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笔会
共 2177 条新闻
| 黄文炜:多元之爱 | 19年08月3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晴海观 黄文炜辻仁成是我所喜爱的日本作家,睿智的遣词造句让人阅读顺畅,他尤其擅长爱情小说,描写得美轮美奂。今年5月,辻仁成的最新爱情小说《爱情漂流》上市前,我便第一时间预约,一睹为快。小说写的两对夫妇的奇妙的爱的故事。两个家庭的女儿在同...(详全文) | |
| 雪 菲:追思堀切道子女士 | 19年08月1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杂记帐 雪霏堀切道子,享年92岁,上周六5月18日长眠。她是我到日本最早认识的几位友人之一。初见时,我几乎不能说成句的日语,她就努力用自己掌握的不超过5个中文的单词跟我对话,满面含笑,时而自我调侃说自己没出息,学了多年中文却不能用汉语与我...(详全文) | |
| 张 石:蚂蚁与人 | 19年08月1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张石我一直以为蚂蚁是一种了不起的昆虫,它们比我们人类的历史早多了,有1亿4千万年的历史了。每当下雨的时候,我经常看见蚂蚁们都会在蚂蚁洞的上面堆起一大堆土,据说是为了清除洞里面的潮气,干燥的环境更适于它们的生存。我也经常看见蚂蚁拖着...(详全文) | |
| 杜海玲:从前日本随笔都很短 | 19年07月3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杜海玲梅雨天写文章,楞是写不出来长的。只好看书,翻翻手边的《枕草子》和《徒然草》,这两本书,被称为日本随笔文学的双璧。而我有惊人的发现,那就是这两本书里都是很短很短的文字,寥寥数语,这还不是原版,而是翻译为现代文的。于是我就决定写...(详全文) | |
| 汪先恩:上野《三国志》展观感 | 19年07月3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积水谭 汪先恩几个月前,上野的路上和街面上,就竖起了《三国志》展的广告。2019年7月8日下午,开展仪式在上野公园内的东京国立博物馆举行,这次的《三国志》展,由中日双方共同主办,大义上为纪念《中日文化交流协定》签署40周年。1872年创立...(详全文) | |
| 华 纯:当香水瓶刻上了“文学”序列... | 19年07月3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禅味闲话 华纯 这个故事或许是发生过的。在世界最终端的邮局寄出了一个没有收件人地址的包裹,不知过了多少年月,有人发现了它,在桌上铺平皱巴巴的包装皮。那层皮是达尔文与罗伯特·菲茨罗伊船长穿越麦哲伦海峡使用过的泛黄的航路图。打开...(详全文) | |
| 汪先恩:浅谈留学 | 19年07月3期 |
|
——欧美同学会《留学生》杂志8月号卷首语积水谭 汪先恩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坚持对外开放,虚心学习,就能不断进步,而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就会一直退步。留学,对个人、对国家都是进步的重要阶梯。春秋时代,孔子就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详全文) | |
| 汪先恩:立命馆的中国缘 | 19年07月1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积水谭 汪先恩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过日本的大学,迄今为止,只有在东京的早稻田大学和在京都的立命馆大学,恰巧日本也只有这两所大学是担任过首相的政治家创立的,胡锦涛去的是早稻田,温家宝去的是立命馆。陈独秀及李大钊等曾在早稻田学习过,与中国有缘,...(详全文) | |
| 黄文炜:自闭是一种知性 | 19年07月1期 |
|
黄文炜:自闭是一种知性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晴海观 黄文炜听一位服装设计师说起,给人量体裁衣时发现,绝大多数人的双手、双脚长度上有微小的差异,并不是完全相等的。这倒是个有趣的事儿。不过,细想起来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是所谓“人无完人”的生理意义。与残障者相对应,有...(详全文) | |
| 华 纯:永远的莫斯科河——纪念父... | 19年06月4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禅味闲话 华纯 1956年,父亲站在阔别16年的莫斯科河边,背后映现出克里姆林宫的一座塔楼,就此拍下了这张传世之照。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照片辗转半个世纪后,俄罗斯的出租司机载我来到了这一地点。我用英语再三询问,确认莫斯科河的这一位置对照无...(详全文) | |
| 汪先恩:白西先生的预言 | 19年06月1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积水谭 汪先恩2017年10月8日之后,再也见不到白西绅一郎先生了。尽管开过几次追思会,总觉得他还在身边,朋友们聚会,依旧谈到他。在程永华大使的欢送会上,见到文凯,他也说,白西老先生在该多好,看到中日关系改善,老人家该有多高兴!明天要出差...(详全文) | |
| 张 石:大姨 | 19年05月2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张石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们家里雇了一个保姆,是一位山东老太太,我叫她“大姨”。大姨微胖,走起路来一颤一颤,因为她是小脚。 大姨没有什么文化,在我死磨硬泡地缠着她讲故事的时候,她总是给我讲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虱...(详全文) | |
| 黄文炜:平成时代在日本感受中国发展 | 19年05月2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晴海观 黄文炜平成时代30年间,在日华人的生存状态有了一定的变迁。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记忆深刻的得与失。初见的日本和现在的日本,离开时的中国和如今的中国,都发生了沧桑或隽永的变化。不得不承认,从宏观上看,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是紧密相联的,而...(详全文) | |
| 万景路:台湾人亲日并非斯德哥尔摩综合... | 19年05月2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亥鼻东瀛 万景路 笔者也去过几次台湾,对台湾人的日本情结多少有些直观的了解。个人认为,台湾人之所以对日本乃至日本人有好感,并不能单纯的归结于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原因。这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定义也可以看出,因为该病症也...(详全文) | |
| 华 纯:世界上唯一的花,会是“无用... | 19年04月4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禅味闲话 华纯曾经在书斋翻出昭和64年的500元硬币。昭和64年仅有7天,1月7日昭和天皇驾崩,改年号为平成。那时我刚接到春季去日本公司就职的通知。所谓“昭和年间”,从公历1926年起经过了62年加14天。搞不清楚昭和与公历歷年的人可以这...(详全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