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笔会
共 2161 条新闻
杨文凯:海岛樱花梦 东瀛身后名:怀念... | 25年07月2期 |
作者:杨文凯《中文导报》社长、总编日本华人美术家协会理事6月22日,听闻杨永琚老师病逝噩耗,备感震惊,也少不了寂寞的心情。一个多月前,永琚老师还热心响应并参加第三届“燕和中国画学会展”,出品了两幅四尺整张的大画。展览结束后,原画寄回...(详全文) | |
陈达明:缅怀杨永琚 | 25年07月2期 |
作者:陈达明 文学博士东京海派书画院院长海外王雪涛研究会学术主持日本华人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6月24一早,景泉兄在微信上告诉大家,永琚兄走了。这消息来得突兀,我竟一时不能信。现在这个信息时代,在我接到消息的瞬间,网上已经都在传闻永琚仙逝的事,有的寥寥数语,...(详全文) | |
曾勤、曾黎:我们的追悼文 | 25年07月2期 |
作者:曾勤日本华人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日中现代墨画会会长曾黎日本华人美术家协会理事日中现代墨画会副会长 近日,惊悉杨永琚老师仙逝,我和妹妹都感到十分悲痛,我们失去了一位画坛中大师级的老前辈,特表深切的哀悼。我和妹妹曾黎來日后都居住在群马县高崎市,杨永琚老师也...(详全文) | |
高小飞:怀念永琚先生 | 25年07月2期 |
作者:高小飞全日本书法家协会会长画苑名门久慕时遥程万里赴京师雪翁一会平生愿海外频将美誉驰这是我于2016年2月祝贺永琚先生的日中书画院成立二十五周年纪念展时的即兴偶得。永琚先生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精于绘事,并仰慕王雪涛先生,后在著名画家徐燕孙门人的推荐下...(详全文) | |
武乐群:书画缅挚友 余韵忆故情 | 25年07月2期 |
作者:武乐群日本二胡振兴会名誉会长日本华人美术家协会顾问 我与杨永琚先生于1988年同年东渡日本,因书画相识结缘,回想起来在异国他乡已渡过三十七个春秋,可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 记不得是哪一年的画展上,永琚先生送给我他为日本名刹长...(详全文) | |
王子江:缅怀旅日著名画家好友杨永琚先... | 25年07月2期 |
作者:王子江日本华人美术家协会会长杨永琚先生,这位旅日著名画家,是我们的好朋友,同時也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水墨艺术家。他的突然离世,让旅居日本的华人美术界陷入深深的哀伤与缅怀之中。他的作品,是中华文化与日本文化交融碰撞下绽放的绚丽花朵,更是他个人精神世界的生动...(详全文) | |
杜海玲:和日本人聊了聊“本音”和“建... | 25年06月4期 |
中文导报 笔会文萃作者 杜海玲和两名日本人午饭,聊了聊日本人的“本音”和“建前”。窃以为我旅居日本38年,对于日本文化也算有粗浅的了解,但这次谈话还是刷新了我的浅薄见识,心里生出淡淡的忧伤。首先他们直言...(详全文) | |
杭州纪行——水墨江南 佛影茶香 | 25年07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聆听书韵 凌庆成引 言江南春早,万物新润。此行自沪入杭,三日游走西湖山水之间,尝茶味、访古寺、忆诗人,不觉身在画中。杭州素有“人间天堂”之誉,实则不仅美在山水,更胜在人文与风骨。走入它的青山绿水,亦仿佛走进了千年文化长廊。此文为行中随记,...(详全文) | |
房雪霏:香港印象·2025 | 25年07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杂记帐 房雪霏香港的最早印象,来自歌曲《香港之夜》。邓丽君唱的,盒式磁带,索尼手提式黑胶塑录放机。时间大约在1982年前后。这首歌创作于1976年,几年后流行于大陆。通过耳道深植入记忆中的,是开首的“夜幕低垂红灯绿灯霓虹多耀眼...(详全文) | |
黄文炜:爱恋是延年益寿的法宝 | 25年06月3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晴海观 黄文炜爱恋不是恋爱,但是比恋爱更包容。本文所说的爱恋是日语的“推し活”。前段时间,90岁的前娱乐记者东海林典子在长寿访谈节目《彻子的房间》中谈到了她的活力源泉。她表示,经历了初恋和与已故丈夫的爱情后,如今正...(详全文) | |
晋鸥:“错过”的相遇:我与木心的精神... | 25年06月3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苍茫山馆 晋鸥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邂逅是命运的安排,让我们在不经意间与那些璀璨的灵魂相遇。而对于我来说,与木心的“错过”,便是一段充满机缘与感慨的经历,一段关于乡愁、文化与自我寻根的漫长叙事。故乡的呼唤与早期记...(详全文) | |
张石 :中国古代的爷爷们带不带孙子? | 25年06月3期 |
文学笔会 三家村作者 张石据人民网2014年8月28日报道,根据中国老龄中心的调查,目前我国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的老年人比例达66.47%。在孩子2岁半以前,祖父母作为主要照顾者的比例高达60%-70%,其中有30%的儿童甚至被长期寄养在祖父母家中。随着孩...(详全文) | |
汪先恩:迷离的平成35年 | 25年06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积水谭 汪先恩不管学富多少车,无知远远大于有知。在东京呆了三十多年,直到2024年(令和6年)11月5日,才第一次知道有个地方叫鲛洲。地名由来有点神,说是镰仓时代,此地在鲛鱼腹中发现了观音像。一旦听说,就不得不频繁往来鲛洲,近半年来,不思...(详全文) | |
裘 索:金石力 草木心 | 25年06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道乐轩 裘 索艺术巨擘吴昌硕诞辰180周年,海内外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位清末民初继往开来的海派文化的创立者。甲辰年的元旦翌日,日本首屈一指的东京国立博物馆拉开了吴昌硕诞辰180周年为期三个月展览的序幕,同年12月31日作为上海唯一的国家重点艺...(详全文) | |
杨文凯:先有“银座” 后有“银行” | 25年05月3期 |
银座夜景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杨文凯 外国人访日入境游如火如荼,到东京必逛银座是访日行程的标配。银座,日本最有代表性的繁华商业区和高档购物街,媲美法国巴黎的香榭里榭大街和美国纽约的第五大道。然而,银座的今生是世界级消费热土,其前世却未尽然。事实上,与&...(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