。天津市长林乎加专程接见了代表团,呼吁中国重视企业的质量管理。

  2、为中国带去了传真技术。电讯联络技术,经历了明码电报(Code Book)-电话电报(Telex)-传真(Fax)的进化历程。上世纪70年代末,电话电报刚刚开始普及,日中科技文化中心就派遣技术交流团访中。1978年,韩庆愈带著了一部传真机到北京,安装在向阳社北京事务所,在中日之间开始了传真通讯。中国邮电部部长访日时,称赞向阳社是中日之间最早使用传真通讯的单位。后来,日本的传真机企业,传真专家等相继访中。中国购买了大批日本的传真设备,使得最适用于图文并茂汉字传输的传真技术在中国迅速普及。

  3、在中国举行日本通讯设备交流展。80年代,中国的电话通讯需求量激增,但中国的交换机质量和数量都跟不上形势发展。通过日本通讯设备交流展和数次技术交流会,富士通等日本企业的交换机、手机等设备迅速进入中国,为打开通讯市场的技术瓶颈提供了帮助。

  此外,日中科技文化中心还是日本引进外国人研修生最早的实践者之一,帮助许多投资中国的日本企业实现了当地技术骨干的来日培训等。他们的经验,成为日本在1993年出台研修.技能实习制度时的重要参考之一。

                       (待续)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7/4312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