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论点
共 3421 条新闻
胡锦涛赴八国集团“鸿门宴” | 2007/06/10 18:01 |
万维读者网 作者: 佚名 在德国参加完与八国集团首脑对话会的中共总书记终于可以松口气,在瑞典稍息养神后,用官方口头禅表述:胡锦涛又带着四项外交"成果"满载而归。但可惜的是 载回只有成熟的苦果,八国集团的领袖们周五(6月8日)就人权、气候、苏丹达...(详全文) | |
股市大跌考验中国政府调控技巧 | 2007/06/09 14:14 |
中国股市周一再次出现大跌,这让政府面临的市场挑战在不到一周时间里从抑制股市投机迅速转为防止投资者恐慌性抛售。上证综合指数周一收盘下跌8.3%至3670.40点,跌幅仅次于今年二月创下的十年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自北京方面5月30日大幅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以来,上...(详全文) | |
中国如何摆脱货币陷阱 | 2007/06/09 14:11 |
事实已经证明,中国的渐进式外汇政策无助于将其拉出已陷身3年的货币泥潭。在中国现行的货币体制下,为了消化规模庞大的贸易顺差,国内货币供应量一直被迫以过快的速度膨胀,而这种膨胀本身又起到了进一步加大贸易顺差的作用。就这样,货币膨胀推高贸易顺差,贸易顺差反过来又...(详全文) | |
猪肉涨价背后的“天灾人祸” | 2007/06/09 14:09 |
随着猪肉价格一路飙升,有些中国农民可是过上了好日子,但对许多小生产者、消费者还有政府领导人来说,这却好似砸向农业市场的又一记重锤。今年五月中旬,中国市场上的主要肉食品──猪肉的批发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了43%之多,这种急剧大幅的价格上涨已演变成一起全国性的政...(详全文) | |
“反右”阴影没有完全消散 | 2007/06/09 12:07 |
曾令无数中国知识分子不寒而栗的“反右”运动已过去了整整50年。今天的中国早已走出半个世纪前肃杀的政治迷雾,但“反右”留下的创伤并未彻底平复,“反右”的阴影也还没有完全消散。 有人说,中共在1978年已经为绝大多数“右派”平了反,并在1981年的关于...(详全文) | |
印花税上调 谁偷走了上帝的奶酪 | 2007/06/06 18:55 |
为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7年5月30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即对买卖、继承、赠与所书立的A股、B股股权转让书据,由立据双方当事人分别按3‰的税率缴纳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 人所...(详全文) | |
中国股市何时走出政策市怪圈 | 2007/06/04 18:35 |
若干年前,有一位伟人曾发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豪言;若干年后,另一位伟人在南巡时,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催生了第一批白手起家的富翁。政策不仅是生命,而且是财富。中国证券市场的成长史,也就是一个政策不断制造财富的发展史,吃透了政策就等于...(详全文) | |
股市泡沫对中国的风险是什么? | 2007/05/30 15:05 |
● 韩咏红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上周冲破4100点,让本月18日人民银行上调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的“三道利剑”,沦为虚晃一招。 中国股市从2005年的998点上冲到4100点,其中3000点到4000点之路只用了32个交易日,股市资产膨胀过快的判断在经济学...(详全文) | |
戴 旭:强大就是公理 | 2007/05/26 14:58 |
中国国防报5月25日报道,戴旭上校曾在媒体上公开发表《第27中队入侵 美国隐形空军与当代战争样式革命》,他在文中详细介绍了采用隐形技术的F-22A战斗机给美国空军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战术优势。与一些无知的网络写手相比,戴旭上校是敢于直面美军技术优势的第一人,...(详全文) | |
王 选:中国,你接受日本最高法院的决... | 2007/05/23 09:32 |
2007年5月9日上午,日本最高法院第一小法庭电话通报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律师团事务局长一濑敬一郎律师,法庭驳回中国细菌战原告的上告,以及受理上告的申请的决定。5月10日中午,一濑律师事务所收到了正式书面文本。这一决定事实上维持了东京高等法院二审对本...(详全文) | |
别小看了日本再度崛起 | 2007/05/13 12:08 |
随着近些年来中国影响力的不断上升,以及与此相对照的日本的长期萧条和沉寂,后者昔日在亚洲乃至全球辉煌的地位似乎正在被前者所取代。全世界的目光现在都开始转向中国,谈论中国和中国因素已经成为了一种时髦;各国的政要、企业大亨和记者们纷纷绕过东京,涌入北京;诸如“二...(详全文) | |
你还记得“五四”精神吗? | 2007/05/04 15:12 |
新京报:纪念五四 青年人应直面民主科学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也是“五四运动”88周年。 在去年五四青年节时,温家宝总理在北师大对学子们说:“五四”运动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我们继承“五四”光荣传统、追求民主与科学的目标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没有...(详全文) | |
熊飞骏:不能用中国式思维看叶利钦 | 2007/04/25 13:05 |
1999年12月31日上午12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通过俄罗斯最大的“俄罗斯公共电视台”向俄罗斯人民发表新年讲话,决定辞去总统职务,今后三个月由普京总理暂时行使总统职权,三个月后举行总统选举。 叶利钦说,今天我最后一次作为俄罗斯总统向你们发表讲话...(详全文) | |
任雪松:叶利钦是新俄罗斯之父 | 2007/04/25 13:00 |
叶利钦在花费8年心血、锻造了一个无法更改的新俄罗斯之后,淡出了。 人们无法忘记当年充满民主激情的叶利钦登上坦克、挥舞拳头向前苏联的强权挑战的情景。 当时,他就暗自立下了在俄罗斯重建民主的志向。 “我已经完成了我一生的主要任务。俄罗斯...(详全文) | |
汤 本:美国很乡下并不灯红酒绿 | 2007/04/22 13:25 |
中国人对美国的误读是很多的,主要体现在政治、生活方式、学术等方面。在生活方式上,中国人很容易认为美国是一个纸醉金迷、物欲横流、暴力和色情的社会,其实真正的美国是乡下的、安静的美国比如施瓦辛格州长夫妇,老公是共和党,老婆是民主党,两个人不仅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