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视点
共 1218 条新闻
物权法是中国改革新出发点——季卫东谈... | 07年03月3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北京两会如期结束,最大的看点莫过于人大全会高票通过《物权法》,为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公平环境和制度保障。神户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教授、著名法学专家季卫东先生接受本报采访,讲解了《物权法》之于中国的现实意义。季卫东认为,制定《物...(详全文) | |
为市场经济建设公平的法制环境——关志... | 07年03月2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第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定调民生问题的同时,也重点审议通过引起广泛争议的《物权法》和与企业实际利益休戚相关的《企业所得税法》,受到强烈关注。旅日华人学者、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主席研究员关志雄先生长期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关注中国的市场机制和法...(详全文) | |
中日在帮美国扩大金融危机 | 07年03月1期 |
编者按 2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先生在日中协会主办的讲演会上,做了有关世界宏观经济等问题的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本报未必同意演讲提出的一些观点,也未必认可列举的个别历史事实,温铁军先生的演讲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这两天我在早稻田大学...(详全文) | |
中国政改将沿袭经改模式——访《中国崛... | 07年02月4期 |
■ 本报记者 周宏 中国崛起,对周边国家来说,是机遇还是威胁?现在人们对这个问题似乎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但是,中国崛起之后将要面临哪些问题?要维持现有的经济发展速度,今后主要解决哪些问题?这些依然是最令人关注的话题。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曾经担任过日本驻中国...(详全文) | |
马英九老实反被老实害——访台湾大学教... | 07年02月3期 |
■ 本报记者张石原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2月13日因涉嫌将首长特别支出费存入私人薪资账户,未用于公务,又作为个人财产申请报税,涉嫌贪污,遭台湾检方正式起诉,为此辞去国民党主席一职。就马英九遭起诉本身和事件将对台湾政局带来的影响,本报记者采访了台湾大学政治与...(详全文) | |
日本是否会建立自己的CIA? ——访... | 07年02月2期 |
■ 本报记者 张石 目前,安倍政权正在紧锣密鼓计划建立日本的“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日本的NSC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目的和功能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防卫研究所研究部第6研究室主任研究官松田康博博士。松田博士回答了记者的相关提问。以下...(详全文) | |
安倍和小泉的靖国认识不同——访公明党... | 07年02月1期 |
■ 本报记者 张石 自民党国对委员长二阶俊博与公明党国对委员长漆原良夫联袂,于1月20日-22日访问了中国,与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等举行了会谈。双方一致同意,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在8-9月份实行中日2万人相互交流计划。...(详全文) | |
旧话重提“光华寮” | 07年01月4期 |
■ 北京自由撰稿人 刘柠 据日媒体报道,1月23日,关于位于京都市的留学生宿舍“光华寮”归属权问题的诉讼,日最高法院向诉讼双方代理人分别送达了聆讯通知书,将于近日听取各方对于“到底谁是代表中国的政府”的意见陈述,使这件40年悬而未决的事件重新浮出水面。光华...(详全文) | |
将中日关系推向不可逆转轨道 | 07年01月3期 |
■ 中联部部长 王家瑞 编者按 1月17日,中国共产党和日本民主党共同设立的“交流协议机构”专门会议在东京举行,双方就中日关系及亚洲问题等进行了交流与讨论。中国共产党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一行访日,参加了会议。本文为王家瑞在两党专门会议上作基调发言的摘要,...(详全文) | |
日本改宪无须改九条——专访日本国土交... | 07年01月2期 |
■ 本报记者张石日本国土交通大臣冬柴铁三先生1月10日在国土交通省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就日本开放中国游客来日旅游以及中日关系诸问题,回答了提问。以下是采访纪录。记者:前些日子冬柴先生访问了中国,和中国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等举行了会谈。能不能就日本方面有关中国游...(详全文) | |
2007:走向成熟的中日关系 | 07年01月1期 |
■ 庚 欣 新年伊始,身在日本的中国人,几乎都在为中日关系的转暖庆幸、祈福。难忘的2006年,在中日关系史上留下了太深的烙印,双边关系在跌至建交以来的谷底后,又随著一次日本首相的例行换届更替,在双方高层精心操作下,迎来了政治关系的戏剧性转圜。2007...(详全文) | |
2006年中日关系十大新闻 | 06年12月4期 |
■ 本报编辑部中 日关系“政冷经热”状态,在2005年达到高峰。随著小泉在2006年退任自民党总裁和内阁总理,中日关系也走到了物极必反的临界点。2006年的中日关系,可以用拨云见日来形容,更印证了“阳光总在风雨后”的说法。小泉在8.15强行参拜靖国神社,使...(详全文) | |
中日就朝核展开军事对话?——访原防卫... | 06年12月3期 |
■ 本报记者 张 石 日本原防卫厅长官、众议院议员加藤峢一先生,12月13日在众议院第二议员会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就中日军事交流的前景、安倍政权下的中日关系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以下是采访记录:记者:前些日子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了日本,您和他们一起举行了...(详全文) | |
日本为何想见识“中华神盾”? | 06年12月3期 |
■ 国际先驱导报 李雨桐中日军事交流本是好事,但如果报有利用军事交流刺探情报等其他目的,则反而会降低双方互信。据日本《读卖新闻》4日报道,日前结束的第7轮中日防务安全磋商中,日本方面提出,强烈希望日中军舰在明年能实现互访,甚至提出具体的军舰是东海舰队的“现...(详全文) | |
用数字描述中国崛起之路 ——听胡鞍钢... | 06年12月2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编者按:最近,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应东京工业大学邀请来日访问交流2个月。近日,他先后在日本外国人记者俱乐部、大阪产业大学、早稻田大学、东工大、应应大学等处,分别就“中国十一.五规划”、“中国的新发展观”...(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