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要闻
共 2866 条新闻
国共掀经热回暖政冷 胡连重温“瀛台夜... | 06年04月3期 |
本报综合消息(记者 杨文凯)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相隔一年再访大陆,率领台湾庞大的政、学、商代表团出席由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办的首届两岸经贸论坛,不仅掀起了两岸经济交流和民间往来的新高潮,同时更迈出了国共第三次合作的新起步。连战此行,向世人展示台海局势仍由...(详全文) | |
华人海归面对二次移民 | 06年04月3期 |
本报讯(记者 李春雁)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海外华人来说,故乡早已不是昔日的故乡,回家需要重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俨然成了二次移民。法政大学社会学部田??淳子教授最近做了一个调查研...(详全文) | |
台湾府院对胡连会低调审慎 | 06年04月3期 |
本报讯 连胡二会外加15项“大礼包”效应,国共绕过台湾政府直掳台湾民心,对执政民进党造成正面冲击。个别领袖和激进派立委持续情绪性开骂,但府院接连两天维持低调审慎,只由陆委会发表简短声明表示欢迎,“促尽速与政府协商”。 对于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与中国...(详全文) | |
台湾基本民众 从新政策得到实惠 | 06年04月3期 |
本报记者 张石 4月16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与连战一同赴大陆参加“两岸经贸合作论坛”的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政策会副执行长张荣恭先生,张荣恭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 记者:请您谈一下对大陆方面本次接待国民党代表团的感受。 张荣恭:在我们这次大陆访...(详全文) | |
日本外交蓝皮书 促华增加军费透明度 | 06年04月3期 |
本报讯 日本外务省提出“2006年日本外交蓝皮书”指出,中国应该让国防开支更加透明化,但中日关系不应该因此受到阻碍。外相麻生太郎4月14日在内阁会议上作报告。 关于中国国防开支连续18年以两位数增长一事,蓝皮书首次采用了激烈措辞,称“国防开支存在...(详全文) | |
桥本访中受电邮威胁 亲中派身不逢时 | 06年04月2期 |
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日本前首相、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桥本龙太郎4月6日表示,他与日中友好七团体会长联袂访中,诚心诚意与中方商讨改善两国关系的良策,却不想收到不明电邮辱骂他是“卖国奴”、“国贼”,这让他情难以堪。桥本此话是在当天由日中友好七团体举办...(详全文) | |
留学生东海道千里走单骑 | 06年04月2期 |
本报讯(记者 孙辉)最近,上智大学留学生白旭东做出了他来日本后的第二个自行车旅行计划,想在黄金周骑自行车穿越古代日本东海道的53个驿站。 今年28岁的白旭东2002年来到日本,他非常喜欢旅游,希望把日本的美丽风光介绍给在日华人朋友和来日旅游的中国...(详全文) | |
铁腕小泽一郎当选新党首 民主党和中国... | 06年04月2期 |
本报讯(记者 张石)日本最大在野党民主党4月7日下午击败了竞争对手菅直人,当选新任代表一职。由此,这名在日本政坛颇具影响力的重量级后台人物终于重新走到前台,担负起收拾经受连续打击而一蹶不振的民主党“旧河山”的瞩望。在当选记者招待会上,小泽一郎回答本报记...(详全文) | |
2005年度对中日元贷款750 | 06年04月2期 |
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2005年度对中日元贷款预算额度预计为750亿日元,较上一年度的858亿7500万日元减少100亿日元。3月23日,日本内阁决意推迟2005年度对中日元贷款的决定时间,据估计最终的内阁决议将在5月以后做出。 2004年3月末,...(详全文) | |
出访四国行程3万公里 温家宝会见华侨... | 06年04月2期 |
本报讯 访问四国、历时8天、出席70场活动、行程3万多公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和柬埔寨的正式访问4月8日晚结束。每到一国,温家宝都会看望当地华侨华人,向他们介绍祖国的发展,民族复兴的希望和未来发展应该关注的问题。 从对中国...(详全文) | |
胡锦涛会见日中友好七团体 中日关系重... | 06年04月1期 |
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在中日关系持续冷却、日本政治即将进入后小泉时代之际,日中友好七团体负责人出访中国,并于3月31日受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欢迎和会见。以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为首,日中友好七团体会长联袂访中,在中日关系史上还是第一次,显示了在政府交流...(详全文) | |
中国留学生遭群殴身亡 | 06年04月1期 |
本报综合消息 4月1日上午11时15分左右,在东京都丰岛区池袋的一座杂居楼房的二层,池袋警察署的警察发现一具20多岁的男性尸体,据说此人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其面部和头部有被殴打过的痕迹,警视厅组织犯罪对策二课与池袋警察署以杀人事件立案,并开始进行搜查。 ...(详全文) | |
中澳签署进口铀协议 | 06年04月1期 |
本报讯 经过几个月的谈判后,中国和澳大利亚终于在4月3日签署了进口铀的协议。中国保证将把进口铀用于核能发电。正在澳大利亚访问的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和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出席了签字仪式。 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上40%的铀矿储藏,此前一直拒绝出口给中国,理由是...(详全文) | |
他信获胜容易安国难 | 06年04月1期 |
本报讯 泰国议会选举的投票活动于4月2日举行,泰国全国8600多个投票站准时向选民开放。由于民主党、泰国党和大众党3个主要反对党抵制选举,只有看守总理他信.西那瓦领导的泰爱泰党和其他10多个小党参加选举。即使反对党不抵制选举,凭藉在农村地区的广泛支持,...(详全文) | |
京沪高速铁路2010年投入运营 | 06年04月1期 |
本报讯 中国铁道部4月3日宣布,京沪高速铁路即将开工建设,预计工期5年,2010年投入运营。铁道部说,京沪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共设21个车站,每天至少可运送22万名旅客。全程运行时间5小时,比目前缩短9小时。京沪高铁是一条客...(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