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论点
共 3406 条新闻
温州之困不仅源自信贷紧缩 | 2011/10/29 13:38 |
中国政府领导人在谈到让中国向价值链上游转移的时候总是滔滔不绝,但他们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经济变革则是另外一回事。对中国资本主义复兴摇篮温州的访问告诉我,其实他们不想。温州最近因为一场据说困扰民营中小企业的信贷危机引发了普遍关注。这些中小企业无法以合理的贷款利...(详全文) | |
官德败坏导致中国社会道德环境恶化 | 2011/10/29 13:22 |
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报 广东佛山女童小悦悦被碾轧身亡事件引起全民关于道德问题的大讨论。共青团机关报《中国青年报》10月27日刊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孙春晨专访文章指出,官德败坏是中国社会道德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详全文) | |
野田外交见缝就插见空就钻 | 2011/10/29 13:08 |
《瞭望新闻周刊》 10月中旬,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出访东盟三国,日本共同社称其此行目的为「以日美关係为基轴,加强同亚洲民主国家的合作,以此制衡正在崛起的中国」,野田外交终于露出了较为清晰的轮廓。 瞭望新闻週刊刊发中国现代国际关係研究院日本所霍建岗的文...(详全文) | |
中国路人冷漠源自没有归属感 | 2011/10/24 02:13 |
香港明报报道,因路人见死不救延迟救治的小悦悦去世,是否能唤起人们对城市冷漠的关注,尚属未知之数,因为人们对冷漠的原因没有充分的认识。 一个两岁的小女孩,被两次辗过后7分钟内18个途人视若无睹,周围几家店铺内的人听到哭声无动于衷。事后政府高调召开座谈会,...(详全文) | |
卡扎菲给利比亚五大难题:政治经济重建... | 2011/10/23 23:56 |
新京报 2011年10月11日,利比亚苏尔特,卡扎菲的画像在战火中受损。卡扎菲虽已离去,但他在苏尔特等地的影响仍然存在。 卡扎菲终于走了,他特立独行的人生画上了句号,但给利比亚带来的却是问号。 卡扎菲死于乱枪之中,对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来说,...(详全文) | |
沙漠枭雄卡扎菲生平纪实和他的经典语录 | 2011/10/23 01:37 |
文章来源: 人民网2010年,阿盟特别首脑会议在卡扎菲的故乡——利比亚苏尔特开幕,卡扎菲十分亲热地和突尼斯总统本·阿里、也门总统萨利赫、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合影。2011年初,突尼斯小贩之死引发“茉莉花革命”迅速在阿拉伯国家蔓延。本·阿里流亡海外,穆巴拉克受审...(详全文) | |
在日本谈小悦悦事件 | 2011/10/22 17:29 |
桥本隆则/文 作者按:佛山事件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件,虽然那监视器里的18个人从此一夜成名,但是在大家狠狠批判他们的同时有没有冷静地想过,这只是他们18个人的问题?社会机制有没有问题,文化道德有没有问题,现有的法律有没有缺失,最后小女孩的父母有没有尽到...(详全文) | |
卡扎菲死了 下一个轮到阿萨德? | 2011/10/22 11:22 |
把持政权40多年的利比亚独裁暴君卡扎菲,终于死在起义民众的枪口之下。即将于10月22日出版的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发表文章说,卡扎菲之死将为阿拉伯国家的革命浪潮注入新的动力。 文章说,42年前,27岁的卡扎菲上尉发动军事政变,攫...(详全文) | |
西方政要:标志利专政时代终结 | 2011/10/21 11:12 |
环球网记者李宗泽报道 利比亚“过渡委”11月20日证实了有关卡扎菲被打死的有关报道。包括美国、欧盟在内的多个国家和组织的官员就此发表看法,并认为卡扎菲的死标志了“专政时代的终结”。 据法新社11月20日消息,欧盟主席范龙佩说,卡扎菲的死“标志了专政时...(详全文) | |
卡扎菲时代终结:盖棺恐难论定 | 2011/10/21 03:02 |
卡扎菲已在被利比亚执政当局俘虏后因伤重死亡。一代枭雄卡扎菲竟以这种国破家亡的方式告别历史舞台,不免令人不胜唏嘘、震撼。如何评价卡扎菲的功过是非?评价一个政治人物,通常做法是“盖棺论定”。但很多时候,“盖棺”未...(详全文) | |
希拉里放话:我们的意思北京明白 | 2011/10/20 00:32 |
加拿大《星岛日报》17日发表社论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日前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题为《美国的太平洋世纪》的长文,宣告美国将在未来十年加大在亚太地区的投入,积极在该地区扮演领导角色。华盛顿将外交工作重心转投亚太,离不开该地区近年来的深刻变化以及美国...(详全文) | |
美媒:面对南海问题中国终于发飙了 | 2011/10/20 00:23 |
参考消息 美国合众国际社10月17日文章, 原题:中国强化对南海问题的立场 中国正在传递信号显示,印度和越南之间商定的在有争议的南海地区进行能源开采的合作项目应该作废。 问题的核心在于印度与越南两家国有公司之间上周签署的一项协议。其中包括两国之...(详全文) | |
中国为什么难逃中等收入陷阱? | 2011/10/16 18:59 |
【预计中国,2020年超美,尔后堕入中等收入陷阱。四大推力致其深陷:(1)分配不均,社会裂化。(2)人口老化,红利耗尽,竞力丢失。(3)结构失衡,能效低下,创新乏力,难保持续发展。(4)遍地腐败,政治和社会危机,倒逼经济危机。】 何谓中等收入陷阱?...(详全文) | |
准备好了,美国:中国正在变贵 | 2011/10/08 22:19 |
华尔街日报 几年前我在香港遇到一位来自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家具制造商,他把生产外包给中国企业,后来却遭到了中国合作伙伴的“背叛”:合作伙伴将他撇在了一边,直接向美国市场销售产品。 如果今天看到这股趋势再次改变,他毫无疑问会迷惑不已。 在全球寻找工资...(详全文) | |
分配不公是中国当前社会矛盾的核心 | 2011/10/06 14:54 |
● 纪贇 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先生就对中国的未来设计了分两步走的发展道路,即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然后先富带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今一晃眼已经三十年过去了,第一步的发展目的已然达到,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获得了极大的提升。确如邓先生...(详全文) |