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笔会
共 2177 条新闻
| 杜海玲:2020,一些时间的节点 | 20年04月3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杜海玲在时间的节点上,写几个字记录。我打开电脑的此刻,是2020年4月9日。这一天我总会想起走过罗湖海关的情景。36年前的这一天,南国的太阳映照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我跟随父母亲从广州乘火车到深圳,人挤着人,嘈杂里排着长长的队,走过罗...(详全文) | |
| 黄文炜:我的奥运记忆 | 20年04月3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晴海观 黄文炜2020年,原有诸多世界性大事,东京奥运、5G诞生、美国总统选举,英国脱离欧盟……尽管人类聪明到可以制造各种AI为自己服务,但是世间不时会出现未知的敌手,如强势病毒。令世人猝不及防的新冠病毒凶猛来袭,以致2020年东京奥运不...(详全文) | |
| 杨文凯:奥运停摆是日本人心中永远的痛 | 20年04月1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杨文凯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已经卷入了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其冲击性破坏力丝毫不亚于过去100年里发生过的两次世界大战。大地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一切都在改变中,没有人可以幸免。此时此刻,心存侥幸是无知无畏,也是毫无责任之举,全...(详全文) | |
| 万景路:日本对中国兴趣满满与中国对日... | 20年04月1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亥鼻东瀛 万景路 日本对中国感兴趣应从古今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古代日本对中国感兴趣,基于“以华为师”的主导思想;另一个是现代日本对中国感兴趣,基于他们欲时时解剖中国的一种复杂心理。古代日本最先接触到的文明即为中华文明,那时候...(详全文) | |
| 黄文炜:口罩里藏着礼仪、仁心和个性 | 20年03月3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晴海观 黄文炜2020年,口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深入我们的生活。几乎全世界的人都养成了戴口罩的习惯。因为新冠病毒,人们把口罩当成了救命稻草。在中国、韩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地,都出现了排长队买口罩的人间景象,这些日子不禁反复自问:人类与口...(详全文) | |
| 房雪菲:疫情期间中日出入境纪实 | 20年03月3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杂记帐 雪非①长春龙嘉机场扫码申报、登机进机场大厅,先扫码完成出港旅客健康申报,之后排队办理登机行李托运手续。我前面有7个人,看一下起飞时间只剩下45分钟,问柜台人员是不是时间有点紧,她说“是有点紧张,提前40分钟停止办理,你去跟排在你前...(详全文) | |
| 张 石:中日陶瓷器—人类文化立体... | 20年03月3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张石如果美是人对鬼斧天工的自然的感悟和通过自然对自身的认识,而劳动是人们在开辟生存之路的同时发现美的途径,那么生活杂货中就包含着人们对于美的最初发现,并将使这种发现永远延续,而陶瓷器,是生活杂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绳文中期土器。摄...(详全文) | |
| 杜海玲:香江旧事之布行的先生小姐们 | 20年03月1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杜海玲此前写到我会考毕业后乍一求职就进了家诈骗公司,匆匆出来,再依照报纸广告,这回找了一家人声鼎沸一看就是真正业务繁忙的公司。这是一间布行,说是布行,并非排列着各色布匹的店家,而是贸易公司,与印染坊打交道,给制衣厂提供按他们要求印...(详全文) | |
| 汪先恩:与蝙蝠零距离 | 20年03月1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积水谭 汪先恩蝙蝠们万万没有想到,在2020年伊始就搞得名誉扫地,被人们说成是恶性病毒之源。当下的蝙蝠,估计感到生不逢时,当年白居易可直言“蝙蝠鼠中仙”,把蝙蝠奉为神仙,并自比白蝙蝠,作《洞中蝙蝠》:“千年鼠化白蝙蝠,黑洞深藏避网罗。远害...(详全文) | |
| 万景路:日本人讨厌中国人的理由变了 | 20年03月1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亥鼻东瀛 万景路近两年关于这个话题已经有过很多议论,理由也大同小异。随着中国游客大批的涌入日本,国人那些不拘小节或曰不遵守公共道德、秩序的行为也被日本人时时目睹、经验着……比如随地吐痰、随处吸烟;就餐时不守日本餐桌礼仪,吃自助餐不仅乱抢多...(详全文) | |
| 华 纯:戥秤上的度数 | 20年03月1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禅味闲话 华纯 金善宣从延边寄出的一封信,最初很让我感到意外和惊喜。久违了的激动带着挥之不去的恻隐之心,使我在异国熬过了漫长岁月后重拾记忆,从裂开的一条缝里渗漏出点点滴滴来。我家里人知道金善宣是我在东北延边插隊落戶时认识的村民,那时他刚好...(详全文) | |
| 陈 骏:龙爷的故事 | 20年02月3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千院 陈骏喜欢讲故事的龙爷是个有故事的人。龙爷姓刘,笔名龍昇,东洋镜网站的同学们都尊敬地称他龙爷。龙爷的故事,要从他父亲说起。龙爷的父亲龙太爷,当年是还乡团的。我们那代人应该记得《闪闪的红星》中那句台词“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对,胡汉三就...(详全文) | |
| 杨文凯:有感明治时代的未来预想 | 20年02月3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杨文凯 一般而言,对未来的预测,离不开现实依据,也需要不羁的想象力,这些都是媒体的专利和强项。在经济高速成长,社会飞跃发展,世人对未来充满好奇和憧憬的时代,未来预想更是插上了翅膀。近代日本,类似于“未来某某年,世界会变成这样”的预...(详全文) | |
| 杨志宽:从唱歌走向歌唱 | 20年02月1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丽君苑 杨志宽(真智) 80年代的某年暑假,那时我应该是小学四五年级,在东北吉林省梨树县大房身乡农村老家四哥家客厅里听了一盘众多歌手拼盘的盗版磁带,里面有我今生听到的邓丽君小姐本人演唱的《恰似你的温柔》。那是特别,非常,十分,相当美好的记...(详全文) | |
| 黄文炜:给自己一个“万岁” | 20年02月1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晴海观 黄文炜日本人喜欢高呼“万岁”,比较常见的是政治活动中,如议员选举,获胜的议员和团队成员欣喜若狂,一起高举双手喊“万岁”。团体的聚会或者举办某个名义的活动时,在最后往往也来个集体高呼“万岁”,庆祝活动圆满成功,祝愿愈加繁荣昌盛,亦是...(详全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