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看日本
共 2642 条新闻
杜海玲:2016 竟然年底了 | 16年12月4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杜海玲年底就写点废话啊。你们知道,我一向喜欢说废话。可是这个月已经师走之月了,这猛烈仓促的年末,还想看看书,所以基本戒了微信微博,微信朋友圈只发报社的,而朋友圈不看不发不点赞(基本啊),但是,我是祝福大家年底安康快乐的。今天中午我...(详全文) | |
万景路:红十字:女人们的召集令 | 16年12月4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亥鼻东瀛 万景路——不一样的中日战争剧 去年8月初,日本TBS电视台为了庆祝建台60周年,特别制作了一部上下两集的电视剧,虽然是电视连续剧,但却只有两集,而且拍摄上采用了很多电影拍摄的手法,因此这部剧是也可以当做一部电影来欣赏的。这部戏的...(详全文) | |
杨志宽:长安大哥话台湾 | 16年12月4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丽君苑 杨志宽九月底,台北兄弟大饭店,在一楼咖啡厅听邓丽君小姐的大哥邓长安先生向我细数逃难抵达台湾前的往事。那天上午十点见面,聊到十二点半午餐时间,为换下气氛,一起去十三楼包房继续用餐。美酒佳餚话台湾,邓家生活变化真如从一楼到十三楼一样非...(详全文) | |
汪先恩:夜来香,李香兰 | 16年12月2期 |
■ 汪先恩八十年代经常听到邓丽君唱的《来夜香》,感觉很温馨,有一段时间说是精神污染的靡靡之音,被禁唱。1992年那南风吹来,到处又开始传唱《夜来香》这首是非之歌,之所以被传唱,多半是因为曲和词都很美。如今谁都会哼几句“那南风吹来清凉,那夜莺啼声...(详全文) | |
陈 骏:美国随笔之三 | 16年12月2期 |
■ 陈 骏 去年出游欧洲的时候说过,旅行的节奏是困惑我的一大难题。想想花了大把银子长途跋涉,总想多看几处风景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看到后来审美疲劳身心憔悴也是难免的。正好看到高晓松在聊天节目里谈到旅行和休假的区别,茅塞顿开。马不停蹄走马看花,这是旅行者的宿命...(详全文) | |
杨文凯:“你的名字”为什么这样红 | 16年12月2期 |
■ 杨文凯日本年近岁末,各种年度排行榜陆续揭晓。新海诚导演的动漫电影《你的名字》,自8月26日上映以来火得一塌糊涂,票房已近200亿日元,目前仍在不断更新中。“你的名字”不仅夺得年度电影票房冠军,也成为2016年日本最爆款的商品之一...(详全文) | |
陈 言:MIJBC是中日经济合作一... | 2016/11/25 13:27 |
陈 言/文作者为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这十天在日本采访。不论是见老朋友还是去新朋友家作客,聊天依旧十分开心。当然对不少问题有不同的见解,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朋友间相互间的友谊与信赖,酒喝得特别的多,吃饭时间特别的长,人也立即胖了不少。真的觉得“加胖”...(详全文) | |
黄文炜:感知新加坡多元文化 | 16年11月4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晴海观 黄文炜11月初短暂的新加坡四日游,感受最深的就是各种文化都凸显鲜明色彩的个性,共存在一块并不广阔的土地上,相映争辉。在新加坡的马吉街上看到“苏丹回教堂”这几个字,一见钟情,一个太有历史感和诗意的名字。后来知道这是新加坡最大的清真寺...(详全文) | |
万景路:包书皮是独特的日本文化 | 16年11月4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亥鼻东瀛 万景路 记得我们小时候上学时也包过书皮,因那时纸张还很金贵,所以一般使用废报纸包书,如果用的是牛皮纸,包起来还会有那么一点高大上的感觉,是要引来周围一片艳羡目光的,严重者还会伴随着两声“啧啧”。至于为啥包书皮,原因却是很简单,那...(详全文) | |
汪先恩:与台北计程车司机闲聊 | 16年11月4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积水谭 汪先恩回想起2月26日,春寒未尽之际,初到台湾,发现台湾地区的计程车与纽约类似,目光一扫都是黄色,那黄色不诱人也不厌人,顶上显示“计程车”字样。上次在冲绳租了辆车开了几天,临走时把车还给了车店,名副其实出租车。而计程车并不出租给你...(详全文) | |
李长声:连载之说 | 16年11月2期 |
李长声 我常佩服日本人的有恒。 譬如连载。最近漫画家秋本治结束了《这里是葛饰区龟有公园前派出所》,这个连环画在《周刊少年跳跃》上连载竟长达四十年,而且一周一回,从未间断过,令我友邦惊诧。虽然不爱看,却也乐见它“绵绵无绝期&rdquo...(详全文) | |
万景路:鲭鱼在日本混得颇有文化 | 16年11月2期 |
万景路 鲭鱼,是深海洄游性鱼类。这鱼别名、绰号很多,比如青花鱼、鲐鱼、油胴鱼、花池鱼、花巴、花鳀、鲐鲅鱼等。它是一种前端尖细,体型粗壮,整体呈纺锤形,尾柄结实的有若野球棒子的鱼种。眼睛很大,而且位置高,有点像马眼,盐烤后的鲭鱼,翻着白眼瞪你,动筷儿就...(详全文) | |
全球史观下的“大国复兴时代” | 16年11月2期 |
人类在地球上的扩散:从点到线到面新人大约在15000年前到达地球上的各主要的陆地。但是直到10000年前的冰河时期,人类在文化上虽然有所发展,但仍然比较原始。由于生活环境恶劣,寿命短,人口增加缓慢。各地只是一些环境较好的地方散布着一些居民点,人类的社会性...(详全文) | |
汪先恩:冷水毛巾醒少年 | 16年11月2期 |
儿子翰良初三考完高中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积水谭 汪先恩人到初高中阶段,总不免有些少年轻狂,翰良越来越不听话,相信碰壁后他自己会矫正,将来如何,靠他自己的造化。如今,我们只提供食料之类,不管教育倒省心。朋友央我说说育儿经验,想一想还真有一点。天下父母都一样,...(详全文) | |
黄文炜:“字幕组”的功与过 | 16年11月2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晴海观 黄文炜“字幕组”是个挺时髦的词汇,中国应该存在不少“字幕组”,但是它又是一个尴尬的存在。日本京都府警方前不久以违反《著作权法》为由逮捕了两名在日华人。警方称,两人是被称为“字幕组”的中国人团伙成员,涉嫌擅自给日本动画片添加字幕后...(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