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看日本
共 2642 条新闻
汪先恩:惊心动心到威海 | 17年09月3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积水谭 汪先恩位于山东半岛东边的威海,不愧是历史名城,在和平年代里,竟让我首程就动心又惊心,惊心又动心,一路上跌宕起伏,仿佛电影脚本。出席3月5日星期天的活动,那么4日晚上必须到威海。偏偏4日周六上午预定有讲座,只能讲完动身,11点30演...(详全文) | |
杨志宽:大树底下好乘凉 | 17年09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丽君苑:杨志宽邓丽君小姐1953年1月29日出生,按照中国农历习惯,举例大年三十仍有两周左右时间,应该属龙。按照日本的习惯,则是属蛇。日本从中国引进大量文化,汉字,习俗;但有了很多改动,比如八仙过海,到了日本就变成了七福神,向日本人求证,...(详全文) | |
陈 骏:网友雪桑 | 17年09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千院 陈骏说说房事,房老师其人其事。房老师的网名叫雪非雪,我认识她有10多年了。她是从哪里来到东洋镜网站的我已经忘记了,只知道她也是《中文导报》的老作者,写过一些婆婆妈妈的家常小文章,看过了都不会再想起来的,说实话这是当年某友之评价,嗯...(详全文) | |
张 石:暮蝉 | 17年09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张石我从小生长在中国东北,没有听过蝉声,后来到北京工作,住在郊区一个农家的院子里。一到夏天,柿子树浓浓的树荫笼罩着整个院子,筛动出点点细碎的金子一样的阳光,不知是谁一声令下,红瓦绿树间无数透明的蝉翼突然欢快地鼓动,一阵琴瑟般的蝉鸣...(详全文) | |
张石诗八首 | 2017/08/30 11:31 |
诗/摄影:张石◎哲学哲学告诉你生命后面的情节万事万物都可以用思想省略当你获得一条永恒的真理世界已枯萎成一片纹理清晰的黄叶◎图画模仿世界留下冻结的风景拆解视线感受美的疼痛赤澄黄绿编织万籁之风让透明的空虚都有彩色回声 ◎对话对话就是用语言消解语言声音的涟漪在空...(详全文) | |
石金楷:忆良师益友步平 | 17年08月4期 |
石金楷2016年8月16日,我从东京回到哈尔滨探亲,一到机场就从前来迎接我的友人口中得知步平先生在两天前病逝了。听到这一令人震惊的难以置信的消息,我深感难过与悲伤,不由得想起与步平先生过去的多次交往。步平先生原籍中国北京,生于1948年。生前曾任中国社会科...(详全文) | |
杜海玲:女作家与她的和服 | 17年08月3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杜海玲日本女作家常在中年后迷上和服,因岁月缘故,对身材扬长避短却突出气质的和服有了亲近意。而且大凡女作家(女演员亦是如此)到了中年,总也靠版税生活得不错——我是说,人到中年一直以文笔维生,即是有相当稳定的读者群了,可购买心仪的和服...(详全文) | |
黄文炜:在菲律宾:中国人创业、日本人... | 17年08月3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晴海观 黄文炜说起菲律宾,首先想起的是世界各地的菲佣和菲律宾前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的夫人伊梅尔达·马科斯的3000双鞋。前者是平民生活实相,后者印证国家权贵的骄奢,当然仅知道这两点远远算不上了解菲律宾,且这些信息多少有些过时。7月初因为参...(详全文) | |
雪 非:我的女友系列之风篇 | 17年08月3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杂记帐 雪非早饭用自家盆栽收获的今年第三根旱黄瓜做了色拉。一样是黄瓜,口感清香就是觉得不一样,每一口都在感觉着这是黄瓜这是黄瓜,从无到有关照着成长起来的,受用起来到底不一样。本来想着星期五摘,忘了。今早一看已经快变成把瓜秧累瘫的种瓜。如果...(详全文) | |
李长声:荞麦面 | 17年08月2期 |
李长声 吃一碗荞麦面,好些日本人会想到江户味。池波正太郎的武士小说里常有人吃,就为了表示他写的是江户时代。 用石臼把荞麦磨成粉,擀面条吃,始于江户时代(1603-1867)之初。荞麦面的历史远不如小麦粉面条古老,原因之一是荞麦无黏性,不经煮。起...(详全文) | |
杨文凯:超级大横纲白鹏究竟有多强 | 17年08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杨文凯 2017年7月21日,对于日本国技大相扑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东横纲白鹏在大相扑名古屋赛事第13天比赛中获胜,创造了1048胜的新纪录,超越了千代富士、魁皇等前辈,登上了历代单独第一的金字塔顶端,也再一次改写了日本大相...(详全文) | |
陈 骏:回国散记 | 17年08月1期 |
中文导报 文萃笔会三千院/ 陈 骏又回国了。这次跑得蛮远的。贵州,记忆中的贫困地区,却也有令人意外的地方。一是高楼大厦,一是高速公路,一是山区绿化。第一天飞到贵阳,走进预订的民宿,居然十分洋气整洁,三室两厅五个人住得宽敞有余,附近超市兜一圈,七手八脚不一会...(详全文) | |
万景路:日本古代四大豪族之平氏 | 17年07月4期 |
万景路“源平藤橘”之称法出现的时候,源氏排在四大豪族之首,当时源氏无论从权势还是影响力都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应是主因之一。不过,如果单从这两方面考虑,藤原氏理应排在第二位。但《官职秘抄》作者却把平氏放在了第二位。究其原因,同为武士家族通...(详全文) | |
刘世宏:点评影片《太阳的墓场》 | 17年08月2期 |
刘世宏对于导演兼社会评论家的大島渚先生,我并不陌生。九十年代初来日之后,经常在政论节目里见到这位一头银发、戴着黑色圆边眼镜,目光炯炯,对右派观点不屑一顾的清高老者。然而真正欣赏到这位大师导演的作品,却已是来日二十几年后的去年。Nagisa Ōshima a...(详全文) | |
房雪霏:当下光景——《日常日本》序 | 17年07月3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杂记帐 房雪霏1989年10月2日,我在上海虹桥机场乘上中国国际航空,在大阪伊丹机场着陆踏上日本。那一年恰好是日本新年号平成元年,2015年的现在是平成27年。《日常日本》就是对这27年间各种日常光景的随录。这个随录的随,既是随时随地的随...(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