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看日本
共 2688 条新闻
陈喜儒:盐碱滩上的向日葵 | 25年04月2期 |
中文导报 文学园地作者:陈喜儒那是七十年代第一个春天。凛冽的北风抽打着茫茫盐碱滩。几座孤伶伶的草房在迷茫的风雪中发抖。室内冷冰冰的,毛巾冻得坚硬如铁,整齐地排列在铁丝上。被子一律被里朝外,虽然大小不匀,但却像豆腐块一样齐整,在临窗处排成一条直线。窗玻璃上的...(详全文) | |
沈强:怀念马骁 | 2025/04/07 11:12 |
中文导报 文学园地作者:沈强清明到来。连着几天的雨,虽然不怎么大,却细细绵绵,下得心也会觉得烦闷。也正应了唐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诗句之意。而每到这个樱花滿开的季节,我总会想起许多往事,许多朋友和亲人。笔者与马骁先生我怀念许多逝去的前辈先生們在我人生前...(详全文) | |
孟庆枢:数字时代翻译的文化悖论 | 25年04月2期 |
文学园地作者:孟庆枢-以“高砂”误译事件为例孟庆枢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跨文化交流变得愈发频繁,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翻译的助力下,语言的流动似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神经机器翻译(NMT)系统,作为一种依托深度学习和大...(详全文) | |
郑家希:在传统与当代交汇处探索艺术新... | 2025/04/04 17:23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成长背景与艺术启蒙郑家希,出生于日本大阪,成长于神户这座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海港城市。父亲郑剣豪是来自中国宁波的移民实业家,从小,郑家希父母带他参观各种美术馆博物馆、郑家希便展现出对视觉表达的敏锐感知。神户港的船舶、明治时期的西洋建筑与东方...(详全文) | |
晋 鸥:乌镇:一场春雨又一场梦 | 25年04月3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苍茫山馆 晋鸥2025年3月下旬,本该是东京赏樱的最佳时节。友人相邀纷至沓来,然而连绵的春雨却使人兴致阑珊。呆在千叶梅乡的自宅里,热茶一杯,独自倚窗,这正是我心之所向。听雨滴打小园,手中握着刻刀在印石上游走,墨香与雨气交织成一曲温柔的诗...(详全文) | |
潘城:微快朵颐·老银针 | 25年04月2期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作者:潘城入夜,醺醺然的老金摸出了一罐1981年的白毫银针来。切记,遇到这种茶十有九九是骗子。不才早在十年前就写过《白茶》一书,原本的白茶就没有“老”的概念,银针而能老,真能超过十年的就是天价,哪冒出来上世纪八十...(详全文) | |
孙晴:一年一度回上海 | 25年04月2期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作者:孙晴 三月中旬我和丈夫回到上海,一出浦东机场下着雨,第二天又下了一天的雨,有点阴冷。但是第四天开始高温30度,让人措手不及,难以适应,不少人穿上了短袖汗衫。 我们住婆婆家,婆婆九十多岁了,头脑清晰,腰腿不便,多半躺着休息,看到我们...(详全文) | |
陆海荣:听总导演谈《日中杨贵妃的响演... | 25年04月2期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光临。本次《日中杨贵妃的响演》的总导演是陆海荣。我曾是上海昆剧团的演员,来到日本后,拜师三代藤阴静枝先生,学习日本舞踊。2012年,我观看了藤阴先生的日本舞踊长唄《杨贵妃》,深感若将中日文化融合在一起,定能打造出精彩...(详全文) | |
杜海玲:去见了一位芥川奖作家 | 25年04月1期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作者:杜海玲3月下旬的一天,我坐了一个多小时电车,前往千叶市原市图书馆,听一名叫若竹千佐子的女士讲演。她是芥川奖作家,但她当上作家很晚,55岁开始学写小说,吭哧吭哧写,63岁获奖,以一本《我将独自前行》的书。这本书,是我翻译为中文的。我...(详全文) | |
玉红:篆刻初体验是刀锋下的文化碰撞与... | 25年04月1期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作者:玉红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今天早上在东京著名华人篆刻家沈强先生的指导下,完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枚印章,闲章“春”。位于东京文京区春日车站附近的活动中心,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第一次体验学习了篆刻。充实的学习过...(详全文) | |
裘索:平安文学古笔切——观《致光之君... | 25年04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道乐轩 裘 索周末的茶事稽古结束、师匠从茶服内取出写在怀纸上的“采菊南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让我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他精准地发音,转身又拿出禅语辞典找出整首的诗,让我将陶渊明田园诗中饮酒五的诗首尾慢速朗读一遍。生...(详全文) | |
晋鸥:我的东瀛一日之艺术分享 | 25年04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苍茫山馆 晋鸥2024年12月7日,星期六。东京的冬天如约而至,晨间的空气透着几分寒意,但天色晴朗,阳光洒落,映在街道两旁的银杏树上,金黄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低声诉说着季节的更迭。行走在这样的冬日街头,寒冷被阳光驱散,心中充满温...(详全文) | |
毛丽敏:与台北的堂妹初遇在上海 | 25年04月1期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作者:毛丽敏前段时期父亲在日本,台湾的叔叔不时打电话询问父亲何时回沪,当得知确定的日期,叔叔紧随其后预定了台北至上海的航班。我陪父亲归国后不久,终于在上海首次见到了前来的台北堂妹婷婷 。追溯至上世纪1949年前,祖父由于工作通常往复于海...(详全文) | |
张 石:中日诗人是怎样“以动写静”... | 25年04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张石以动写静,是中日古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体现了相反相成,和实生物,微妙和谐的美学意境。日本俳圣松尾芭蕉的俳句“静寂啊,蝉声渗到岩石里”(閑さや岩にしみ入る蝉の声)便是这样一种写法。这首俳句,...(详全文) | |
李 忠:中华新韵:赞美春天诗词10... | 25年03月4期 |
中文导报 文学园地作者:李 忠玉蝴蝶•樱花颂密蕊清纯娇嫩,一团锦簇,十里幽香。缀满枝头,神态淡雅端庄。洁如玉、飞飘雪夜;美犹旭、绽放霞光。扮沧桑,风花灿灿,云水茫茫。徜徉。娉娉惊艳,翩翩隽秀,袅袅霓裳。地阔山遥,婆娑仙境醉芬芳。爱悠悠、星河牵挂...(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