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看日本
共 2645 条新闻
孙晴:日本的杜鹃花 大别山的映... | 22年05月2期 |
作者: 孙晴五月黄金周走在日本的大街上,随处可见修剪得平平整整矮墙般的杜鹃花灌木丛花儿绽放,密密匝匝,互相依偎,竞相辉映,红红火火,热烈奔放,它们好像在呼唤着:春光好美啊,我们也要为春天锦上添花。杜鹃花是有传说的,周朝末年蜀王杜宇称帝,重视农耕,爱护子民,...(详全文) | |
杨恺明:结缘福冈 | 2022/05/13 11:11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作者:杨恺明 (原广东省珠海市驻日本经济贸易代表处 首席代表)作为珠海市驻日经贸首席代表,笔者曾多次赴日本九州岛福冈市进行交流合作拜访和洽谈。在所接触的众多日企人士中,与总部位于该市的“九州松下电器株式会社”(日...(详全文) | |
黄凤莲:闲话卢森堡 | 2022/05/07 11:09 |
文学园地闲话往往与无聊连在一起,往往与婆婆妈妈的唠叨连在一起,我兼而有之,想把自己在卢森堡见到的、想到的,跟大家唠叨一番。老太我尚不痴呆,费了半年时间,学会了三种洋文版的问好。中国人见面说“你好”,相互打电话时第一句也是&ldquo...(详全文) | |
凌鼎年:寻访辛弃疾故居(散文) | 2022/05/06 16:41 |
文学园地中国的读书人几乎没有不知道辛弃疾的,甚至可以说中国的文化人几乎没有谁没读过辛弃疾诗词的,读得多一点少一点而已。我是哪一年接触到辛弃疾诗词的,已记不清了,应该是在中学时代吧。但真正对辛弃疾的诗词产生深刻印象,并从此难忘是在七十年代末去了北固山后。北固...(详全文) | |
文海:偶然与想像 | 22年05月1期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作者:文海日本电影善于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拍成星球大战一样,不过想想我们这些一般的素人一辈子也遇不到什么大事件。滨口龙介的《偶然与想象》(豆瓣8.3),一如既往地以小见大,拍出了一般小人物的大事件。想到我的跑步,也和这部电影名字一样,完全...(详全文) | |
裘索:一瓣一心康乃馨 | 22年05月1期 |
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东瀛荷风】——“母亲节”文学专辑征文之八作者:裘索每每走出地铁表参道站B2出口、买花或不买花自然而然地都会走进青山花茂店,见花架上各类花器中满插的各色各型的母亲花、唤醒了奔波劳作中的自己,...(详全文) | |
火凤凰:母亲节(外二首) | 22年05月1期 |
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东瀛荷风】——“母亲节”文学专辑征文之七 作者:火凤凰 母爱如海。康乃馨簇拥着 微笑着 把一份份最好的祝福送给你 馨香萦绕 母亲节我祝福母亲们: 节日快乐,身康体健 耳畔低语,今天...(详全文) | |
林祁:端午节的鼓点 | 22年05月1期 |
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东瀛荷风】——“母亲节”文学专辑征文之六作者:林祁黄昏,我以海问与天对话龙舟搁浅在哪里庆幸穿过情人节还剩这个节日一个诗人与亿万鼓手呼唤这个节日多久了,我的心比离骚还要孤寂打捞芳草美人的欲望...(详全文) | |
河崎深雪:从翻译的角度看性别和“角色... | 22年05月1期 |
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东瀛荷风】——“母亲节”文学专辑征文之五 作者:河崎深雪2021年,即被疫情戏虐的第二年,日语性别语言学会在2月举行了一个在线研讨会,也在11月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学...(详全文) | |
丹娘:小燕子的歌 | 22年05月1期 |
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东瀛荷风】——“母亲节”文学专辑征文之四作者:丹娘“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真美丽”。这是一首流行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电影...(详全文) | |
长安:天上观母性 | 22年05月1期 |
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东瀛荷风】——“母亲节”文学专辑征文之三长安天上的鲁迅在世时并未上过天,只是梦见过“自己正和墓碣对立”,残破的墓碣上仅存的文字中有这么一句:“于浩歌狂热...(详全文) | |
赵晴:大伴坂上郎女是穿越的吗? | 22年05月1期 |
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东瀛荷风】——“母亲节”文学专辑征文之二作者 赵晴 于名古屋鸿隐阁周末。雨。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今天终于可以不必早起,从床头的一堆书中随手抽出一本,倚在窗前懒懒地看。是一本有关《万...(详全文) | |
弥生:2022年的母亲节 | 22年05月1期 |
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东瀛荷风】——“母亲节”文学专辑征文之一作者 弥生【东瀛荷风】导语2022年的母亲节到来的时候,不知道从2月24日开始的俄乌战争会不会结束?也不知道因为疫情、从4月初就开始封城的上海会不...(详全文) | |
盖晓星∶巴图—在大阪过日子 | 22年05月2期 |
文学园地巴图是北京的满族人,他不会说日语,却选择了来日本“过日子”。通过Hello Talk(语言交换学习软件)认识了我的学生千叶君,我请千叶君再给我介绍一位有故事的人时,他把巴图的名片推给了我,后来又很不负责任地补充一句:&ldq...(详全文) | |
沈 津:我与燮翁四十年 | 2022/04/29 16:50 |
作者:沈 津中山大学图书馆特聘专家、版本目录学家南京很久没来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来过南京多次,都是为《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之事。28年前,我在南京丁山饭店参加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委会主任委员扩大会议后不久,就离开了祖国。这之后,则是从美国回上海探亲期间...(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