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笔会
共 2161 条新闻
杨志宽:流光逐暮霞——写给邓丽君小姐... | 25年02月3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丽君苑 杨志宽今天是邓丽君小姐72岁的生日,我给她写封信。邓丽君小姐:您好!称呼您为“您”,是因为一直记得,若您健在,今年已经72岁了,依然是我敬重的亚洲歌坛姐姐。可您42岁便翩然而逝,而我早已过了42岁,甚至看上...(详全文) | |
房雪霏:饺子 | 25年02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杂记帐 房雪霏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总共没见过几次奶奶,她这句话我却记得极其真切。百姓心里,饺子就那么好吃,天下第一。家里有老老人,衣食住行样样说道多。光是这一个饺子,平时一年吃不上几次,一旦吃,就吃出不少的喜庆也吃出不少戒律。平生...(详全文) | |
裘 索:京都叶红时 | 25年02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道乐轩 裘索 京都,远远地望去、城市周围绵亘着碧绿的山峦,清水奔流,到处耸立着寺院的尖塔和神社的屋顶……京都,近近地望去、春天的花草,夏日的虫鸣,秋季的红叶,冬令的寒寺,格子窗、暖帘、京菓子……东山魁夷这样描绘着。 川端康城则写到:看京都...(详全文) | |
张石:这位大家的短词中深藏多少爱情故... | 25年02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文萃三家村 张石清代诗词大家纳兰性德,是清代作词第一人,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他的词作有时哀婉凄切,有时豪放壮阔;有时细腻如丝,有时气吞山河;有时凄黯苍凉,有时隽永深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其“北...(详全文) | |
王子江:怀念水墨艺术家马骁先生 | 25年01月3期 |
作者:王子江王子江简历:日本华人美术家协会会长,日本水墨艺术协会会长,日本美术家联盟的正会员,日本NHK电视台水墨画讲师,日本宝冢大学美术学部的客座水墨画讲师。得知马骁先生逝世,作为画界的朋友感到非常的悲痛!在艺术的浩瀚长河中,马骁先生以其独特的艺术眼光和...(详全文) | |
卓 民:追思马骁的水墨艺术 | 25年01月3期 |
作者:卓民卓民简介:旅日华人艺术家,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客座研究院,《日美展》审查委员,日本女子美术大学讲师。马骁先生走了,我想,他是很幸福的。他的水墨画,受到了日本一流艺术家的高度评价,受到了日本各社会阶层的普遍欢迎,受到了在日华人艺术家们的拥戴和赞誉,...(详全文) | |
武乐群:怀念多才多艺的马骁先生 | 25年01月3期 |
作者:武乐群武乐群简介:画家、音乐家。NPO法人日本二胡振兴会名誉会长,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日本华人美术家协会顾问 我与马骁先生的交往始于二十多年前的一次画展,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马老的泼墨作品,看似随心所欲,毫不经意的泼墨却是胸有成竹、巧夺天工的自在,有着...(详全文) | |
杨永琚:绘画·心声——悼念马骁先生 | 25年01月3期 |
作者:杨永琚杨永琚简介:出生于广西,师从王雪涛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中国画学会顾问,日中国际美术协会会长,海外王雪涛研究会会长。日中書画院院长,潍坊市书画家联谊会艺术顾问。 深秋初冬,落叶悲声!惊闻马骁先生病逝的消息,心情沉痛而惋惜!引起无限...(详全文) | |
陈达明:纪念水墨艺术家马骁先生 | 25年01月3期 |
作者:陈达明陈达明简历:上海出生,1987来日留学,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大学院艺术学美术史专业博士课程,文学博士。大东文化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非常勤讲师。日本美术史学会会员,早稻田大学美术史学会会员。东京海派书画院院长,马骁水墨画会顾问。雨里深山雪里烟, 看时...(详全文) | |
晋 鸥:沉痛缅怀著名画家马骁先生 | 25年01月3期 |
作者:晋鸥晋鸥简介:日本华人文联主席,西泠印社理事,晋鸥艺术学院院长。2024年11月下旬的一天,我收到了马艳老师的一条微信消息:“突然打搅,很抱歉,我们怀着悲痛,不得不通知大家,MAKAYO艺术协会会长、水墨画家,我们最爱的亲人马骁因病救治无...(详全文) | |
杨文凯:马骁水墨天地 生命继续飞翔 | 25年01月3期 |
作者:杨文凯杨文凯简介:《中文导报》社长、总编辑,东京海派书画院副会长、日本华人美术家协会理事。作者按:马骁先生离开了我们。2025年1月13日,我参加了“马骁追思会”,感慨良多。回想起20多年前,在位于草加的自宅事务所中,我对马骁...(详全文) | |
裘索:三入三重为看藏 | 24年12月4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道乐轩 裘索 日本的“藏”,相当于古代中国大户人家贮藏珍贵财物的土库。“仓廪实而知礼仪“,远古就有仓廪府库之说。“土库千年调、金疮百战功、叹兴亡一场春梦“,元曲更是...(详全文) | |
华纯:人在草木间 | 24年12月4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禅味闲话 华纯正值春暖花开,东京到处挤满了赏花的游人。姗姗来迟的樱花,树枝上的新绿,使得周末出行的人心情大好。我离家之前,给花道教室的指导老师渡边玉梅发去短信,经京王线转南武线,再转去青梅方向的电车,这路上差不多要花费一个半小时。玉梅回复...(详全文) | |
华纯:沉痛哀悼著名学者饶芃子教授 | 24年12月2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禅味闲话 华纯饶芃子教授自从教以来,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她广泛运用比较文学和文艺学的理论,尤其在分析海外华文文学与文化传统、地域文化及异域文化的互动时,提出了许多见解。例如,在研究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华文文学时,曾借用...(详全文) | |
陈骏:微信十年之从共享油条到独食咸鸡 | 24年12月2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千院 陈骏那天爬山时阿雷当众对我说,你当年说过你大概只能活到70岁,一定要在那之前把钱用完。我实在记不得说过这样的话,可是我也不能说阿雷造谣,因为有生之年把钱用完确实符合我的基本思路。即使我说过70岁,我就不能改了?宪法都能改呢。我现在...(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