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导报按期阅览】

  年  月
 
新闻搜索
关键字 
类型 
类别 
范围  标题
全部
排序 

 
导报电子版
    导报调查
    有关新冠疫苗接种意愿问卷调查 Q1:您的年龄
    18-30岁
    31-40岁
    41-50岁
    51-60岁
    60岁及以上
    Q2:您知道日本通过《修正预防接种法》吗?(可多选)
    接种疫苗是日本国民有义务
    接种工作由日本各市町村实施
    接种疫苗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
    若接种疫苗出现不良后果,损害赔偿由政府承担
    不知道
    Q3:针对新冠疫苗,您愿意接种哪里的(可多选)
    欧美疫苗
    日本疫苗
    中国疫苗
    其他
    Q4:明年春季开始,您愿意在日接种疫苗吗?
    愿意
    不愿意
    观望
    不知道
    Q5:如果您愿意接种新冠疫苗,原因有哪些?(多选)
    1、我觉得公开上市的新冠疫苗基本是安全的
    2、我觉得接种疫苗对预防新冠肺炎是有效的
    3、我觉得接种疫苗可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4、我觉得接种疫苗可以保护周围的人(家人、朋友、同事)不受感染
    5、其他
    Q6:如果您暂不愿意接种疫苗,原因有哪些?(多选)
    1、生活预防就好,不需要接种疫苗
    2、我怀疑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我担心接种后会引发不可知的副作用
    4、接种疫苗的过程可能不安全或太麻烦
    5、其他
    华人采风
        共 3125 条新闻  

