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岁月 
       共 3834 条新闻  
 | 孙晴: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25年11月1期 |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作者:孙晴在这金桂飘香的季节,我家来了远方的客人,丈夫的妹妹和妹夫从澳洲来,丈夫的弟弟从上海来,家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弟弟先来的,因为我们这里放烟花,想让他看看烟花。他出机场两小时,国航满员,再坐车到家两小时,用了四个小时。他以前在日本留...(详全文) | |
| 王惠:九九重阳·岁岁安康 | 25年11月1期 |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作者:王惠瑠海也长大了,不再像以前黏得彻头彻尾。但这毛孩子在我洗澡时一定要在门口不停地叫。他叫一声,我就回应一声:“我在,没事儿放心吧。”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想这毛娃不会是我姥姥的化身吧。我小时候在家里用燃气热水器洗...(详全文) | |
| 程肖梅:千年的回眸—正仓院展 | 25年11月1期 |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作者:程肖梅正仓院的宝物承载了约一千三百年前中日交流的历史,其中的藏品也与中日的饮食文化相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和食”,经时代变迁,如今高规格的料理有由茶室的粗茶淡饭演变而来的“怀石...(详全文) | |
| 黄迅:伊豆回响——那片盛放离别与永恒... | 25年11月1期 |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作者:黄迅;影像:城川瑛美每一次与海对望,我们都以为看见的,不过是水与天的相遇。但在伊豆大岛,这片海却像一颗沉睡的心脏。它记得星光的余烬,也记得人间的悲欢。它记得每一个来过这里的人,记得他们未说出口的告白,记得那些被海浪带走的眼泪。每一个...(详全文) | |
| 沈良:写给大舅公杨振宁先生的一封信 | 25年11月1期 |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作者:沈良亲爱的大舅公: 此刻,我在北京开往上海的火车上,窗外的风景飞速倒退,如同这些天在我脑海中不断闪回的往事。今天早晨,在八宝山肃穆的告别厅里,我望着您安详的面容,泪水一次次模糊了视线。我一直在想:如果没有您,今天的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详全文) | |
| 朱刚:一位华人气功师对日本前首相村山... | 25年10月4期 |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作者:朱刚——一段温厚的缘分记一、新闻与感受今天的新闻里传来一个令人沉痛的消息——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先生在医院病逝,享年一百零一岁。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些年与村山先生及家人的相识、往来的情景,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仿佛就在...(详全文) | |
| 晓薇:火灾和吵架是江户的并蒂莲 | 25年10月4期 |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作者:晓薇和朋友相约见面。两个人都在东京,虽然不是近在咫尺但确确实实的不是远隔千山万水,可是从这一约到实现竟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朋友,更是文友。我在微信和公众号上常常读到她写的文章,从不苦涩难懂,带点儿俏皮又极其舒展的文字,带你走进她看到...(详全文) | |
| 房雪菲: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后... | 25年10月3期 |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作者:房雪霏每年十月初,对于有诺奖情结的人来说,各奖项的发布就像赌盲盒。昨天文学奖一公布,聚在一起等待开签的村上春树粉丝们,再次把含在喉咙里的欢呼咽下去。不仅是村上粉,谁也不粉的人比如我,连日里也跟着七上八下的。就说这出门不远的京都大学吧...(详全文) | |
| 江城君:书店里的《扶桑拾叶集》朗诵会 | 25年10月3期 |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作者:江城君10月3日,在武汉著名的文化地标卓尔书店,举行了一场诗人、学者董红俊的《扶桑拾叶集》诗歌朗诵会。 活动现场,首先由著名导演石川宣读了日华诗人、翻译家、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赵晴从日本发来的祝词: 蓬左雅士曰红俊,有义有仁有才名...(详全文) | |
| 木子浪:华人护士的生活杂感全是金句 | 25年10月3期 |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作者:木子浪今天和医生去往诊的路上。我说:人是基本上输给欲望的生物。医生说:李桑,又发表语录了,这句话值得吟味。我说:先生,你看,患者肝癌,仍在继续喝酒,患者舌癌,仍在抽烟,还有我,LDL高值,吃着先生给我开的药,仍在吃肉,人就是这样的...(详全文) | |
| 董红俊:夜泊 此丰桥非彼枫桥 | 25年10月3期 |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作者:董红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昨晚夜泊Fēng桥。不过此丰桥非彼枫桥,现在是初秋,白天还有些热,早晚非常凉爽,比诗人张继夜泊枫桥的深秋季节要好过得多。我也没有他期盼一顶乌纱帽而不得的落寞,也...(详全文) | |
| 晓薇:在日本寺院小住 | 25年10月2期 |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作者:晓薇去年的四月,樱花盛开的季节,离开都市我在一座寺院小住了一个星期。并不是我有多超然,达到了“世间纷扰皆成空,独留内心淸如水”的高雅境界,吸引我的是这座寺院还是下面这样一个禅堂:禅与生活。调和心灵与身体,静...(详全文) | |
| 杜海玲:信息多如弱水三千 | 25年10月2期 |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作者:杜海玲现代人每天要被各种信息冲撞,多到来不及吸收。有个计算结果是,我们一天接受到的信息,是古代人的多少多少倍。但是虽说嫌弃信息多,如果要让我回到木心写的,“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hell...(详全文) | |
| 中山健:在紫金山天文台 | 25年10月2期 |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作者:中山健 自从天文台主体工程外迁苏北后,紫金山天文台已数年没有谋面了。周末,乘秋高气爽,乘兴前往。从北坡攀登至“西马腰”,然后向右走20分钟即可抵达。如今的天文台已是“人去楼空”,成为...(详全文) | |
| ⽟红:邂逅⼀场唯美浪漫的艺术之旅 —... | 25年10月1期 | 
|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作者:⽟红“交詢社”是⽇本最古⽼的社交俱乐部,由福泽谕吉先⽣倡导,创⽴于明治初年的东京银座。今年九⽉,在这座历史悠久交询社⼤楼对⾯的幸伸画廊,正在举办【沈强第62 回彩墨书画・篆刻展】。透过画廊明亮的玻璃⻔,可⻅...(详全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