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看日本
共 2645 条新闻
张石:什么样的俳句在日本才算好? | 22年06月3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张石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定型诗的形式,由五、七、五、三部分十七个音组成,一般要有表现季节变化的“季语”,也有没有季语的,称为“无季俳句”,江户时代称为“十七字”,...(详全文) | |
傅耐琴:糯艾飘香 | 22年06月3期 |
作者 傅耐琴期待间,又一年糯粽飘香时来,菖蒲、艾草又插上了门楣。记忆里,这个节始终是很隆重的。热闹、喜庆、欢腾,还有芬香与甜糯。当然,最最不能缺失的,便是那团圆的念。喜欢端午,因弥浸周遭的艾草清幽味道,浓郁的药香,却是分外好闻,想来没有人对这种让身心舒...(详全文) | |
木子浪:给女性朋友讲讲大S的过错是什... | 22年06月3期 |
木子浪我有时会接到一些女性朋友的相谈或求助,关于婚姻,家庭,升学,育儿,工作等等。或者我是一个情商低的人,或者我是一个任性且心直口快的人,总之这个年龄已经不想把时间和生命无聊地浪费在无用的“世辞”(奉承话)和廉价的安慰上。我基本不会...(详全文) | |
迟泽准:缅怀我的老领导——索尼前CE... | 22年06月3期 |
作者:迟泽准我最尊敬的老领导之一,出井伸之先生永眠了。6月7日中午,接到秘书打来的电话,顿时不敢相信。年初时,他还精神得不得了呢。三个多月前,出井先生说,新冠疫情好转了,约好来我家餐厅一起吃火锅。结果前一天因他身体不适要去医院检查,结果直接就进了手术室。这...(详全文) | |
武乐群:刘天华在日本—纪念刘天华先生... | 22年06月2期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作者:武乐群 日本民族音乐被称之为“邦乐”,乐器亦称之为“邦乐器”也叫做“和乐器”。众所周知日本民族音乐深受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在邦乐中占主导地位乐器的琴(古筝),琵...(详全文) | |
杨恺明:驻日岁月拾萃之三 | 2022/06/06 22:47 |
作者:杨恺明 (原广东省珠海市驻日本经济贸易代表处 首席代表) 新世纪伊始,中国以深化改革开放之新姿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经历多年艰辛谈判历程,如愿以偿)。珠江三角洲地区(现称为“粤港澳大湾区”)因紧邻香港澳门,作为内地加工...(详全文) | |
沈 強:我在日本做白内障手术 | 22年06月2期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作者:沈强你有在日本做过白内障手术吗?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或许一辈子都没有想过要去做。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用眼不注意或过度的用眼劳累,都可能得白内障。很多人或许没有做过白内障手术,而我却在最近亲身体验了一次白内障手术的全过程:由开始紧张害...(详全文) | |
伯 阳:拍卖的世界,件件都是美... | 2022/06/04 14:15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作者:伯阳 东京中央拍卖书画部 距离珍藏拍卖,时间不知不觉也过了一个星期了。经过一周的沉淀,倏忽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是那么的梦幻却又如此真实。上週日,日本东京中央以出色的成绩为五月拍卖落下帷幕,在今夏的书画拍卖中一鸣惊人,大放异彩。其中...(详全文) | |
周剑生:追寻历史的痕迹——镜头中的世... | 2022/06/03 17:05 |
来源:《摄影世界》作者/图文:周剑生编者按:新华通迅社主办的《摄影世界》2022年第六期发表了“追求历史的痕迹——周剑生和他镜头中的世界遗产”的文章和黑白摄影作品。周剑生关注世界遗产28年,足迹遍布127个国家和地区,拍摄了500多处世界遗产,被誉为追寻世...(详全文) | |
苏蒂妮:酒店打工 求开空调 | 22年06月1期 |
苏蒂妮这天气,说热就热,一下子就热起来了。昨天顶着高温,去隔壁姐妹店上班,坐在带有空调的电車上,我开始担忧,这么热的天,中暑了怎么办?干我们这一行,最怕夏天。本来空气就热,再不给开空调,真是要当宇宙人了。我们自己的店铺,往年是五月底就开始开空调了,支配人比...(详全文) | |
杜海玲:端午节的碎碎念 | 22年06月1期 |
作者 杜海玲最近只觉得时间过得快。就像沙漏,细沙碎碎落,嘀嗒有声。而要做的事情又是那么多,不免心浮气躁,有时候打字只觉手指速度跟不上大脑,而一天的时间又只有这么多。非常羡慕精力充沛的朋友,都是一天只睡三五小时的,而我空有勤奋躁狂的心,却有春乏秋困的身,每...(详全文) | |
郭相声 石金楷:小熊“憨憨”的故事(... | 22年06月3期 |
文学园地老李头把那只熊宝宝塞进“大黑”的怀里时,“大黑”吃 惊的看着老主人,嘴里啍哼着,那意思是:“老主人,这是咋回 事?”老李头摸着大黑的脑袋,说:“‘黑子&...(详全文) | |
王春华:儿童节随想 | 2022/06/01 16:39 |
文学园地又是一年六一节。昨天我去牙科修牙,牙科的几位年轻女医生都在议论幼儿园要给她们的孩子过节的事情。是啊,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现在的孩子尤其金贵,都是家里的宝。今天一大早,群里的老同学叽叽喳喳,都在互相祝福节日快乐,想穿越回去呢!我的一个闺蜜给我发来一条微...(详全文) | |
“东亚艺术基金·文学空间”主持人阎先... | 22年06月1期 |
作者:耿立推荐人语:我和耿立是至今没见过面的老朋友,有二十多年了吧。最初,是通过读他的散文才关注他的,能写出那样的文字,绝对是个厚道人,何况我们又是菏泽老乡,有着共通的地域文化认同感,所以这喜欢便又递进了一层。多年来一直记得他写故乡人事的那些散文,《乡间的...(详全文) | |
沈強:东瀛刻印记 | 22年06月1期 |
中文导报 文学园地作者:沈强少年时喜欢画画写字刻印的我,曾向往着快点长大,长大后能够展翅高飞,一展身手的我,怎么都没想到少年时的爱好竟成了来日后自己从事艺术生涯中的一个不可分割并极富有乐趣和充满情趣的副业。35年前的寒冬,刚留学日本时,记得坐飞机的时候,每...(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