    学友会紧急动员防麻疹 07年05月3期
    本报讯(记者 李春雁)日本东京近来麻疹肆虐,统计显示,东京都立86所学校当中,已有240人出麻疹,5所学校停课。面对疫情,全日本中国留学生学友会紧急动员,要求各大学学友会紧急行动,把麻疹疫情的相关情报传达到每位留学生,并从网上查阅出相关防疫知识传达给大家,...(详全文)
    世界最好的扬琴从他手中诞生 07年05月3期
    ■ 本报记者 孙盈 雅马哈是日本乃至世界著名的一流乐器制造厂,来自上海的金亚军就是雅马哈日本总部中惟一的一名中国乐器监制。 从小随乐团指挥父亲学习扬琴演奏的金亚军14岁作为小文艺兵,应徵入伍。1990年,度过了12年军旅生涯的金亚军来日留学。其间他...(详全文)
    文化交流有一棵不老松——访中国驻日公... 07年05月3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五、主导建立中国赴日演出常规体制 中国剧团赴日演出,在80年代尚处于零星的摸索阶段。1993年赵宝智二赴日本担任文化处参赞后,正式建立起中国剧团赴日演出的常规体制,疏通了接待渠道,使得中国演剧能源源不断地进入日本,打造出日本各...(详全文)
    医学博士成了“种树专家” ——记中国... 07年05月2期
    ■ 本报记者 李春雁 两年内个人出资100多万人民币,在内蒙古阿拉奔沙漠成功植树140万株,眼瞧著昔日一望无际的沙海荒漠,今日初显绿色生机,他感到十分欣慰。谈起沙漠植树,他兴奋不已,滔滔不绝,从树种到育苗,从防虫到防火,从林业专家的科研领域到世界治沙的最...(详全文)
    名校毕业我去开出租车 07年05月2期
    ■ 本报记者 孙盈 5月3日,今年日本五一连休的第一天。早上8点,翁富明与往常一样,打起领带,戴上白手套,坐进黑色的丰田车,开始了一天的出租车司机工作。由于许多日本人连休会选择到海外旅行或者自驾车出游,翁富明今天的生意反而不如平常。而乘客们谁也不会想...(详全文)
    文化交流有一棵不老松 ——访中国驻日... 07年05月2期
    (接上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三、为中国艺术家访日交流排忧解难 赵宝智在三期赴任长达15年的旅日工作中,结交了很多中日艺术家,也成为他们的知心人。赵宝智把大使馆文化处的工作定位成服务,为中国艺术家访日提供前期手续服务,为他们在日生活提供现地帮助,...(详全文)
    文化交流有一棵不老松 ——访中国驻日... 07年05月1期
    ■本报记者 杨文凯2006年12月,中国文化节,东京上海电影节。84岁的中国著名导演谢晋来日参加影展时称:我与日本电影界交流时间很长,多次访问日本。我感谢社会各界,特别是中国驻日大使馆的帮助和支持。多年来,大使换了一届又一届,但文化参赞赵宝智先生还在,他是...(详全文)
    吴门三代风流百年——听吴欢谈祖父、父... 07年05月1期
    ■本报记者 杨文凯身为影响了现代中国文化的吴氏家族的代表,现年54岁的吴欢本次携祖孙三代书画作品来日出展,为2007日本中华年的“春之系列”增光添彩。吴欢本人由早年的“青年鬼才”发展到当今“通才大家”,他的艺术才能凝聚著百年的家族血脉和文化积淀。吴欢在东京...(详全文)
    乐观面对中日关系——访原日本驻中国大... 07年04月4期
    ■本报记者 张石3月27日,本报记者在位于东京松嶁癿的株式会社东芝采访了株式会社东芝董事、原日本驻中国大使谷野作太郎先生。谷野作太郎先生身于1936年6月,1960年东京大学法学部毕业后,入日本外务省,先后担任中国课课长、总理大臣秘书官、亚洲局局长、内阁外...(详全文)
    博采兼蓄笔墨传神—记中国当代著名画家... 07年04月4期
    ■本报记者 李春雁4月7日,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暨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纪念周恩来总理留日90周年,在日中友好会馆的展览大厅内,“中国美术展□□周恩来摄影展”拉开了帷幕。这次展览展出了当代中国画坛具有代表性的8位画家的作品,其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详全文)
    留学生在日育儿留学两不误 07年04月4期
    本报讯(记者周宏)“孩子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只要能健康地成长就足够了”。来自中国黑龙江省正在高知县高知大学大学院医学部留学的于女士(28岁)和她丈夫对他们在日本出生的长男十分欣慰。他们的长男是在高知县出生的,如今已经1岁5个月了。4月15日,在高知市追手前高...(详全文)
    青年女副市长畅谈日本铁岭合作——访铁... 07年04月4期
    ■本报记者 张石4月19日,在东京新大谷饭店,举行了2007铁岭.日本经贸合作恳谈会,在恳谈会上,记者采访了37岁的铁岭市副市长周轶赢女士。周轶赢女士毕业于辽宁财经大学,后赴美国深造获美国经济管理硕士(MBA),后又在辽宁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博士称号。在接受记...(详全文)
    华人教授著作获大奖 07年04月4期
    本报讯(记者 孙盈)3月19日获悉,由日本法政大学教授王云海撰写、集英社出版的图书——《“权利社会”的中国与“文化社会”日本》,被非营利活动法人国际人材交流支援协力机构(IPEX)评为该机构2006年度最优秀著作。王云海教授介绍,每年中日两国都会有众多研究...(详全文)
    用镜头展现伟人的风采 —记中南海摄影... 07年04月3期
    ■本报记者 李春雁4月7日,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暨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纪念周恩来总理留日90周年,在日中友好会馆的展览大厅内,“中国美术展—周恩来摄影展”拉开了帷幕。展览中50幅周恩来在上个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照片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周总理与日本...(详全文)
    异国温暖帮我跨越死亡线 07年04月3期
    ■本报记者 孙盈1991年的那场车祸成为俞建平生命中的一道分水岭,将她的人生划为两个部分。57岁的俞建平出生后便被父母遗弃,在上海福利院长大的她,3岁时被养父母领回了家,直到成年后养父母才将身世告诉她。1988年由于丈夫工作原因,俞建平一家三口来到日本,想...(详全文)


    RSS | RDF | ATOM | OPML
      图片新闻

      专题报道
    参院选开锣前 日本各党大佬拿外国人...
    中文导报讯 日本参议院选举将在7月20日投开票,最近,日本政界大佬,纷纷谈起外国人问题。日本保守党代表、作家百田尚树决定作为该党比例代表候选人参加7月的参议院选举。他于6月24日在...(详全文)

      独家报道
    《中文导报》读者新年会:相聚CIT...
    读者新年会合影留念中文导报讯(记者 尤锡川) 《中文导报》作为连接旅日华人社区的桥梁,始终致力于为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资讯与服务。在这个辞旧迎新,满怀希望的时刻,中文导报社于2...(详全文)

      导报视点

      中日交流名人系列

      寂寞的心俱乐部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