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看日本
共 2688 条新闻
东瀛岁月:中年 寻找快乐 | 15年10月3期 |
小蔡旭30岁一过,突然觉得自己离快乐远了,如梦初醒。青春好似隔了一个世纪,蓦然回首,离得那么远。小虎队的站台,大学时代离别时必唱的歌曲,不过隔了十年,却对不上口味。同年代的人大多结婚生子,忙于生活,奔走在柴米油盐之间。见面话题全是现实,孩子老婆车子房子,无...(详全文) | |
张 石:稻花灿灿--日本人的民... | 15年10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张石来到日本的中国地方旅行,你不可不去岛根县出云市,那里有日本最古老的神社之一--出云大社,供奉的神是被称为“国中第一灵神”的大国主命大神。那里最使人惊讶的,可能是神乐殿那根重达5吨的巨型稻草结“注连绳”,轻如羽毛的稻草,竟能编织...(详全文) | |
汪先恩:举头望山月 | 15年10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积水谭 汪先恩长期受语录滋养,我上中学前没有听说过李白,大学时代买了唐诗小册子,半懂不懂的读着,有些作品能产生共鸣,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李白的《静夜思》,概因浅显易懂,且感受类同,尤其是那句“疑是地上霜”。当年与小伙伴们在秋天圆月之晚,玩击鼓...(详全文) | |
黄文炜:安保法案成立之后的思索 | 15年10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晴海观 黄文炜9月19日下午,我终于来到了重大新闻的现场——国会前,安保法案当天凌晨成立,下午仍有数百人在国会前抗议,不过秩序井然,警察在现场维持,保证有一条通道让行人通行。有些示威者可能因为连日作战,显得很疲惫,有人把鞋子踢开,光脚坐在...(详全文) | |
杜海玲:言下意总在故事外 | 15年09月4期 |
三家村 杜海玲搞笑艺人又吉直树凭《火花》获得芥川奖,一时间媒体热议,粉丝惊喜,仿佛搞笑艺人写出了纯文学,甚至得奖,是十分不可思议之事。其实,优秀的搞笑艺人多“根暗”,即外表无厘头搞笑,实则内向阴郁,并因而拥有丰厚的内心世界。又吉直树的同行,也是搞笑大腕且当...(详全文) | |
雪 非:王桑,一路走好…… | 15年09月4期 |
杂记帐 雪非 前天晚上,获悉你踏上了赴往天国的路。今天,是你离开的第七天。两天来,我一直在心里默默为你送行。你丈夫说你生前爱看我的微信短文,那么,今天就让我为你做一篇文字,作为在你生命最后阶段我们相识于异国他乡的纪念,同时也借此表达我的悼念。...(详全文) | |
陈 骏:三十岁前去欧洲 | 15年09月4期 |
——欧行漫记之三 三千院 陈骏去了一次欧洲,走马观花的节奏实在太快。看得眼花缭乱审美疲劳,用个比喻,就好像是刚刚吃饱了早饭,九点钟就上大菜,此时即便是满汉全席也没有胃口啊。我向往的旅游节奏应该是这样的,边走边看边思考,甚至把手机关掉拿一本书在海滩边坐上半天...(详全文) | |
黄文炜:当恨成为往事…… | 15年09月2期 |
晴海观 黄文炜每到8月、9月,有关历史的记忆总是被唤醒,无疑这记忆的味道多是苦涩的,问题是我们要给这记忆涂上什么样的颜色,要留给下一代什么样的有关战争和历史的精神财富。8月15日夜晚,美国夏威夷州火奴鲁鲁市郊外的珍珠港再次燃放了象征着美日战争记忆和解的“...(详全文) | |
汪先恩:谈战争,日本人心中只有美国 | 15年09月2期 |
积水谭 汪先恩 日本的电视节目做得很细致,每年关于东京大空袭,广岛长崎原子弹的纪实与口述节目相当吸引人,学到很多知识,如核辐射与疾病。但慢慢发现,这些节目的共同特点是讲述如何受害,如何悲惨,没有因果,没有主语,结论是战争不好,核武器不好,闭口不谈为什...(详全文) | |
万景路:让我们纠结的“结” | 15年09月2期 |
东瀛亥鼻 万景路结,就是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中国史》记载,在旧石器时代,也就是说,在300万年前到1万年止,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会“绾结”了。据《周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记,事大,大...(详全文) | |
日本侵华战犯:摧残多国妇女 | 2015/08/22 09:55 |
国家档案局昨天在其官网发布了《“慰安妇”——日军性奴隶档案选》第六集:中国司法机关审讯日本侵华战犯形成的档案。 在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机关侦查处理日本战犯而形成的侦讯档案中,有数百名日本战犯的笔供、口供和侦讯总结意见书等涉及日军在占领地区...(详全文) | |
前 言:纪念战后70周年日本华... | 15年08月3期 |
前言 一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我们纪念什么?近年来,中日关系跌宕起伏,摩擦频发。任何一个不带偏见的人,都不能不承认,当历史纠葛和现实利益冲突时,常常被一种话语权淹没。历史的“记忆”或“失忆”,亦常被...(详全文) | |
华 纯:难忘的城市:聂耳终焉之... | 15年08月3期 |
作者:华纯日本华文文学笔会会长、世界华文旅游文学联会理事、国际笔会会员。曾发表小说《沙漠风云》、《茉莉小姐的红手帕》和散文集《诗的诱惑》等,多次获重要文学奖项。纪念战后70周年日本华文专辑之一东京郊外连接湘南海岸的版图上,有一个承载历史之重的海滨小城藤泽。...(详全文) | |
杨文凯:日本人眼里的战争与和平 | 15年08月3期 |
作者:杨文凯记者、媒体人、华文写作者,现任日本《中文导报》社长、总编辑。纪念战后70周年日本华文专辑之二说明: 广岛的原爆纪念馆是日本人永难磨灭的战争记忆战后70年,一个不安的年份,一个灼热的夏季,一个历史涌动的时刻。日本执政自民党和公明党联合政权,凭借国...(详全文) | |
张业松:弥足珍贵的东平佚书 | 15年08月3期 |
作者:张业松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目前公派出国讲学,任日本神户大学人文学研究科及文学部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及研究,主攻周氏兄弟、左翼文学和当代文学,著有《文学课堂与文学研究》等,编有《路翎全集》等。纪念战后70周年日本华文专辑之三图说:右起...(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