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要闻
共 2873 条新闻
2005年在日华人十大新闻 | 06年01月1期 |
2005年的在日华人社会,有过灿烂季节,也经历平淡时光。身处中日关系不断恶化的时代夹缝里,在日华人的心情是压抑的,处境是尴尬的,充满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随着华人在日安居稳定倾向日益明显,华人社会的变化发展将更多地折射出日本主流社会的变化特点,这也...(详全文) | |
2005年中日关系十大新闻 | 06年01月1期 |
2005年中日关系在2004年“政冷经热”的基础上继续下滑,呈现出明显的“政冷经凉”倾向。尽管2005年是战后6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纪念之年,抚今追昔,继往开来,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反思责任,履行义务的最佳时机,但中日关系却没能在这个难得的...(详全文) | |
外务省解读外相发言 麻生提“中国威胁... | 06年01月1期 |
本报讯(记者 张石)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2005年12月22日上午,在内阁会议结束后的记者会见时说:“邻国有10亿人口,拥有原子弹,军费开支连续1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如果内容又极不透明的话,人们就会问:其内容究竟如何?就会产生如此意识:他们正在成为一种...(详全文) | |
钱其琛将接掌海协会? | 06年01月1期 |
本报讯 随着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病逝,研究台湾问题的北京权威人士透露,曾有人提议由前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出任海协会会长,同时没有听到反对声音。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于去年12月24日上午7时许在上海瑞金医院病逝,享年90岁。汪道涵...(详全文) | |
日本民间对中国好感创新低 | 06年01月1期 |
本报讯 中日关系因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而陷入谷底,两国民间的敌对情绪也变得愈加浓厚。 日本内阁府在2005年12月24日公布舆论调查显示显示,对中国持好感的日本人跌至百分之三十二,创历史新低;对中国持负面感觉的日本人则超过百分之七十一,创下历史新高...(详全文) | |
联合国讨得半年羹 | 06年01月1期 |
本报讯 12月23日为解决联合国两年期预算问题的最后期限。在“大限”来临之际,美国和日本等5个发达国家提出了一份折衷的预算方案。但按照以往情况推算,这份预算案只够联合国大约半年的开销。 新出炉的预算方案由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5个...(详全文) | |
布莱尔称中国有望加入八国集团 | 06年01月1期 |
本报讯 英国首相布莱尔12月21日表示,中国有望加入八国集团经济峰会,恐怕中国经济将超越美国。布莱尔表示,无可避免,中国将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他恐怕中国经济不仅是超过英国,而且将超越德国、日本,最终是美国,这是“大势所趋”。 布莱尔...(详全文) | |
前原代表祭出“中国威胁论” 时尚政治... | 05年12月4期 |
本报讯(记者 张石)最近,日本最大在野党首领、民主党代表前原诚司在访问美国和中国之际,公然宣称中国是日本“现实的威胁”。他这种突如其来的手法,不仅引起了中国方面极大反弹,也在民主党内造成了极大混乱。在日本,新生代年轻政治家不分执政与在野,纷纷追逐鹰派...(详全文) | |
中国访日人数将达80万 银联卡刷到日... | 05年12月4期 |
本报讯(记者 周宏)中国人漫游各国,在海外高消费,不断引起世界惊呼。12月15日,继欧洲五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比利时和卢森堡开通中国银联卡受理业务之后,日本也正式为来访的中国游客开通银联卡受理业务。日方表示,中国游客在日本的平均购物支出接近11万日...(详全文) | |
东亚峰会勾勒共同体雏形 | 05年12月4期 |
本报讯 首届东亚峰会12月14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向亚太地区一体化迈出象征性的一步。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6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与会。这一区域16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半数以上。此前,第11届东盟首脑会议于12月...(详全文) | |
朝鲜无限期 中止六方会谈 | 05年12月4期 |
本报讯 朝鲜外交部日前发表声明,由于美国对平壤实施金融制裁,为废除朝鲜核计划所举行的六方会谈将“无限期”中止。朝鲜外交部发言人在接受朝鲜通讯社访问时指责美国在“捏造谎言”破坏六方会谈。 发言人说:“美国正逐一推翻六方会谈共同声明中达成的基本原则...(详全文) | |
东亚峰会小泉尴尬 | 05年12月4期 |
本报讯 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从12月12日到14日,第11届东盟国家峰会、及东盟与中日韩峰会(10+3)、首届东亚峰会相继召开。这些会议召开之前,日本政要说了许多要当“东亚领袖”的是非之话,极大增加了峰会的噱头。此前,日本首相小泉纯...(详全文) | |
扁马王隔空互动 谁来组阁? | 05年12月4期 |
本报讯 台湾政局频掀波澜,组阁人选再次成了各方关注的政治焦点。继立法院长王金平之后,现在的最新人选又冒出了一个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 王金平日前说,他和总统陈水扁见面时谈过组阁问题,不过他只是其中一个阁揆人选,并且透露他有向陈水扁建议,由马英九...(详全文) | |
国立追悼设施调查费泥牛入海 | 05年12月4期 |
本报讯(记者 张石)12月14日,由超党派国会议员组成的“国立追悼设施思考会”举行第四次集会,邀请历史学家半藤一利到会演讲。思考会会长、原自民党副总裁山崎拓在会后表示:将不再向政府要求把建立国立追悼设施的调查费列入明年预算。 半藤一利在演讲中指...(详全文) | |
2005中国矿难悲怆回思录 | 05年12月3期 |
本报综合消息(记者 李春雁)12月5日,时值年末,网上有问卷调查“2005年哪些新闻令你难忘”,引起了人们关注。一网友的回答让人心中泣血:“中国矿难!是啊,矿难、矿难、还是矿难,11月27日黑龙江矿难临头,171名矿工命殒;12月2日河南矿难再起,4...(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