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笔会
共 2177 条新闻
| 黄文炜:捕鲸的日本人残忍吗 | 19年01月4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 晴海观 黄文炜2018年12月26日,日本宣布脱离IWC(国际捕鲸委员会),中国媒体亦对此事大为报道。官方媒体的报道配图有些刺激,给读者看血淋淋的鲸鱼。新闻倾向显而易见,有国内朋友跟我说:“日本人很残忍啊。”看新闻,确实给人“残忍”的印...(详全文) | |
| 华 纯:狼与丧家之犬 | 19年01月2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禅味闲话 华纯 飞机降落在浦东机场。鲁贤为坐上出租车向市中心方向驰去。远郊有此起彼伏的烟花爆竹炸响,渐渐烟火离开了视线,只听见风速擦过玻璃车窗。政府规定市区内不许燃放烟火,街上冷冷清清,少有人影,城市有一下子被掏空了的感觉。 司机搭话,这...(详全文) | |
| 张石:谭嗣同与月照 | 19年01月2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张石 一八九七年九月,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入日本公使馆避难。谭嗣同也曾一度进了日本公使馆,但他不是为了逃命,而是为了将自己的一些诗文、家书交给梁启超。当时梁启超劝其与之一起避难。而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没有不流血的,但是在我国没有人...(详全文) | |
| 汪先恩:黄檗说来是文化 | 19年01月2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 积水谭 汪先恩 白井艳子、林文清与汪先恩谈黄檗文化上次,白井艳子陪同林文清先生到我家,本来是谈健康养生问题,结果谈了一上午黄檗文化,林先生是福建黄檗文化促进会会长,谈起来如数家珍。黄檗是中药,也是文化,更是中日交流的历史文化。黄檗树的皮...(详全文) | |
| 杜海玲:香江旧事之新浦岗的女工 | 18年12月4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 三家村 杜海玲新浦岗是香港九龙的一个旧区,可以理解为工厂区,有很多很多轰鸣着老旧空调的大楼,由于高楼互相抵挡着阳光,人走在下面就总觉暗暗的。刚到香港没有多久,母亲去应试了电子厂——那时候香港就两种工厂任何时候都在...(详全文) | |
| 黄文炜: “卖思想”这样一种职业 | 18年12月4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晴海观 黄文炜认识一位在中国略有名气的日本人,说得玄一点,他从事的是“卖思想”的工作,曾经在知名时尚关联企业从事过生产、流通、营销等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十多年前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用自身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到企业、大学等开演讲会,当然他...(详全文) | |
| 汪先恩:惠风西湖水 和畅罗浮山 | 18年12月4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积水谭 汪先恩1811房看到的惠州西湖一角几年前,在东京,初次听灿培先生说,惠州也有西湖,便一直想到南国看看。2018年11月18日,有幸出席广东药科大学60年庆典,当天下午,曾志谦和赖忻出现在喜气四溢,花团锦簇的广东药科大学,我便依依惜...(详全文) | |
| 杨文凯:从潇湘八景到富岳三十六景 | 18年12月2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杨文凯现代海派大家吴湖帆所画《潇湘八景》潇湘,中国湖南的代称,泛指湘东、湘西、湘南三地,也称三湘。潇水与湘江是湖南的两条大河,在永州市北面的苹岛汇合,奔流汇入洞庭湖,形成了洞庭烟波的美丽景色。古代文人学士好以数字说事,把洞庭美景归...(详全文) | |
| 万景路:也说日本的物哀文化 | 18年12月2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东瀛亥鼻 万景路物哀,(もののあわれ、物の哀れ)字典上释义为日本平安时代的王朝文学中重要的文学审美理念之一。原指人们通过触感、眼见、耳听等所感受到的隐隐含有人生无常、事物无常的一种淡淡的哀愁美。不过,个人认为早在平安王朝文学形成之前,物哀...(详全文) | |
| 陈 骏:隐私・网红 | 18年12月2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千院 陈骏隐私到底是什么?这是长期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或许这本身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永远无解的难题。是那条弯曲的小道可以通向你家的后院,还是那道无声的目光以最短的直线距离抵达你的内心?是身份证上的号码对应的某年某月某日,还是微信朋友圈里那歪...(详全文) | |
| 张 石:为放鱼而养鱼的日本人 | 18年11月4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张石 我家的原来的房东在我住他的房子的时候是一位50多岁的消瘦的汉子,他是一名日本的“二级建筑士”,不言而喻,他的工作就是盖房子。要说他的业余爱好,在我看来就是养鱼了。他家有一个很大的院子,种着各种蔬菜、果树、奇花异草,花草招来了...(详全文) | |
| 杨志宽:邓丽君不是天才 | 18年11月4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丽君苑 杨志宽1953年出生,1995年离世。1月29日出生,农历12月15日,差两周迎来龙年。5月8日骤然而走,5月28日入土为安。一生中邓丽君小姐和数字8有不解之缘。香港赤柱故居是18号,车牌号也有8,对于华人,8代表发财,邓小姐一生...(详全文) | |
| 陈 骏:不是八卦 | 18年11月4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千院 陈骏最近,间谍或者流亡或者爆料或者通缉令的话题比较热门,其实大多是捕风捉影的传说而已,我觉得。想起我朋友圈里的几件真人真事,记录下来,你权当酒后茶余的八卦好了。中学同学A先生早已定居美国,从事物理学研究涉及核机密的干活。每次到中国...(详全文) | |
| 杜海玲:要不要看我的微博 | 18年11月2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杜海玲时间就是生命。为了节约你们看文章的时间,我直接从微博搬过来,全是短的,总有一段适合你。由于微信用来发工作内容比较多,所以微博成了我各种随手偶感。毕竟微信朋友圈所有亲友都能看到,你们懂的。微信各种礼节性点赞,微博经常有生人说个...(详全文) | |
| 黄文炜:天津“慢游” | 18年11月2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晴海观 黄文炜10月下旬,因受邀担任全国首届日语NAT-TEST演讲赛评委而来到天津。一座城市的节奏可能就藏在它的空气里,走进天津,不知不觉心静下来了,脚步慢下来了……一来天津就感觉生活节奏慢,可能跟一不小心住进了“历史”里有关。在天津所...(详全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