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看日本
共 2798 条新闻
| 万景路:日本“大名”一词儿由来 | 19年12月3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亥鼻东瀛 万景路 日本的“大名”一词儿据说最初起源于平安时代,从平安时代末期开始至江户时代为止,日本古代把拥有“名田”(指冠以名字的土地)并养有“家子郎党”(指家臣家仆)的武士称为“大名”。而“大名”一词是由大名主而来,大名主又是由名主演...(详全文) | |
| 黄文炜:“不登校”少年办教育的启示 | 19年12月3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晴海观 黄文炜“人为什么从小要上学?”不管在哪个国家,绝大多数人都觉得从小学到大学的十多年寒窗苦读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阶段。那么假设不上学,你会选择怎样的人生之路?日本一位14岁的原“不登校”少年野泽翼颠覆了世人关于教育的传统理念,他不上学却...(详全文) | |
| 林俏阳:遗忘在沙滩上的海螺 | 19年12月3期 |
|
日本泉州商会 林俏阳 捡起大海遗忘在沙滩上的海螺,轻轻贴近耳旁,里面传来儿时母亲呼唤的声音,如海鸥盘旋天际,又似蒲公英带着一夕晚照轻轻落向海面,海面升起一轮明月。漫步在异国他乡的沙滩上,我又想起了家乡的海。 我的家乡,是...(详全文) | |
| 杨恺明:中国珠海与东瀛日本交流之经纬 | 19年12月2期 |
|
——写在珠海热海国际友城结交15周年之际 作者:杨恺明 珠海横琴自贸区侨联 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近代(清末民国初)的苏曼殊先生在其诗篇《樱花落》中写出“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道出...(详全文) | |
| 张 石:想起那些被你伤害过的亲人,... | 19年12月1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 三家村 张石 我时常想起舅舅。我只有一个亲舅舅,我姥姥和外公只有我母亲和舅舅两个孩子。我对舅舅的历史知道得并不多,只知道原来也是一个知识分子,打得一手好算盘,心算也十分迅速,但是后来得了一场大病,手有些颤抖,打不了算盘了,就去做翻砂工...(详全文) | |
| 王景贤:我认识的旅日音乐家陈敏 | 19年12月2期 |
|
(1)音乐园和陈敏其人 热闹纷呈的东京原宿,几家错落有样子的小店尽头,有一个美好的空间。它古色古香舒适典雅,它温暖如家又充满了文化雅韵,那里时而传出悠扬的二胡声,时而也会传出温润如玉的谈笑声。鸿儒出入,也有大家造访。但更多时候,它是一个日本人前来学习二胡的...(详全文) | |
| 杜海玲:关于吃食 关于花洒 | 19年12月1期 |
|
杜海玲这是我写在微博的流水账。当我发现版面恰好缺一点内容时,就去搬来自己的微博,请读者拨冗看看这些小事。11月18日。与女友说话。她总是给孩子做很精心的吃食。我因为看了她朋友圈发的水煮肉片而问做法。她告诉我要用郫县豆瓣酱而不是我所说的香辣酱(我在日本的鼎泰...(详全文) | |
| 阿孜萨:且行且乐赠芍药 | 19年12月1期 |
|
福岛 阿孜萨因为牡丹实在是花王吧,芍药似乎盗版了牡丹的美,但因缺乏其骨干,落得个下场平平,而这大概正是我喜欢的。牡丹是木本花王,即使到了冬季,枝干仍然在寒风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一种张扬,相反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则地上部分全部枯萎,落得个“白茫茫...(详全文) | |
| 弥 生:梦绕西湖千千回 | 19年12月1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作者:弥生 (日本) 梦想小镇千岛湖一 1984年的初夏,我独自坐在西湖边,在等一位 《东海文学》 的编辑老师。傍晚的西湖,波光粼粼,游人不多,我坐在能看到三潭映月的长椅上,心里忐忑不安。我是坐了很久的绿皮火车,兜里揣着两个馒头,从有着大...(详全文) | |
| 苏士澍:汉唐遗韵 笔墨佳情——高小飞... | 19年12月1期 |
|
作者:苏士澍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为书法篆刻家高小飞先生作品集的出版写序,自然就想到了笔墨论。如果说画如其魂,那么说书如其灵,大抵是不会错的。画魂与书灵。画者,通书道;书者,通画道。这在艺术文化史上非常多见。但问题在于,虽然书画都属于空间的视觉艺术,虽然都是用...(详全文) | |
| 汪先恩:村冈久平的访华轶事 | 19年12月1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积水谭 汪先恩 村冈久平与鸠山由纪夫前首相、后藤田正纯议员、白刚公参等出席中国留日同学总会活动。 2019年9月18日,村冈久平先生悄悄地走了,享年87岁。日本一条很朴素新闻: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名誉副会长,公益社团法人日中友好协会名誉副...(详全文) | |
| 汪先恩:聊斋 | 19年11月3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积水谭 汪先恩 盂兰盆节,发源于印度,成熟于中国,却扎根于日本,其地位在东瀛好像仅次于过年,放长假,人们纷纷回乡以祭祖。盂兰盆节也称鬼节,鬼节里,粗粗浏览了一下讲花妖鬼狐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感慨良多。我对蒲松龄感兴趣,缘于1991年...(详全文) | |
| 陈 骏:再说微信微事 | 19年11月3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千院 陈骏好几年前写过一篇短文,说说微信微事。尽管发表前我很自律地删去若干字符,结果还是得罪了几个朋友,因为有人喜欢对号入座么。不过我心我素不忘初心,诚心做我的朋友,必须经得起我的冷嘲热讽。面对广告,尤其是契而不舍的广告,产生讨厌是一个...(详全文) | |
| 万景路:日本人的负面元素 | 19年11月3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亥鼻东瀛 万景路虽然由于日本技术先进、经济发达,环境卫生、景致优美,饮食精致。日本人表象上也是文雅礼貌、素质一流等等诸多优点,日本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和推崇。但接触日久,就会发现,其实这个民族也是有着许多负面元素的。日本人似乎自己也知道自己...(详全文) | |
| 小林阳吉:美不胜收的张家界武陵源 | 19年11月3期 |
|
乘坐缆车到天子山顶小林阳吉10月16日,时逢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我和朋友参加了阪急旅游团去了中国张家界武陵源,它位于中国湖南省西北部,为国家级著名旅游风景区。武陵源属世界上罕见的砂岩峰林地貌,这里的风景没有经过任何的人工雕凿,到处是石柱石峰、断崖绝壁、古树...(详全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