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看日本
共 2744 条新闻
拍电影的资格:与国家权力斗争 | 13年01月2期 |
■刘 柠 2012年10月12日,著名电影导演若松孝二(Kouji Wakamatsu)在东京遭遇车祸,头、腰部受重创,昏迷5天后去世,享年76岁。至此,这位浑身充满反骨的、日本影坛著名的“无赖派”导演完成了最后的谢幕。23日,东京...(详全文) | |
日本培训机构注重信誉 | 13年01月2期 |
日本学习塾各种基准与规范的建立,便于社会监督,便于有效约束举办者的办学行为,对规范和引导学习塾依法开展培训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年来的报告显示,日本校外培训对日本学生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成绩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详全文) | |
安藤忠雄的格物之美 | 12年12月2期 |
■刘柠(北京) “在建筑中,人的自豪感、人对万有引力的胜利和追求权力的意志都呈现出看得见的形状——建筑是一种权力的雄辩术。”当尼采说这话的时候,他还没经历过国家资本主义,更未预见到全球化。而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详全文) | |
石原慎太郎是毛泽东的粉丝 | 2012/12/05 17:56 |
中文导报记者 张石原东京都知事,现日本维新会代表石原慎太郎虽然以反华著称,但是他对毛泽东却是高看一眼,特别是对毛泽东的哲学著作,更是赞美有加。2012年11月30日,在日本记者俱乐部举行了日本众议院选举前的党魁讨论会,轮到石原发言时,他说:“日本现在处于...(详全文) | |
日本大选: 朝三暮四 乱相迭生 | 2012/11/25 18:02 |
中文导报综合消息(记者 张石)日本12月16日,日本将举行第46届众议院议员大选,大选前夕,老牌政党在加紧制定选举公约,鼓动宣传;新成立的政党合纵联横,争当能抗衡与左右政坛的“第三极”。纵观这次大选前哨战,大致有政治右倾化、争点模糊化、联合庸俗化等特点,可...(详全文) | |
日本众议院大选鹿死谁手? | 2012/11/19 11:35 |
本报综合消息(记者 张石)日本众议院16日下午召开全体会议,议长宣读天皇解散诏书。在随后举行的临时阁僚会议上,日本内阁决定将于12月4日进行众议院选举公示,投票在12月16日举行。这次大选,将在野田所率领的民主党内外交困,四面楚歌的情况下进行,民主党从第一...(详全文) | |
野中广务眼中的石原慎太郎(图文) | 12年11月3期 |
中文导报讯 记者 张石编者按:11月8日,在东京华侨会馆,原自民党干事长野中广务应东京华侨总会之邀,真多当前的日中关系举行了讲演会。野中特别谈到了曾是挚友的石原慎太郎,他对石原慎太郎的看法独到、深刻、颇有启发。以下是《中文导报》归纳的野中广务演讲内容拔萃。...(详全文) | |
日本人为什么喜欢石原慎太郎? | 11年11月1期 |
三家村张石10月,日本的《正论》杂志以“谁最适合做日本的首相”为题做舆论调查,安倍晋三排名第一,而石原慎太郎排名第二。2011年12月30日, 在《朝日新闻》所进行的同类调查中,石原慎太郎排名竟然第一。他还在1999年的东京都知事直...(详全文) | |
日本人的爱国 | 12年11月1期 |
(晴海观)黄文炜 诺贝尔奖得主山中伸弥说:“诺贝尔奖属于日本这个国家。”这是笔者在日本多年来听到的最爱国的话了,日本人基本不把“爱国”挂在嘴边,2月11日的建国纪念日一直是静悄悄的,最多就是“交番...(详全文) | |
今村昌平的勇气 | 12年11月1期 |
亥鼻东瀛万景路“我最喜欢女人的下半身”。这是日本著名导演今村昌平在接受日本NHK电视台采访时的惊人之语。据说就为了这一句话,NHK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曾大为头痛,头疼于在访谈节目正式播出时是否要删除这句话,值得庆幸的是,最终这句话得以...(详全文) | |
《日本名胜中国渊源》介绍 | 12年10月4期 |
由华人学者唐胜春撰写的《日本名胜中国渊源》由中文导报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日本全国各地与中国有关的名胜之处。书中以“有中国渊源的日本名胜古迹”为主线,从华夏先祖东渡日本开始,将秦始皇使者徐福、后汉阿知王、唐朝杨贵妃、明朝遣臣朱...(详全文) | |
不以国视人 研究日本的人性化方向 | 2012/10/04 18:21 |
彭鹏(东京都) 我曾经读过一位大学老师的论文,其开文第一句便引用了这样一句话,“人类若想自救,就必须找到共通点”。这句话于我有着一种很大的启发。 我不是专门从事日本学研究的,对日本文化及日本人的认识尚有很多欠缺,...(详全文) | |
日本人的笑 | 12年09月3期 |
亥鼻东瀛万景路是不是原话忘了,说个大致意思。松井中队长带兵前往李庄搜索李向阳和粮食,威逼村民小宝子说出粮食藏匿地点时道:“嘿嘿嘿嘿,不说的干活,死了死了的有”。这是电影《平原游击队》的一个片段。也是我最先接触到的日本人的笑,阴阴的、...(详全文) | |
画中历史更鲜活 | 12年09月3期 |
三家村张石研究历史的学者,不用说,最重视的是文献考证,但是有的时候,一些艺术作品往往比文献包含更丰富的史学信息,让我们看到更加鲜活的历史生活场景。如中国古代人物画从原始社会彩陶上的纹饰算起,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从彩陶上寓意深刻的人物到战国、汉代帛画人物,从...(详全文) | |
“欺负”是日本的恶习 | 12年09月3期 |
■ 付 丽看了9月6日第917期29版的文章《当“欺负”成了文化后》,感到愤怒。我认为欺负不能够成为文化和习惯,欺负是日本固有的弱肉强食的恶习!15年前,我刚来日本时,就发现了这一恶习。后来的见闻和经历更让我体会到“欺负”在日本普遍存在,令人惊心动魄。我讨...(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