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看日本
共 2642 条新闻
白户文明:德川光国与其敬仰的儒学家朱... | 19年02月2期 |
江户时代水户藩驻江户的机关大院(现小石川后乐园)位于江户城(现日本皇宫)附近的文京区小石川地区。占地面积辽阔(约76,700坪),建筑物雄伟,是集假山、泉水的回游式庭园。水户藩第二代藩主德川光国(1628~1701年)改建庭园时,中国的儒学家朱舜水也参与了...(详全文) | |
苏蒂妮:物产店的金老板 | 19年02月2期 |
我们住的这个乡下,有一家物产店,专卖中国食品,是个老字号,开了将近20年。周围也时不时的会有几家新开的物产店打擂台,如雨后春笋,但很快就倒闭,都干不长,唯有这家黄河店最长。也不怪,店主人是男性,需要养家糊口,和其余店家不同,那些都是嫁给日本人的年轻太太们,...(详全文) | |
杨文凯: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爱上京都的... | 19年02月4期 |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爱上京都的理由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杨文凯 在日本大力推进“观光立国”、访日外国人突破了三千万人次的洪流中,拥有1200多年历史的古都京都始终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独特存在。统计显示,...(详全文) | |
万景路:明治初期江户庶民的吃穿住行 | 19年02月4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亥鼻东瀛 万景路明治初期,日本正处于一个激荡的变革时代。结束幕府统治,成立新政府,废藩置县,引进西方文化、技术等等一系列变革,简直是让日本人目不暇接。福泽谕吉于1875年写的《文明论之概略》出现的译语“文明开化”一...(详全文) | |
陈 骏:我的故居今何在 | 19年02月2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千院 陈骏我出生在上海市复兴中路1219弄,那条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的弄堂。为了证实这是一个曾经确实存在的地址,我翻箱倒柜找出一些实寄封,居然发现还有很牛逼的陆同学1986年1987年寄来的贺年明信片。继续收藏,等待升值。复兴中路旧称辣...(详全文) | |
汪先恩:威海胶蜜薯 | 19年02月2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积水谭 汪先恩去年到威海,发现自己贪欲不浅,而且难以克制。威海的海光山色,蓝天白云,海鲜美味都十分诱人,还有那红薯。在东山宾馆明明吃饱了,正要离开餐厅,烤红薯突现眼帘,先尝一个,接着连吸了五个,把消化道塞得满满的,足底似乎都感到沉沉的,大...(详全文) | |
华 纯:我的贺岁“乐与藏” | 19年02月2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禅味闲话 华 纯转眼又到了新年春节。对于东瀛游子来说,连续一个多月,忘年会加新年会杯盏交错的最起码有三次以上。每年照例从圣诞节、元旦起,依次排列到中国传统的旧历春节。无论大年小年,海外华人社会的热闹丝毫不亚于国内铺张的排场。而且与时俱进,...(详全文) | |
杜海玲:香江旧事之程太的故事 | 19年01月4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杜海玲穿过岁月悠悠的河,往事在深处透出细碎的光。程太是一位优雅美丽的女士,五十来岁年纪。用温柔好听的声音,说渗透了上海口音的粤语。她总是慢条斯理的,从来没有匆匆的行色。程太有自己的姓,是一个很显赫的姓,来自从上海去香港的一个大家族...(详全文) | |
黄文炜:捕鲸的日本人残忍吗 | 19年01月4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 晴海观 黄文炜2018年12月26日,日本宣布脱离IWC(国际捕鲸委员会),中国媒体亦对此事大为报道。官方媒体的报道配图有些刺激,给读者看血淋淋的鲸鱼。新闻倾向显而易见,有国内朋友跟我说:“日本人很残忍啊。”看新闻,确实给人“残忍”的印...(详全文) | |
杜公亮:岁月与年味的感悟 | 19年01月4期 |
光阴如流水,不知不觉已成了后期高龄的老人了。细细回想,年岁似乎与过年有依恋之情,年过了,所有的人都会增大一岁。小时候总昐望快些过年,可以吃到很多想吃的食品,又可以放鞭炮,还可以跟着父母去长辈家里拜年拿压岁钱,和堂兄妹一起玩耍,真可谓其乐融融。儿時记忆中最温...(详全文) | |
郭京会:日本神 年末年初也很忙 | 19年01月4期 |
2018年的年末、2019年始走马灯似的忘年会、新年会的穿梭就要降下帷幕了。忘年会、新年会是来到日本生活后我每年要参加的活动。在日本,在职者与公司同事、关系单位,社会人和朋友、甚至邻居或同校同园孩子父母间都会在这个季节举办见面畅饮会,人们会找到自己的各种所...(详全文) | |
阿孜萨:我家附近的日本警官 | 19年01月4期 |
因为是个本本分分的公民,在国内的时候很少有机会和警察有正面接触,所以也没什么印象。要说对警察最初的印象,能回忆起来的就是一首小时候常唱的童谣歌词: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说句实实在在的感觉,无论儿歌唱得多么甜美和上口,真正的我一见到警...(详全文) | |
苏蒂妮:酒店打工 遇到雪景 | 19年02月1期 |
今天飘雪,我迎着小雪花走向电车站,上下班,羽绒服上全被打上了雪花,湿漉漉的。中午12点左右,我在14楼,胖上司和绿大婶也在,收拾库存,突然胖上司尖叫了起来,喂,你们快看啊,飘大雪喽。我们顺着她的声音看过去,哇,那阵势,鹅毛般大雪,铺天盖地落下来。我们在那像...(详全文) | |
红叶:我是“生撑冷倔”的陕西人 | 19年02月1期 |
都说越出国越爱国,要我说,其实,应该说是越出国与祖国的联系越紧密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您身处国外时,可能随时都会成为“祖国”的代表。所以自己的命运似乎与祖国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被绑在了一起。记得20多年前,刚刚来到日本,我去一个日...(详全文) | |
阿孜萨:一个村子里的温泉 | 19年02月1期 |
这个村子叫岩濑,前几年合并到了须贺川市,一个二线小城市,城市人口才八万人,这个村子人口不到六千人,但值得夸耀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首先是有两所幼稚园,两所小学,一所中学(以上都有游泳池和体育馆),有市政府,有图书馆,有体育馆,有棒球场,足球场,有公民舘(这个...(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