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采风
共 3100 条新闻
留日海归“报之以李” | 09年04月1期 |
本报讯(记者 周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投入与回报的过程。原京都大学留学生、中国人女导演冯艳女士执导的三峡纪录片《秉爱》,从3月28日开始将在京都、大阪地区上映。冯艳女士表示,因为来京都留学,所以才有今天的纪...(详全文) | |
与世界遗产相伴一生 ——记周剑生的摄... | 09年03月4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1994年,周剑生从日本出发,拍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迄今15年。 多年来,周剑生怀揣著中国护照,以个人之力走遍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拍下了300多个世界遗产项目,成就了华人摄影界一道灿烂的风景。 2008年...(详全文) | |
领略古法出新奇 ——记沈强第40回... | 09年03月4期 |
本报讯 在日中国书画篆刻家沈强日前在东京文京区的区民中心画廊,举办了第40回彩墨书画篆刻展。此次画展,展示了沈强新近创作的75件作品。 每次个展,沈强都以不同专题形式推出。他认为:以专题表现,对自己是一种新挑战。一个书画家应在各方面都有尝试和突破...(详全文) | |
中日首次共同制作动画片 | 09年03月4期 |
本报讯(记者 张石) 日本宝富株式会社等3月17日在东京新大谷饭店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与中日企业共同制作的电视动画片《三国演义》已经完成了。这是两国从企画阶段一直到完成始终合作制作的第一部作品。 参加制作的除了宝富以外,还有节目制作公司的未来行星...(详全文) | |
“节俭”成华人生活新主题 | 09年03月4期 |
■ 本报记者 孙 盈 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波及到许多在日华人家庭的日常生活当中,日本4月开始的新年度当中,“节俭”成为了许多在日华人家庭的生活的新主题。 姜小姐2007年与被派遣到首都圈内的一家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工作的丈夫一同从中国辽宁省来...(详全文) | |
中日战争史诗情感巨片 《梦墙》北京正... | 09年03月4期 |
本报讯 由日本太阳升集团和北京春秋院线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投资,中日合拍的电影《梦墙》正式开机,并于3月13日在北京伊锦园酒店隆重召开新闻发布会。 出演新影片的“小阿信”小林绫子、风间彻,邓紫衣等《梦墙》剧组全体演员登台亮相,向媒体公布了各自在影...(详全文) | |
大三国志展成功的意义 ——专访中国文... | 09年03月3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由日本东京富士美术馆主办、黄山美术社参与企画、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提供特别协力的《大三国志展》,自2008年5月3日东京开展以来,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走遍日本,历经东京、北海道、神户、福冈、高松、名古屋、前桥等七个地方,总计吸引...(详全文) | |
三洋董事的中国情 | 09年03月3期 |
■ 本报记者 孙 盈 关野弘干先生是日本战后通商产业省培养的第一批懂中文的官员。如今68岁的关野先生操著一口流利标准的中文。他表示,学生时代的自己从未想过一生会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 关野弘干1941年出生在东京池袋。关野先生的小学老师,曾...(详全文) | |
爱心送给四川小朋友 | 09年03月3期 |
■ 关乃平 日本全国高职、高专联合会会长,东洋美术学校校长中崬三郎先生是中国的老朋友,近三十年来,他先后访问中国多达130多次。办了很多和中国相关的“第一个”的事,比如:海外首先创立的中国水墨画科就设立在东洋美术学校;1987年在银座举办了中国...(详全文) | |
永远的修行者 ——访华人画廊经营者顾... | 09年03月2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东京银座是高级画廊的集中地和激战区。在泡沫经济时期,银座画廊曾经超过600家,集一时之盛;即使在今天,银座依然汇集著200馀家画廊,堪称日本最大的高级美术品的展示区和集散地。 银座画廊业潮起潮落,与时俱进。但无论是拥有百年历史、...(详全文) | |
华人建筑师现场为学子授业解惑 | 09年03月1期 |
■ 本报记者 李春雁 2月15日,一群筑波大学的学生来到日本著名的设计公司——株式会社日建设计参观学习。他们的老师,日建设计的设计部长、日本一级建筑师、旅日华人陆锺骁对学生们的设计作品进行讲评后,又带领学生们对日建设计大楼进行了参观,让学生们对设计工作的...(详全文) | |
李磊:日本大学里的中国人院长 | 09年03月1期 |
■ 本报记者 李春雁 随著春天的来临,中国每年一度的人大政协“两会”也即将在北京开幕。世界各地的“两会”代表纷纷启程前往北京。全日本中国人博士协会会长,日本法政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院院长李磊教授作为海外专家代表被邀请参加今年的中国政治协商大会,他将把在日...(详全文) | |
坐著轮椅去北极——记在日华人英树先生 | 09年03月1期 |
■ 本报记者 孙 盈 在日华人英树先生是一位坐著轮椅的残疾人,但却不符合普通人印象中的“残疾人等同于弱势群体”的形象。英树先生1957年出生于中国天津,一岁零九个月的时候,一次医疗事故让他身患小儿麻痹造成终生残疾,脊椎及四肢留下严重后遗症。1977年,...(详全文) | |
留日学人为中国教育改革建言 | 09年02月4期 |
本报讯(记者 刘秋鸿)2月14日,中国驻日使馆教育处举办了由在日华人教授、研究学者、留学生在内的30多人参加的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座谈会。 驻日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孙建明首先讲话,他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详全文) | |
不景气下 华人靠资格保收入 | 09年02月4期 |
本报讯(记者 孙辉)在经济危机下,不少在日华人的收入也大幅缩水。为了维持生计,许多人开始考资格,以求在前景看好的行业就职。 家住大阪的李兰女士是一名保险销售员,三年前她在某著名保险会社就职,工作内容主要是向在日华人介绍人寿保险商品。在会社里,管理者都...(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