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笔会
共 2177 条新闻
| 汪先恩:砥砺前行的日子 | 20年02月1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积水谭 汪先恩到了21世纪20年代,有些年轻人把提砥砺与前行连在一起,不少机构还把砥砺前行当口号,耐人寻味。砥砺就是磨刀石,其中颗粒细的为砥,粗的为砺,砥砺前行本意就是杠着磨刀石向前走,这是古人的智慧,是生产力低下时代的壮举。对此,倍感亲...(详全文) | |
| 张 石:二战后中国人对日本有多宽容 | 20年01月3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张石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以后,当时中国的最高统帅蒋介石发表《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世界人士书》。他在这篇由自己亲自撰写、宣播的讲话中说:“我中国同胞们必知‘不念旧恶’及‘与人为善’为我民族传统至高...(详全文) | |
| 万景路:让日本人自叹弗如的台湾礼让文... | 20年01月3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亥鼻东瀛 万景路在日本网上曾看到一位日本人大发感慨,感慨啥呢?他感慨的是平生第一次被小孩子给让座了,而且是在台北。原来他在去台湾旅游时,有一次在台北新光三越百货店的大众餐厅就餐,买好饭后却找不到空座,这时两位吃完饭正兴致勃勃玩手游的小朋友...(详全文) | |
| 汪先恩:在荣成看天鹅 | 20年01月3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积水谭 汪先恩2019年12月30日下午,蓬勃和吴庆明先生,陪我来到威海市荣成的烟墩角海湾。北风吹,雪花飞,天空阴云低垂,云开处露出蓝天,道是无晴却有晴。云缝的阳光照到水面,水面上满是大天鹅,以白天鹅为主,间杂几只灰色的,地上有黑天鹅。黑...(详全文) | |
| 杜海玲:香江旧事之进了家老千公司 | 20年01月1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杜海玲是1986年香港的春节过后,妈妈让我辞去了在电子厂资料部的工作,复习迎考四五月的会考。为了说明会考,我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网页复制来这段话:“于1978年开始举办香港中学会考(会考),被誉为香港最具规模的公开考试之一,资历备受...(详全文) | |
| 杨文凯:澳门往事之回归前夕 | 19年12月3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杨文凯 海飘烟雨,雾锁长桥。回归前几天,寒暖气流交汇,使澳门笼罩在深重的阴云之下。虽然已是12月的天气,但霏霏的冬雨连绵不绝,颇有黄梅雨季的感觉,也给澳门人一些异样的心理暗示——这是1999年12月澳门回归前夕,我去现地采访时留下...(详全文) | |
| 陈 骏:山东的味道 | 19年12月3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千院 陈骏山东十日游,就从第一站孔夫子的老家曲阜说起。没有书本上的陈腐气息,没有想象中的神圣感觉,一切都是崭新的肤浅的,这几乎是国内景区的通病。过几年重新粉刷一次,油光锃亮的让你看不到时代的痕迹和历史的年轮。尤其是孔庙外围新砌的墙,横看...(详全文) | |
| 万景路:日本“大名”一词儿由来 | 19年12月3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亥鼻东瀛 万景路 日本的“大名”一词儿据说最初起源于平安时代,从平安时代末期开始至江户时代为止,日本古代把拥有“名田”(指冠以名字的土地)并养有“家子郎党”(指家臣家仆)的武士称为“大名”。而“大名”一词是由大名主而来,大名主又是由名主演...(详全文) | |
| 黄文炜:“不登校”少年办教育的启示 | 19年12月3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晴海观 黄文炜“人为什么从小要上学?”不管在哪个国家,绝大多数人都觉得从小学到大学的十多年寒窗苦读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阶段。那么假设不上学,你会选择怎样的人生之路?日本一位14岁的原“不登校”少年野泽翼颠覆了世人关于教育的传统理念,他不上学却...(详全文) | |
| 张 石:想起那些被你伤害过的亲人,... | 19年12月1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 三家村 张石 我时常想起舅舅。我只有一个亲舅舅,我姥姥和外公只有我母亲和舅舅两个孩子。我对舅舅的历史知道得并不多,只知道原来也是一个知识分子,打得一手好算盘,心算也十分迅速,但是后来得了一场大病,手有些颤抖,打不了算盘了,就去做翻砂工...(详全文) | |
| 微博话语:网友热议高以翔节目现场倒毙... | 19年12月1期 |
|
新京报我们视频:【追我吧观众签保密协议,目击者还原高以翔晕倒经过】28日,《追我吧》录制现场观众告诉@紧急呼叫,高以翔当时倒在路边,在现场的明星说了一句“你看他眼睛好像不对”,随后艺人接二连三赶来,医护人员也跟着过来。高以翔被抬上救护车后约10分钟,主持人...(详全文) | |
| 弥 生:梦绕西湖千千回 | 19年12月1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作者:弥生 (日本) 梦想小镇千岛湖一 1984年的初夏,我独自坐在西湖边,在等一位 《东海文学》 的编辑老师。傍晚的西湖,波光粼粼,游人不多,我坐在能看到三潭映月的长椅上,心里忐忑不安。我是坐了很久的绿皮火车,兜里揣着两个馒头,从有着大...(详全文) | |
| 苏士澍:汉唐遗韵 笔墨佳情——高小飞... | 19年12月1期 |
|
作者:苏士澍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为书法篆刻家高小飞先生作品集的出版写序,自然就想到了笔墨论。如果说画如其魂,那么说书如其灵,大抵是不会错的。画魂与书灵。画者,通书道;书者,通画道。这在艺术文化史上非常多见。但问题在于,虽然书画都属于空间的视觉艺术,虽然都是用...(详全文) | |
| 汪先恩:村冈久平的访华轶事 | 19年12月1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积水谭 汪先恩 村冈久平与鸠山由纪夫前首相、后藤田正纯议员、白刚公参等出席中国留日同学总会活动。 2019年9月18日,村冈久平先生悄悄地走了,享年87岁。日本一条很朴素新闻: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名誉副会长,公益社团法人日中友好协会名誉副...(详全文) | |
| 汪先恩:聊斋 | 19年11月3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积水谭 汪先恩 盂兰盆节,发源于印度,成熟于中国,却扎根于日本,其地位在东瀛好像仅次于过年,放长假,人们纷纷回乡以祭祖。盂兰盆节也称鬼节,鬼节里,粗粗浏览了一下讲花妖鬼狐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感慨良多。我对蒲松龄感兴趣,缘于1991年...(详全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